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却成了禁锢内心的深渊。

庄子 人生上乘境界莫过于绝情(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1)

古人常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大凡是生活的智者,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和状态中,他的心思都会将“向外求”转化为“向内寻”。

“向外求”求的是结果,“向内寻”寻找的是根源。

向外求的过程中,求的必然是名利地位,这也是外在呈现的结果,而“内寻”寻找的必然是事情的根源,这其中的区别不仅仅是自己思维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人生完全不同的境界。

一个人总在追求结果,一定是受到欲望驱使而忽略了背后存在的根源,这样的人一来欲望太重,二来则是不踏实务实,心气浮躁,总想一步登天。

就如同大千世界,总有人以名利地位为核心,这样的人反而会因为过度注重名利而深陷于陷阱之中。

也有人以无欲无求为根本,反倒因为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使外在名利顺应自然的出现和存在,在修养德行的同时得到意外的惊喜,更避免欲望给自己带来了问题。

庄子 人生上乘境界莫过于绝情(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2)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就是让自己产生欲望的根源,一个人的主观意识也会因为欲望的遮挡,而让自己辨别不清方向。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受到欲望的蛊惑,就企图以妄为的心思来博取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利,就如同我们刚才所说,不注重德行修养和追求学问的过程。

一味的贪图结果的名和利,这样的心思不但不会让自己得到一些东西,反而因为欲望的遮挡而好高骛远,而让自己掉入欲望的深渊之中。

庄子 人生上乘境界莫过于绝情(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3)

有一天,庄子雕陵之圃游玩,看见一只异鹊从南方飞来,异鹊双翼宽大,有七尺多长,眼睛又圆又大有一寸多。

异鹊碰到了庄子的额头之后,停在了园林之中,庄周看到就说:“这是什么鸟,翅膀宽大飞不高远,眼睛大却看不清楚东西。”于是提起衣服,拿起弹弓就准备射杀异鹊。

这时,又看见一只蝉在一块树荫下,忘记了自己危险,藏在身后的螳螂举臂要抓住蝉,螳螂只看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猎物,而忘记了自己的危险,异鹊就从后面抓住了螳螂。

异鹊也因为贪利而忘记了自己的性命之忧,庄子看到之后就吃惊的说:“物类相互牵累,这都是因为互相贪利所遭致的灾祸呀。”

于是庄子扔掉弹弓转身就跑,这个时候看管园林的人以为他来偷栗子,就追赶着要责骂庄子。

庄子 人生上乘境界莫过于绝情(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4)

有一个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的根源出处就是源自这个寓言故事。

“异鹊有着宽大的翅膀却飞不高远,有着很大的眼睛却看不清楚东西”,就是因为异鹊只能看到眼前的猎物,而看不到自己身处的危险,而其中的螳螂和蝉都是如此。

只看到了自己所享受和贪图的一切,却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遮挡,而忽略了客观的存在,这个问题不也是人常犯的错误吗。

国学智慧中存在一个智慧概念,叫做:执念便是束缚。

自己一味追求的东西看似是拥有了,实则自己也被这一执念所控制,如同名利荣华等,看似是自己拥有了荣华,实则自己的人生也受荣华所牵制。

庄子 人生上乘境界莫过于绝情(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5)

而人在追求这一切外物的过程中,也因为只看到了眼前所求,而忽略了客观的环境危险。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