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媒体一般都会做一篇青岛年集的文章。说句实话,现在年味越来越淡,就指着年集的文章来找补一下了。

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以前家里再困难

也要尽量体面点儿过年

平常可以在吃穿用上节俭

甚至凑合

但过年时绝对不行

要去集上割肉;要给孩子买新鞋新帽子新衣服;要买鞭炮;要买春联;要买新炕席;要买香烛;要添新的碗筷;要请灶王爷(印刷的灶王爷像和黄历)……

青岛一年四季都有什么花开放(这些青岛年集的)(1)

现在呢?物质上的丰足可以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年。真的,物质上没有了期待,年味也就淡了一半。

以前的孩子,年前的新衣服是要放在枕头边上搂着的,等到过年那天才能穿上。现在的孩子,没有十几双鞋子也有五六双鞋子吧,还是名牌。

对于年轻人和孩子来说,年,可能就是一个时间计量的单位或者节点。对年龄大的人来说,年,还是要有仪式的。通过这些仪式,来寻找年的气息。比如在饺子里放上硬币、烧香守岁、凌晨拜年……还包括赶年集。

年集,也在顽强地保留着年的气息,保留或者唤起人们对于年的记忆。

青岛的年集都是什么时间开,怎样去?

请看

↓↓↓

进腊月门!赶大集喽!青岛最全大集攻略,赶紧收藏!

青岛赶年集日程表!最后5天,按照节奏忙起来…

青岛一年四季都有什么花开放(这些青岛年集的)(2)

城阳上马大集

新闻多看点

关于青岛大集的往事

年集,就是过年时的大集。青岛的大集,因地区不同而而各具特色,比如靠近海边的,干鲜海货多;靠近内陆的,瓜果梨枣多一些。有的地方竹编席有特色,有的地方香烛质量最为称道。

基于青岛历史上大多时期为即墨所辖的现实,本文相关数据多采自《即墨县志》。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以来,即墨县内设城集4个,乡集39个:

长直、刘家庄、南村、栾村、刁村、棘洪滩、流亭、李村、王村、客旅店(店集)、瓦戈庄、灵山、城阳、段铺岚、林戈庄、哥各庄、华阴、段村、普东、七级、王圈、社生、方哥庄、王疃、塔子夼、洼里、毛家岭、牛齐埠、张哥庄、卫星(鳌山卫)、石泉头、皋埠、移风店、王哥庄、王林庄、歇福寺、范哥庄、三官庙、金家口等,均为大集,集期5日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增设集市15个。

1957年,关闭18个集市。

1958年,全县集市一度全部关闭。1959年又开放集市。“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规模越来越小。1975年,全县只设32个集市,并将逢集时间一律定为“逢二排七”,同天赶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传统集市和集日。

山会和庙会

即墨历史上的山庙会更有62个,分布于境内23处乡镇,按农历时间行会。

正月:一元复始开场会19个;二月,龙王抬头出巡会5个。三月,南北贸易会9个;四月,南北贸易山会6个;五月,马神庙会两个;六月,老母仙姑会10个;七月,财神会两个;九月,重阳登高会6个;十月,皮货封山会3个。

其中,以四月十五的“灵山老母会”最盛。是日,方圆几百里的善男信女、巨贾小商、巫医药师等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

除了本县乡民商家外,还有福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以及潍县、胶县、平度、掖县、烟台、莱阳、海阳等地的客商。他们事先赶到灵山搭货棚、定宿居,准备行会时售货。

行会那天,沿途旅馆、饭店顾客盈门,灵山附近村庄亲友满堂,谈笑风生,如同过年。念书的学生,扛活的长工,皆放假一天赶庙会。与会者达四五万之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是日从凌晨两点到下午两点,香烟缭绕,纸火熊熊,直冲云霄。邀班唱戏,说书卖艺,歌弦沸天,枪剑飞舞。商棚货摊,星罗棋布。闽广江浙的竹器、百货,周村的丝绸,掖县的皮货,莱阳的叉扒扫帚扬场锨等小农具。平度的风匣,本县的各类土产品,应有尽有 。饮食摊铺,遍布庙会,直到夕阳下山,庙会方散。会期前后5天。

有一年小编去赶灵山庙会,真正体会到了“香烟缭绕,纸火熊熊”热闹。四面八方的人们陆陆续续赶来,各种小吃,各种货物,摊位从山脚摆到山腰,真是人声鼎沸,摩踵擦肩。鞭炮声、叫卖声、呼朋唤友声,戏台上的唱声和锣鼓声,两只耳朵都不够使的了。

交流会

1952年,即墨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指示,为开辟商业渠道,活跃商品经济,恢复了旧的传统庙会(交流地点以区乡镇为主),组织国营、合作社和私营商业进行小型物资零售为主,结合批发,大力推销,收购土特产、畜产品,骡马等。

交流会开得不多,时断时续,在文革期间还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过。后来,随着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这种奇特的贸易方式也就消失了。

年集,是寻找年味的好地方。年龄大的,找回记忆;年龄小的,体验年味。在年集里逛一逛,那感觉和逛商场真的是不一样。

最后提醒大家:

疫情防控常态化

个人防护不松懈

赶大集的同时

别忘了带好口罩

关于年集,你有什么故事和看法

留言里说一下吧

来源:观海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