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860万元巨资从卖家处买来一幅知名画家的画作,送到拍卖行委托拍卖,结果被告知系赝品,买家要求退款,却被卖家拒绝。近日,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花860万元买画 著作人声明系赝品

2015年11月10日,原告以860万元的价格从被告手上购得某画家的图册及三封书信,随后将图册及书信委托香港某拍卖行公开拍卖。然而在拍卖期间,这名画家发表声明,说这本图册及书信系伪造的。原告被迫撤拍,造成了重大损失。

价值近千万画拍卖成功瞬间毁坏(庭审直击花费860万元的画作)(1)

原告请求判令撤销原告与被告之间签订的,关于购买某图册的备忘录,且退还原告买卖合同款860万元。

起诉卖家要求撤销合同返还货款

被告方面认为,本案讼争的画作系特定物,在民间,这种买卖存在特殊的交易习惯,买卖双方对画作的真实性并没有做明确的约定。而是这种交易习惯,是由买方通过验证实物,通过其鉴赏力,以及其知识、经验等来验证该实物画作的真伪,并与卖方达成交易的合意。

价值近千万画拍卖成功瞬间毁坏(庭审直击花费860万元的画作)(2)

被告方表示,对于特定物的买卖,双方存在着高利润,也伴随着高风险,客观上依赖于买卖双方对于特定物的鉴赏能力。在本案中,被告既无承诺保真,亦无诱导购买,不构成行为的重大误解,或者是欺诈。

画作是否系赝品 买家能否撤销合同?

对于被告关于特定物买卖需要鉴赏力的说法,原告方面并不认可。原告之所以花860万元的巨资购买这幅画,显然其前提是必须是真画,一幅假画卖860万元,那是一个天方夜谭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当初在购买时,被告提供了三封书信,证明画是出自这名画家的,这就说明,被告将赝品当真品卖。

价值近千万画拍卖成功瞬间毁坏(庭审直击花费860万元的画作)(3)

原告认为,画是被告转卖给原告,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承诺,或者是一个保真的含义在里面。

被告则表示,因为从书面拍卖以及书面历史上,著作人对早期的作品不认可的现象很普遍,因此这个作品的真伪,认为只有相关的司法鉴定,予以确认,无法以网络上的这些书信或者著作人怎么说,就来确认相关的法律事实。

经过庭审,法庭将择期做出宣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