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虎踞峡风景区

“画舸乘风入永康,疏花缘岸一溪长。山淘麦浪青重叠,云衅鱼鳞白渺茫”

(明)文林

迄今,金华市三十二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中,永康市拥有六项,在金华市隶属区市县中名列前位。

(A)永康醒感戏

作为传统戏剧类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永康醒感戏,原名“做殇戏”,又名“省(音醒)感戏”。“殇(音商)”指死于非命者,“做殇”即做道场并演戏之意,是作为道教超度幽灵、导人归正的仪式剧,常夹杂在“庆忏鸿楼大会”、“忏兰盆”、“冰陆道场”、“翻九楼”等祭祀仪式中演出,被学术界称之为“亚傩(音挪)戏”,伴随着道教的产生而产生的。主要是劝人反省,导人归正。发源于永康,流布于东阳、义乌、磐安、金华、缙云等地。明代时,演出活动已很盛行。醒感戏是在民歌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侯阳高腔与松阳高腔而发展起来的,属于曲牌体高腔腔系剧种。因在民间祭祀习俗与仪式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具有独特的演出特点。其戏曲表演与祭祀仪式相结合,演员与道士二人兼一职,剧本与科书内容相呼应。醒感戏音乐以高腔音乐为主,民歌与道士腔等曲调同时并用,念白采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表演过程中不时穿插“翻九楼”等杂技。代表剧目有《毛头花姐》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芝英镇举行翻九楼时,有三十余个戏班参演,因班多台少,除永康醒感戏日夜连演外,徽班、婺剧三合班等,只能演一票即一台戏。在当时,永康醒感戏最是火爆。建国后,多数剧目停演,只有少数剧目偶见演出。其中《毛头花姐》,历经“文革”至1985年尚在石柱乡电影院演出。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永康醒感戏

(B)永康锡雕

锡雕也称“锡艺”、“锡器”,是作为“传统技艺类”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锡作术,广泛流行于民间。早在商周时期,古代制锡工艺已相当成熟。锡有无毒、不锈、防潮、耐酸碱等优点,质地软,熔点低,易于加工,故锡艺向来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宋代以来,锡器的使用十分普遍,锡茶叶罐、锡“汤婆子”等一批日用器具在民间广为流行,锡作也因此而成为一个热门行当。传统锡作以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也生产部分供奉用品。永康锡艺俗称“打镴(音蜡)”,是流传于永康市的传统锡作艺术。永康锡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直到民国时期,锡器制作仍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手工艺行当,从业者逾千,产品种类过百。永康锡艺制品多为酒壶、汤罐、粉子盒、果盒等生活用品和婚嫁时使用的成套妆奁(音联),也有拟形香炉、烛台、八仙、仪仗兵器、道具等祭祀供器或佛事法器及各种祥瑞题材的锡制盆景。永康锡艺产品制作时一般需经过成形、锉平、打磨、打孔、焊接、刨光等工序,精致的产品还需事先雕模、铸模。制出的成品做工精细,质地光亮,古色古香,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很强。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永康锡雕珍品

(C)永康十八蝴蝶

作为传统舞蹈类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永康十八蝴蝶又名“彩蝶迎春”,流传于永康市境内。源于宋代方岩胡公庙会的娱神活动。民国时期的1946年秋,村民王春山等人从蚌壳舞演员背挂蚌壳道具的张合动作中得到启发,制作出蝴蝶道具并将之用于精心编排的舞蹈队形,由此形成绚丽多姿而又别具一格的“十八蝴蝶”。既可以在舞台、广场、景区演出,也可以在街头巷尾进行表演。“十八蝴蝶”的基本动作只有“大飞”、“小飞”两种。演出时由十八名少女身披竹篾丝绸制作的蝴蝶造型扮演彩蝶,与花仙结伴翩翩起舞,舞蹈过程中队形不断变化,排列成各种优美的图案。十八蝴蝶表演围绕“唤春、恋春、闹春”三个情节展开,“唤春”重点表现彩蝶迎春的意境,“恋春”通过蝶恋花、花盼蝶的深情舞蹈真诚歌颂美好的生活,“闹春”以热烈的舞蹈场面、优美的舞姿、鲜艳的色彩和欢快的节奏将整个舞蹈推向高潮,体现出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永康十八蝴蝶

(D)永康九狮图

是除了“永康十八蝴蝶”之外,入围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另一传统舞蹈类代表项目。九狮图是狮子舞中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间性、地域性等艺术特色,并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与深远的艺术影响。传说,“九狮图”发祥于清康熙年间的唐先镇石桥头村,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起源于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的传统舞蹈,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便开始组织“九狮图”的演出活动。后来发展为凡有重大节日与吉日庆典等,均有“九狮图”的演出,故有永康民谣“节日到,九狮跳”。如今,在各种节日、庆典仪式、集市开张、聚会联欢等民俗活动中,“九狮图”都要大显神通,大助其兴。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热闹的“九狮图”表演场面

(E)永康方岩庙会

是作为民俗类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在永康市胡公祠举办的大型民俗活动。方岩位于永康东部,目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顶有始建于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的广慈寺和后世为纪念宋代婺州首位进士胡则而修建的胡公祠。因胡则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间百姓奉之为“胡公大帝”,立“胡公庙”祠祭。庙会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历时五十余天,八月十三前后和九月重阳前后为两个高潮。庙会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迎案”,即“迎罗汉、拜胡公”仪式活动:胡公神座(俗称“胡公案”)巡游,卤簿仪仗扈从。由数十或上百名青壮年组成的罗汉班(俗称“迎罗汉”)随其后,表演武术杂耍。也有歌舞队,表演闻名遐迩的民间舞蹈“十八蝴蝶”和“九狮图”。参加庙会的罗汉队多达四五百支,分属民间七十二个“胡公会”,会期在方岩山顶和沿途村庄争奇斗艳,热闹非凡。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毛泽东为胡公题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F)永康鼓词

是以曲艺类入围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属于又说又唱即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由于采用当地方言表演,所以主要流布当地,属于非常典范的戏曲剧种,很少为外界所熟悉,历史上的演唱者多为盲艺人,且多为男性,是一种用来乞讨的谋生手段。永康之外,临近的东阳、磐安、武义一带的城乡也有流传。永康鼓词的伴奏乐器比较简单,为一只盆鼓加一条腊尺。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永康鼓词表演者

永康市著名人物(二)

程文德,明代中期贤吏、学者、重臣、教育家。少时立志于学,初受业章懋,后赴余姚师事王守仁(阳明)得“良知良能”学说要旨。专门研究王阳明的“良知”说,以笃学修行,称为儒者。嘉靖八年(1529年)以一甲二名榜眼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嘉靖十一年(1532年)受株连,谪信宜(今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典史。当地官员特建岭表书院,延请讲学,备受两广名士尊重敬仰,时有泰斗之誉。后为安福(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知县,政得民心。期间,以原文庙旧址为院址,发动官民绅士,于嘉靖十五年 (1536年) 筹建当时规模恢宏的儒学基地—复古书院。此后,还先后创办和主持了松溪、高明、龙岗、五峰、苍梧等多个书院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上千的学子,其门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明廷的重要官员。父丧服除后,授兵部车驾司郎中。擢南京国子祭酒,严立科条,黜浮文,敦实行。母丧服除,起为礼部左侍郎,不久改吏部左侍郎。诏知贡举,公明周慎,加翰林院学士,累擢掌詹事府,供事西苑,典教庶吉士张四维等二十八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两直隶、河南、山东四省饥荒,开例纳银赈济。程文德具奏恳切,被采纳,输者踵至,饥民得以存活。时宫内每年设醮祈祷,靡费甚多,遂撰青词《元宵词》,语寓讽谏,为帝所恨,调南京工部右侍郎。又上疏劝帝享安静和平之福,帝以谤讪罪将其除名。归乡后,主苍梧书院,聚徒讲学。与当时欧阳德(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籍)、徐阶(今上海市松江籍)、聂豹(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籍)并列为“宿学”。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讲论“良知”之学,听者达五千人,盛极一时。居家杜门谢客,日以著书为事。程文德为人心怀坦荡,与人交往真诚而不设城府,又十分注重个人品行修养,卓立检饬,清贫如寒士。一生追求唯作真君子,不忍以世俗终其身。去世后,竟贫不能殓。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即位,深为程文德一生的德行所感动,追封为礼部尚书。万历三年(1575年)神宗又赐程文德谥号“文恭”,以表彰其功绩。著有《松溪集》、《程文恭遗稿》等。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程文德公诗作

曹云剑(1898年—1938年)抗战英烈。浙江省立七中毕业后,以教书为业。1926年,投考黄埔军校,在轮船上写诗明志,有“愿洒热血沙场流”句。学习成绩优良,毕业后在北伐军以见习教官任排长。“九一八”事变后,编入陆军关麟征师73旅146团1营,任连长。1933年5月,在京北密云古北口附近石匣与日军作战,146团奉命占领高地,官兵在曹云剑指挥下,以血肉筑成长城,始终不让敌进占一寸土地。1937年,回家探亲的曹云剑,适逢芦沟桥事变爆发,立即返回部队。所部在河北保定阻击南侵的日军矶谷师团。此次战斗中因指挥有方,升任少校营长。后奉命参加1938年台儿庄会战。4月20日晚146团在苏北邳县以北的连防山布防。次日起连续受到敌人十次猛攻。24日后,敌集中轻重炮五六十门,并以飞机五六架,更番轰击,全团奋战四天,上自团长,下至士兵,包括曹云剑在内全部殉国。曹云剑遗体运回徐州中山公园安葬。1940年永康县政府在城西水攻山建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朱耀琨,生于1893年。近代革命党人。光复会员。毕业于杭州武术学堂。1910年随吕公望前往广西,在钮永健幕下参赞革命。同年底返浙。1925年出任浙军第一师步兵第一团上校团长。北伐军抵浙后投奔革命,被编为第一纵队。1927年春率队进驻永康,将原浙江省防军管带吴俊升毙命。随后退休居家。抗战时期,陈仪在做福建省政府主席时,朱耀琨曾任职县长。抗战胜利后,再次告老还乡。

胡锡乾,生于1941年。当代雕塑家。196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 、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有《女砲工》、《绘瓷姑娘》、《战友》、《烈士群像》等。论文有《关于雕塑艺术的探索》、《 对高师美术教育转型的思考》等。出版有《胡锡乾雕塑作品集》。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胡锡乾先生雕塑作品

吕瑞英(1890年—1943年)民国时期将领。早年考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堂,曾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陆军每六十九师师长、第六十一军军长、第六集团军少将副总司令。1943年12月病逝。  

吴绛雪,清初著名女才子、画家。父吴士骐,曾任浙江仙居、嘉善、嵊县教谕。吴绛雪自幼秉承家学,聪颖多能,且姿容秀丽。九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稍长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见者赞赏。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善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夫徐明英早逝。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在福建叛乱,派部将徐尚朝进兵浙江,攻陷处州。六月,兵至永康。徐尚朝早年曾官处州,素慕吴绛雪才华姿色,探知绛雪正守寡居县城后塘弄娘家,扬言“只有献出绛雪,才能免除永康全城屠戮”。吴绛雪得知后,言“终一死耳”慨然允诺。徐尚朝闻讯,下令部属过永康不得杀掠,自己率军进犯金华,派两妪和数名士兵迎吴绛雪赴金华。行至白窖岭下,吴绛雪停骑,命取饮水,乘护送者不备,纵马驰向山崖,坠涧身亡。后人在其殉难处建亭立碑纪念。道光年间,永康县丞、桐城吴廷康撰《桃溪雪》记其事。海盐词曲家黄韵珊编《桃溪雪传奇》,海宁许楣为之传。传世之作有诗集《六宜楼诗集》、《绿华草》等。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吴绛雪画像

应焕贤(1904年—1972)革命家。1928年加入中共。次年10月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书记,12月赴上海参加中共中央政治组织训练班学习。回永康后,恢复中共十四个党支部,组建两支红军游击队。曾任中共浙南特委委员。后浙南特委被破坏,遂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建国后,曾先后在贵州省交通厅运输局和航运局工作。

吕强,生于1948年。优秀企业家,高级经济师。哈尔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法人代表。入选2016年度“风云浙商”。

陈光忠,唐代重臣。原籍长兴,迁永康枫山,人称“尚书堂”。登进士第,累官至吏部尚书,赐紫金光禄大夫。为官清醒,上嘉云“整军为民而军不惮,赋民养军而民不怨”。功成名就后即辞职归林,自永康隐居根溪。乌伤骆宾王赞其为“翱翔乎长河之涯,栖迟于画水之滨,优渥乎圣贤之泽,浑涵于道义之精,飘飘若霞举,皎皎如水清”。

余慎(1910年—1946年)革命烈士。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永康县工委组织委员、中共永康县委委员、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并兼任县抗日政治工作队长和党支部书记、中共武南县委书记、中共金(坛)丹(阳)武(南)县委书记、中共金坛县委书记、中共茅山工委书记等职。1946年11月25日下午在金坛(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县城东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中牺牲。

应高岗(1896年—1945年)民国时期高级将领。自幼机智敏慧,胆识过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科,分发浙军二师,后毅然去职,赴广州加入国民革命军行列,出任黄埔军校队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革命军北伐中,应高岗潜至上海,对孙传芳所部进行策反工作。1929年,出任陆军第十一师上校参谋处长。次年回乡,任培英小学校长。旋赴江苏保安处服务。不久,复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学生总队任上校战术教官。抗战初期,任陆军九十九军少将参谋长。期间,曾参加昆仑关战役及长沙三次会战,颇有战功。在会战序幕展开后,应高岗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提出敌情判断的书面报告。嗣以身患肺病至后方疗养。养稍痊,复出任军政部少将督练官兼遵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45年,病逝于遵义任所。

程钟炉(1898年—1972年)近代知名铁匠。十三岁随父打铁,十六岁掌钳。1931年至安徽屯溪,租屋开设程隆记铁铺。歙县岩市传统庙会极热闹,赶制一批农具前往摆摊试销,迅即抢购一空。此后,顾客盈门,生意兴隆,遂新建店面楼屋七间,增加红炉一座,雇三人扩大生产。抗战爆发,上海、南京、杭州相继沦陷,难民内迁,屯溪人口剧增。程隆记红炉增至四座,职工增至四十人,并聘杭州名师打制菜刀。自掌主炉,严把锻打、冷作、淬(音翠)火三关。刀具光滑平整,嵌钢深晰,刃口锋利,久用不疲。由此,慕名前来采购者日多,名扬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地区。1942至1947年间,先后承建歙县至淳安公路定潭、大川两座大桥,屯溪至景德镇公路大北埠桥钢架结构。1955年,与徐瑞生机器修理厂合组为公私合营程隆记农具铁工厂,1956年改国营屯溪机械厂,任副厂长。六十年打铁生涯,带出一批高艺门徒。1963年退休后,仍常参加打铁劳动。

潘国诏,清代中期著名贤吏。嘉庆五年(1800年)拔贡,历任属直隶地方的任丘、获鹿、庆云、南皮、交河(今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交河镇一带)等县知县,沧州知州兼天津通判。为官清正,深得百姓拥戴,多次得到朝庭嘉奖。逝后,地方官员为顺应民声,在永康城西造庙纪念,名“柏山殿”。后家乡尚仁村村民将柏山殿移至尚仁村火炉山,即如今的柏山殿。柏山殿迁移至尚仁,约有一百四十余年,文革中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百姓自发筹资重修。潘国诏为官清廉,百姓称之为“潘青天”。喜欢知书达礼之士,有德才兼备的者,乃破格提拔录用。端木国瑚在诗《过交河潘云留令此邑》中有“美政长官闻饮水,丰年民裕见登场,愁看此地连畿辅,多缓征徭惠一乡”赞语。潘国诏不仅政声丕著,更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才子。早年为仪征阮元赏识,认为其是当时超群拔萃的人才,与东阳卢炳涛、徐大酉,浦江张汝房,并称为“四先生”。嘉庆十四年(1809年)在职庆云县(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知县时,与邑绅重修《庆云县志》,是庆云有县志以来修志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历尽艰辛,以更加完备的体例使庆云县的历史得以续写。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归养两年后,与人共同纂修了《永康县志》。

骆振韶(1902年—1992年)民国时期高级将领。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抗战期间历任陆军第十二团团长、第四师副师长,因参加豫湘桂战役有功,升任少将师长。1947年任第十三军军长。1948年底平津战役时任第九兵团副司令官。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与石觉(黄埔三期生,今广西桂林市临桂籍)、李文(黄埔一期生,今湖南省邵阳市新邵籍)等一些高级将领南去。1949年3月任淞沪防卫副司令官,8月任舟山防卫副司令官兼浙江省政府委员、绥靖总部参谋长等职。去后任台湾北部防守区副司令官,1952年1月离职。

吴明根,生于1963年。优秀企业家。浙江中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法人代表。山东龙晖置业有限公司监事。永康培英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监事。

应宝时,清代后期社会名流。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恩科举人。屡应会试不第。咸丰初,考取国子监学正,先后居南京、上海,留心洋务,学习英语。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苏南大部被太平军占领,应宝时在沪随同官绅督练团勇,筹立会防局,积贮军粮。曾国藩率军攻天京,应宝时建议官绅迎清军,同时以重币甘言乞求洋人以轮船供李鸿章调运军队。后因参与镇压太平军之功任上海道尹。创办龙门书院,延聘名师育士。又立普育善堂,收容贫苦老幼。升江苏按察使兼署布政事。任内饬各府州县立常平仓,劝输钱谷以惠贫民,主持疏浚淞江以利宣泄。逝赠内阁学士衔,准上海建祠以祀。著有《射雕词》两卷传世。子应德闳,曾中举人,任县知事、藩司等职。辛亥革命江苏光复后,拥护新政权。1913年,袁世凯指使人刺杀宋教仁,嫁祸于黄兴等革命党人。应德闳与程德全在《中国共和报》上公布由革命党人参与整理的宋教仁案证据,揭露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事件。因遭袁忌恨,遂息影隐居。

胡小孩,1930年生于上海,原籍永康。原名胡啸孩,著名越剧编剧。1949年参加革命,任金华地委文工团音乐组长、创作组长。后调浙江文联创作组。1954年加入上海作协,后转入浙江作协。1958至1961年下放农村,任鄞县石山弄农业合作社及杭州西湖公社南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1年任浙江越改剧组及浙江越剧团编剧。1984年出任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浙江省政协第二至六届委员。曾任浙江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长期从事编剧工作,五、六十年代以江南农村为背景编写戏曲现代戏,有《两兄弟》、《姑娘心里不平静》、《关不住的姑娘》、《抢伞》等数十部作品问世。八十年代后创作题材趋向多样化,主要作品有《刑场上的婚礼》、《小刀会》、《天国春秋》、《大观园》以及戏曲电视剧《一鸟九命》、《田螺姑娘》、《江南女儿情》、《孟丽君》、《陈三两》等数十集。已摄制成电影戏曲片的有《斗诗亭》、《花烛泪》及与人合作的故事片《血碑》。近年创作上演的戏曲剧本有《兰江之子》、《黄大仙》、《胡公大帝》等。历年来作品曾多次在全国获奖,并荣获全国戏曲电视剧评奖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编剧”荣誉证书。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1年加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胡小孩剧作选》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历年并有多种剧作在国内出版发行。生平业迹载《中华人物大典》第一卷。

浙江永康历史大全(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1)

胡小孩先生

吕文燧(音岁),明初著名平乱将领。元末盗起,吕文燧散家财,募壮士得三千人,与盗连战,破走之。三授以官,皆不受。明太祖定婺,置永康翼,以吕文燧为左副元帅兼知县事(永康首任知县)。寻召为营田司经历,擢知庐州府。浙西平,徙知嘉兴。松江民作乱,寇嘉兴,吕文燧栅内署,率壮士拒守。李文忠援至,贼就擒,诸将因欲屠城。吕文燧言“作乱者贼也,民何罪?”力止之。满三载,方入朝。

“秀美丽州佳山水,绝色永康伴谧幽。民俗印记文化薮,饱蘸包容与静修”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