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书信

曾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

关于书信

我们都有许多共同的回忆

只是随着现代通讯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书信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

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

民国一奇女子每天收到上千封情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1)

12月17日,泗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民警王亮、辅警王子衡收到了一封来自安徽合肥手写信件。这份沉重的礼物让他们喜出望外、感动不已。

民国一奇女子每天收到上千封情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2)

民国一奇女子每天收到上千封情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3)


感谢信

尊敬的领导:

我的祖籍是泗阳县,父母大约在1936~1937年就离开老家泗阳外出谋生。我在1939年出生在上海,已经81岁了。父母自离开故土之后就没回过泗阳,更不用说我和我的弟妹们,至今也未回过泗阳。

人上了年纪都会有一种思念故土的情节吧,想在有生之年回老家看看,探视一下在泗阳的亲友。这个想法近年来越发强烈,所以本月5号驾车在合肥出发,在上海浦东机场接了由美国回来省亲的儿子,于7号我们老夫妻及二个儿子傍晚时分驾车来到泗阳的一个有英式建筑---路中央的高高的钟楼,恰遇到你们九中队二位交警在路口执勤。

于是向二位交警求助:帮助查找我们亲友的手机号或住址。我们只提供了二位堂妹的姓名,幸好依稀的印象里还记得他们的姓名,有关信息少的可怜。我们向王亮、王子衡二位警官说明是来寻亲的并出示身份证及美国护照,几经周折,王亮警官终于帮联系上了堂妹把明星,当即驱车来到路口与我们会面,终于断了八十年的关系的亲友又接上了。

在此向政治处的领导表达对二位王警官热忱助人、不嫌麻烦细致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的使命。

在泗阳游览了两天,觉得家乡很美,泗阳警官好样的。

在此在此感谢王亮、王子衡两位警官,帮助我们实现了回家乡看看的夙愿。

请领导同志给二位好警官予以表扬。

把名德及家人

2019年12月12日

2019年12月7日下午4时许,王亮和王子衡正在泗阳淮海路与西安路路口(大本钟)执勤,遇到了把明德一家四口。

交谈中,这位81岁的老人对民警说,在1937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人举家搬迁,从此再未踏入泗阳。人到老了的时候,寻根寻亲的念头愈发强烈。此次他们专程从安徽返乡,就是为了寻找八十年素未谋面的亲人以及看看家乡的变化。可是,只有一个还不太确定的亲人名字,想要找到,谈何容易。



最终,在民警耐心细致的帮助和辗转联系下,把明德如愿找到了亲人——把明德的堂妹,了却了八旬老人的夙愿,一家人对民警很是感谢。

老人对民警说:“我是老党员,你是小党员,感谢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民国一奇女子每天收到上千封情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4)

民国一奇女子每天收到上千封情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5)

(▲王亮、王子衡阅读老人的书信)

回到安徽后,老人就写了这样一封满怀深情的感谢信。

民国一奇女子每天收到上千封情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6)

采访中,王亮说,作为基层民警,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棘手的事,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是人民警察应尽的义务。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褒奖。群众的赞扬就是人民警察不断前行的动力。


一笔一画写出的文字

最有温度

为泗阳交警点赞!

来源:泗阳交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