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期

(东北方言和普通话一些共有词汇虽然字同但音不同,同字同音但义不同)

“老婆婆”一词是一句东北方言俗语,学名叫“婆母”。在东北方言里,该词儿的主要词义是指丈夫的母亲。

在东北,儿媳妇在说话唠嗑时,大多数人都管自己丈夫的母亲叫老婆婆,也有叫老太太的。只有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使用书面语言时才会使用“婆母”一词儿。

一般比较民间场合下,人们是不使用“婆母”一词儿的。如果你要使用“婆母”一词儿,就会容易造成给人一种“咬文嚼字、娇柔造作”的感觉,容易产生不能很好融入人群的效果。

另外在东北,人们管“老婆婆”也叫“婆家妈、婆婆妈”,这主要是在区分娘家妈语境下使用的词汇。比如:人们在向外人介绍老婆婆时也可说成是这是我婆家妈。

在东北,有些儿媳妇很会为人处事,在平时说话唠嗑和向外人介绍老婆婆时,她会不使用老婆婆、老太太或婆母、婆家妈这些词儿,而是直接就叫妈,向处界透露婆媳关系好的信息,东北人称之为嘴甜,不叫妈不开口。

这些嘴甜、不叫妈不开口、很会来事儿的儿媳妇们,只用一张嘴就把老婆婆给哄的找不到北了。即展示了自己的形象,又在老婆婆那获得了无数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在东北方言里,由老婆婆一词又派生出了很多相关词汇。比如:姑婆——丈夫的姑姑;舅婆——丈夫的舅妈;姨婆——丈夫的姨娘(姨妈有那个意思,故未用);婶婆——丈夫的婶娘等等。

在东北,凡是丈夫的女性长辈,媳妇儿都是叫什么、什么婆婆的。就是平辈里有的也赋予了老婆婆的职权,你象大姑姐(丈夫的姐姐)就被称为“二老婆婆”,俗话说:大姑子多婆婆多。

在东北,老婆婆一词的使用是有一定格式化的。老婆婆一词只有在第三人称时使用,在家里是不使用的。在家里儿媳妇管老婆婆都是直接叫妈或妈妈的,現在年轻人也有叫“老妈”的了。

在东北方言里“老太太”一词儿有多种释义,其中:一种释义指丈夫的母亲;还有一种释义是指中老年男性的老伴;第三种释义是指女性长辈。怎么区分,主要看语境和说话的人及对象。

比如:同一句“这是我们家老太太”这句话,由于说话人不同,意思就是截然不同的了。要是儿媳妇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的丈夫他妈;要是老头说这句的意思就是指自己的老伴了。主要就看语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语境、语境语境!

教妹妹学会东北话(每天教你一句东北方言土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