江壶事,茶中解,我是忘羡,一个出入紫砂壶门的小生。

紫砂壶这个玩意儿,一般有三种用途,有的人用来喝茶,有的人用来送礼,也有的人用来收藏,今天我就陪大家来聊聊“送礼”的事儿。放心,咱都是实在人,不是来给大家安利“大师”“职称”壶的,若是真的,咱小老百姓也送不起,若是假的,送也没啥意思。

古代人送礼的习俗(在送礼压力下的今天)(1)

要说“送礼”,不得不说咱中华最传统的文化就是“礼”文化了,无论大江南北,都热衷于送礼,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每逢节假日,不光给父母送礼,“友谊单位”“关键领导”都得送礼,无形中之中,给很多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难道这就是老祖宗给咱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吗?

古代人送礼的习俗(在送礼压力下的今天)(2)

一、古人送礼到底都送啥?

翻阅史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在古代,“礼”并不是以金钱衡量的“物”,而更多的是无法金钱衡量的“礼”,具有象征的意义。

古代人送礼的习俗(在送礼压力下的今天)(3)

比如先秦的时候,士大夫阶层送“雉”(野鸡)作为见面礼,因为野鸡一旦被包围,会迅速自杀,象征了“守节死义”。即使是去参加婚礼送份子,也是有规矩的,参照账目送份子,而且一般都很少。

可以说古人并没有将“送礼”物化,这一点值得咱老百姓深思。

古代人送礼的习俗(在送礼压力下的今天)(4)

二、中国人为啥那么喜欢送礼

“来而不往非礼也”,东方文化是家族式的,讲究“关系”,这个很重要,也是我在年过三十之后,才意识到前三十年是我“单纯”了。通过送礼,大家表达情感,而现在更多的是达成利益交换,尤其是生意场上那点事儿。有些东西,自带礼品属信,比如烟酒,真是为GDP做足了贡献。

古代人送礼的习俗(在送礼压力下的今天)(5)

三、送礼应该是种“文化现象”,表达特殊的情感

上个月,一个大学的同学结婚,我心想着为她准备了一份的礼物,定制“朱泥潘壶”,刻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解“潘壶”的朋友会知道,这把壶是把“嫁妆壶”,加上这个刻绘,表达了我满满的祝福。老同学收到后很开心,问我是不是很贵,因为她也不懂,就听说紫砂壶都挺贵,我说不是啥大师壶,咱自家工作室的壶不贵。上次看她朋友圈,她老公天天用这把壶泡茶,爱不释手。

古代人送礼的习俗(在送礼压力下的今天)(6)

其实“紫砂壶”作为传统手工艺,可以承载很多文化,有时候,是我们把问题想复杂了,事情做复杂了,其实人心很简单,“以心换心”肯定会得到一批交心的朋友,让“礼”回归本质,用心去表达你自己。

关注【紫砂江壶人】,欢迎私信,聊聊紫砂江湖事儿,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分享、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