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学孩子哭泣(大灰狼应该被惩罚吗)(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最近我又被小朋友难倒了,起因是讲故事——经典格林童话,大灰狼和七只小山羊。

童话的结局中,羊妈妈用剪刀剪开了吃掉小山羊的大灰狼的肚子,六只小山羊分别跳了出来。然后他们在大灰狼肚子里放了许多大石头。等到大灰狼去井边喝水的时候(另一版本是去河边喝水),因为肚皮太重掉进水中淹死了。

两岁的小朋友看着我说:“我也吃小山羊,妈妈也吃小山羊。”

这令我无话可说。家里炖肉时,我们都会告诉小朋友吃的是什么肉,鸡肉还是猪肉还是羊肉。所以小小的他非常明确,大家都是吃过羊肉的。吃掉小山羊有错吗?

我是不是应该跟他解释,这些羊或者鸡是人类专门豢养出来以供食用的,而不是强行抢去了某个羊妈妈或鸡妈妈的孩子。

这样听起来似乎也很残忍,而且理论上站不住脚。人类经常罔顾动物的感情而夺取它们的亲人吃,并且在我们的意识中动物是愚钝而没有情感的。那大灰狼为了生存吃掉小山羊,填饱肚子,似乎也无可厚非。

对一个两岁半的小朋友,要区别行为产生的后果(吃掉小羊)和行为的方式(欺骗)也很困难,所以大灰狼的所为在他看来无可厚非。

这个故事是第三次讲了。每次讲都会遇到不一样的困境。记得上一次讲这个故事时,提到剪开狼肚皮的情节,未未就问,“那小山羊的肚皮如果剪开了呢?”我只好说“里面是青草。”

同时隐隐觉得不妥,童话故事中何必有这么血腥的场面,要把某位的肚皮剪开呢?

大灰狼学孩子哭泣(大灰狼应该被惩罚吗)(2)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还有类似的一次在讲经典故事“狼来了”时,说到放羊娃因为撒谎被大灰狼吃掉,小朋友就问:“那么如果大灰狼撒谎呢?”

我告诉他,大灰狼撒谎是经常的事情。大灰狼是坏人,经常欺骗和迫害小朋友,比如在小红帽当中,在狼和三只小猪当中,在狼和七只山羊当中等。最后坏人会受到惩罚。

小朋友若有所思的看着我:“哦,大灰狼就是坏人啊。”

不知是不是我想太多,总之听完这话我感觉好心虚,忍不住反思在我们许多故事的通用意象中,狼、狐狸、老虎、黄鼠狼这些角色都被定义为邪恶的动物。

近年来一部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灰太狼的角色就很可怜。他是一个怕老婆,但同时想为家庭争取填饱肚子的权利的男人,却总是被喜羊羊团队玩的团团转,欺骗和伤害也往往加诸在灰太狼身上。

大灰狼到底是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下场总是这么可怜,总是遭人唾骂,吃饱也只是一时,甚至很快就会付出生命代价。猫和老鼠中为什么汤姆只是想尽到看家护院的责任,却一直被老鼠欺负,被主人误解。而小白兔设计陷害老虎的故事也已经有无数版本,并被认为是机智的代表。

可能生为食肉动物就是这样不幸。只有食草动物才被认为是善良的温顺的,食肉动物就被认为是具有侵略性的和邪恶的。感觉和当代社会盛行的“我弱我有理”逻辑很相似。

纷争出现时,人们往往主观判定强势的一方有问题。政府和平民有冲突,一定是政府仗势欺人,各种阴谋论风生水起;有钱人和穷人起冲突,一定是富人为非作歹,恨不得打倒全体财富自由者;老人和年轻人起冲突,一定是年轻人恃强凌弱,不懂得尊老爱幼,真是世风日下啊……

我是吃草的,我就一定没有攻击性,麻烦你们资源占有多者照顾我们,让着我们,不然你们的下场一定很惨,或者至少我用道德绑架让你们窒息,因为生为食草动物,我的立场在伦理意义上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正义的。

就此意义而言,我真心希望未来的童话创作者可以使人物设定更合理。不要习惯性给某类动物贴标签,大家平等相处,自由表现。狐狸可以呆萌,小白兔也可以狡猾,大灰狼可以给山羊打工,挣钱去菜市场买肉。

大灰狼学孩子哭泣(大灰狼应该被惩罚吗)(3)

随时间推进,我感觉自己在驾驭那些经典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时有难度。其中一些作品真的可以称为黑暗童话,得想方设法去毒性,增加合理性。

相比之下一些现代童话更贴近现实生活,易于向小朋友解释,比如我国的小黄鸭系列,日本的小熊宝宝系列,荷兰的青蛙佛洛格系列。

例如,小黄鸭系列当中有本书描述小黄鸭想和插座玩儿,插座生气了,冒火了,小黄鸭差点受伤,之后在爸爸的提醒下知道,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碰插座的。于是我有了武器,每次当未未试图去碰一些危险东西时,我都会拿小黄鸭这个故事来警告他。

而一些经典童话处理起来就需要很高的技巧。比如海的女儿,姐妹们劝她用魔法刀子杀死王子,换回自己的身体,我就说不清爱情,牺牲,绝望,巫术等几个要点。

还有传统故事大闹天宫,也很难让天性捣蛋的小朋友明白,为什么一个破坏公物的孙悟空被奉为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理解背景环境如世俗体制太难了。

而哪吒闹海也让人无法赞许那种使用暴力不合作态度为民众请命的方式。动机和行为如何权衡比重?好的动机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否要承担责任?太多伦理话题牵涉其中。

对此我觉得自己应该举手投降,大概以后只能讲一些性格情绪培养读本之类的东西。可是我又无法否认,童话具有丰富的寓意和情感色彩,远比教化式材料更为全面,更为丰富,也更为深刻。

大灰狼学孩子哭泣(大灰狼应该被惩罚吗)(4)

回想当年看过的这些经典童话,才想起幼时的自己常被吓到。故事中有恐怖成分倒是符合人类曾经在幼儿教养方面的习惯,那就是利用恐惧来让孩子成为一个乖宝宝。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踩着面包走的女孩”的故事,其教化意义一度让我冒着撑破肚子的风险,也要把碗里的每一颗米吃光。安徒生的这一童话结合了宗教概念,认为对食物不敬的人会被拉入地狱。至于地狱有多恐怖,这位大师毫不吝啬笔墨,洋洋洒洒地描述了一番。而当年那本泛黄小书中的插图更是让我噩梦连连。

旧时让我比较平静的童话要数阿.托尔斯泰童话了。这位苏联作家的作品较适合小朋友,其中经常有反复吟诵的段落,有益小朋友加强语言方面的学习。同时故事中血腥的成分比较少,可以避免跟小朋友探讨死亡之类的概念。对坏人的惩罚也是量刑定罪,没有那种压倒一切的报复感。

当然这里也产生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那就是:从小就让孩子意识到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是否合适?如果说不合适,那么从几岁的年龄段开始接触,比较利于他们的心理发育?

鉴于当下社会风气不是太理想,拐卖幼童的事情时常发生,我们对于孩子接触黑暗面的这一判断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呢?

童话自产生以来就承担着教育幼童,帮他们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观的责任。童话可以让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习得人类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许多人格心理学家都曾分析过童话所具有的富含象征意义的主题。大家有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

有理论认为:童话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欺骗、践踏、侵犯等行为告诉儿童,并教给儿童对付类似的邪恶行为的办法。当儿童遭遇类似的情景时,这些教益将会在无意识层面上自动地促使儿童进行反应。那如此说来,刻意回避黑暗面是否没有必要?

童话之所以为儿童所喜爱,是因为遵从心理发展规律,暗合了儿童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而童话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人类在求索道路上终有一天必须面对的人生必修课:恐惧、死亡、邪恶、正义、绝望、成长、寻求伴侣、发掘生活意义等。

就这个层面而言,童话的积极意义要远大于其消极影响。这又给做父母的提出了一项挑战:

如何因材施教地,合理有度地让孩子在童话世界中遨游——既不能为了刻意培养温顺理性等品格而屏蔽一些现实话题,让孩子成为头脑简单、沉溺幻想的的脆弱者;又不能放任孩子接受过量负面信息以致扭曲,给他未来的发展造成障碍。

这又是一项“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我成长之路啊!任何时候想要促使小朋友健康成长,成人都要先成长和完善。让社会的“人”和自我的“人”统一起来,让超我和本我和谐共处,才能更加补充童话中偶有缺失的平衡,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引导。

就目前阶段说来,我觉得自己从小保持一种被动灌输的状态,决计不会想太多,但是现在的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太多了,发散思维能力也太强了,(一声长叹)所以讲童话还是挑易于解释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