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好拼音和珠心算比较好(幼儿园要教的有很多)(1)

■廖木兴/图

广州拟对幼儿园“小学化”罚款

新快报记者近日获悉,《广州市幼儿园条例(草案)》(简称《草案》)已提请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开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即幼儿园“小学化”)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这是广州第一次将违规的处罚从警告和要求整改直接上升为罚款处罚。

有部分家长担心幼儿园禁止教授小学的内容,孩子会跟不上小学的进度。专家指出,若孩子过早学习小学内容,会造成想象力封闭、厌学现象低龄化等后果,想要彻底解决家长的担忧,就要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广州某小学的教务主任表示,学校一年级采取零起点教学,家长无需担心知识性的问题,更应思考如何培养好孩子的行为习惯。

■新快报记者 罗清峣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近年来,很多家长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让孩子学习文化课程。许多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逐步在幼儿园课程中增添各种小学化的授课内容,例如拼音、100以内的加减法、珠心算等等,即人们常说的幼儿园“小学化”。

广州市南沙区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刘颖丽介绍,幼儿园的“小学化”通常包含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教学目标强调技能、知识的学习;二是教学内容以知识学习和方法学习为主;三是教学方法以集体授课、教师讲授、孩子听、记、练等机械的学习方法为主;四是评价方法以学习结果是否记住了知识、学会了技能为主。

按照《草案》,幼儿教育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表达等能力。不能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不能开展奥数、珠心算、数字书写运算训练等教学活动;不能布置书写和计算类家庭作业;不能在正常的保育教育时间内安排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并额外收取费用等情形。

提前“小学化”限制孩子发展潜力

“你画一个圈,告诉小孩子这是‘0’,那么他可能一辈子看到这个圈,就只会想到‘0’。但是通过玩游戏,他可能会想到很多,这个圈可能是乒乓球,是太阳,是肥皂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举了一个例子,直观地说明了过早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后果,他指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是开放的,若是过早让孩子学习知识,想象力就会被封闭,“以后就不可能发展得好,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刘颖丽也指出,之所以要禁止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小学学习的经验能力基础要求。生理方面,小孩子不具备连续40分钟不上厕所的生理控制能力,也做不到保持40分钟静坐听课的专注。间接学习能力方面,小孩子不具备专心听讲、有意识记、反复练习等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力。

对于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刘颖丽指出,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导致孩子厌学现象的低龄化,孩子在情绪上讨厌学习。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固化的使用机械记忆、机械练习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死学习、死读书的固化思维模式。

储朝晖介绍,在实践中的调查发现了“三年级现象”,指孩子小时候一直学习,玩游戏没有玩开,一年级的考试分数可能会比较高,但二年级三年级,会被玩得开、兴趣广泛、智力较好、感官发展好的孩子超过,孩子们会在三年级时开始分化。

幼儿园应关注孩子五大领域发展

那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只是“玩”,什么也不“学”吗?

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刘颖丽认为,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第一步,在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中,孩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获得最初对“社会”的认知,收获“社会生活”的经验,因此在此阶段,最重要的是“学做人、学生活、学交往”。

具体来说,刘颖丽指出,幼儿园有五大领域的教育任务,在教育健康领域,南沙区实验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锻炼身体健康的同时,为以后的高强度学习提高对身体动作的控制和调控能力,同时注重幼儿的情绪愉悦,帮助他们适应环境。

语言领域的学习,强调对语言理解和使用的听、说、读的能力,和前期书写准备,为小学的“写”打基础。

社会领域的学习,在强调幼儿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具备同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科学领域的学习,主要强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尝试动手解决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探索思维的养成,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思维基础。

艺术领域的学习,包含美术和音乐,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角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渗透健康的审美观,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焦点

1

幼儿园不认字,一年级跟不上?

一年级全部采用 零起点教学

为了更好地幼小衔接,小学应该怎么做?记者查阅发现,2018年7月,国家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广州大学附属小学教务主任廖定玲介绍,广大附小每年在一年级开学之前,会有一个开学教育周,请专业的老师来为孩子们上课,对孩子们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纪律意识等进行培训,让孩子们有个过渡,“也会让孩子们认识老师、后勤人员等,熟悉学校环境。”

廖定玲说,在知识方面,幼升小的家长不用过于焦虑,开学之后老师们都会很详细很系统地给孩子们上课,学校用的是国家统一的教材,所有科目都是零起点教学,像数字,会从最基本的“1、2、3”开始认。她强调,家长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幼儿园强调保育,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更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对孩子生活方面的关注度不会那么高。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树立社交意识、融入集体的意识等等。”

2

担忧“输在起跑线上”怎么破?

老师和家长

应该有清晰的认知

储朝晖认为,想要彻底解决家长的担忧,就要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不过,他认为,短时间内改变教育评价体系是比较难实现的,老师和家长们能做的是,对基本原理有更清晰的认知,要理解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理解“三年级现象”等。

储朝晖还指出,不止幼儿园,小学一年级也要做好孩子幼小衔接的工作,一年级也应该给出一部分时间让孩子去玩游戏,“我们常说的幼小衔接实际上包含另一层的内涵,就是小学要更好地去对应幼儿园,幼儿园孩子玩游戏,小学能不能也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们玩游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