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清迈古城简介和历史(八百媳妇国的确有八百个媳妇)(1)

1500年的中南半岛

泰国清迈古城简介和历史(八百媳妇国的确有八百个媳妇)(2)

清迈女子

泰国历史上,中部泰人为主线,先后建立了素可泰、大城、吞武里、曼谷四个王朝,而泰北地区,则是另一条线索,独立发展,直到近代,泰北才合并于泰国中部的主流地区。历史上泰北地区的强国,兰纳王国,其立国时间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亦即,1292年到1558年。

兰纳王国,中国史书称为“八百媳妇国”,这个国家是如何形成的,且听道来。

十世纪前后,也就是中国唐末五代时期,中原大乱,波及边陲,泰族从云南来到现在的泰国境内。

十二世纪时的中南大半岛,高棉人的吴哥王朝一家独大,占据中南大半岛的大部地区,其两侧,则是一些规模有限的周边国家,包括越人、泰人、孟人、缅人的国家。

吴哥王朝西侧的泰北地区,诸国林立,包括泰族各国和孟族各国,前文已经说过,泰族出自百越,孟族出自百濮。泰族各国,包括北部泰人建立的恩央国等一系列国家。

实际上,中南半岛上的各民族,古时皆来自黄河长江两河流域,与中国人的区别只是,他们没有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且说泰北地区,1261年,英雄出世,恩央国老勐王与勐泐国(亦即景洪国)公主所生之子芒莱王,登上王位。芒莱王即位时,来自北方的蒙古帝国征服了白族的大理王国,并威胁泰族的地区,于是芒莱王即位后就将都城从清盛南迁到清莱,以躲避蒙古带来的压力。

随后,芒莱王继续向南发展,1263年,收伏了恩央附近的勐莱、勐清坎、勐帕灯、清倡和清空等十几个与恩央有血缘关系的泰族邻邦,并在北方修筑了景栋、勐范(今泰国清迈府芳县)等城,以阻击蒙古,到1276年时,向南进一步征服了勐萨、勐沆、勐楞、勐腾、勐罗、勐攀、勐铺喀、勐帕亚戈、清腊、清肯、清坎等泰族国家,国力逐渐强大,最后,芒莱王将矛头指向了南奔地区的孟族国家——哈利奔猜。

哈利奔猜在中国史书中被称为“女王国”,位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经济实力雄厚,芒莱王对此地觊觎已久。为了征服哈里奔猜,芒莱王积极与周边同族的泰族国家结盟,包括勐泐(音LE,四声)、素可泰和帕尧。1280年,恩央国王芒莱、帕尧国王安孟和素可泰王国兰甘亨会盟,泰族三国结盟,保卫他们的国土,反对蒙元帝国的扩张,并且,芒莱王意图吞并孟族国家哈利奔猜,获得了他们得支持。

芒莱王询问来自孟族王国哈利奔猜(今南奔)的商人,当听到该国的富庶,他决心去征服它,不过,他认为诉诸武力是不可能攻取该城的,于是,芒莱王使了一招毒招,派间谍昆法,去取得哈利奔猜国王易巴的信任,之后,昆法成为宰相,并设计逐步削弱国王的权威,引导易巴剥削百姓、消耗国力,从内部摧毁这个国家。

1292年,伴随着哈利奔猜人民的不满,芒莱王击败了这个孟人王国,并将哈利奔猜并入他的王国。哈利奔猜最后的国王易巴,被迫逃往南方的南邦。

击败哈利奔猜国之后,芒莱决定迁都。1296年,建造了清迈,作为新的都城。

芒莱王基本完成了泰北诸邦的统一,于是,稳定强大的兰纳王国,出现在泰北地区,后世史家一般将1292年吞并哈里奔猜作为兰纳王国的开端。

芒莱王的次子浑卡滥出征南邦,消灭了哈利奔猜和南邦的最后残余势力,以此功勋,芒莱王封浑卡滥王子为“召猜颂堪”。

芒莱王的长子浑卡龙变得急不可耐,并试图夺取王位,结果可想而知,他被击败并被处决。芒莱王的次子浑卡滥成为王储。

在芒莱王征战泰北的同时,元帝国云南省右丞艾鲁,由昆明率军沿红河入侵安南,南下途中,得知在西南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八百媳妇国,便决定以武力征服,结果元军平定了勐泐国,却糊里糊涂地以为就是八百媳妇国而回师,使兰纳王国逃过一劫。

元军回师之后,芒莱王出击已归属元帝国的勐泐,使得云南连年告急。元成宗遂在刘深、完泽等人的建议下,于1301年发动了侵略兰纳的战争。

蒙古人为什么将兰纳王国叫做八百媳妇,《新元史·八百媳妇传》记载:“八百媳妇者,夷名景迈,世传:其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

刘深率领两万元军出征,途经顺元地区(今贵阳一带)时,为捞取战争费用,横征暴敛,引起贵州各族的强烈反抗,元军还没到达泰族的兰纳王国,就被贵州的苗瑶水东土司宋隆济和彝族水西土司夫人蛇节击败,元成宗派出曾参与攻陷南宋襄樊的山东老将刘国杰,击败并斩杀了宋隆济和蛇节,但是元帝国已经无力再出征兰纳了,元成宗被迫在1302年春罢征八百媳妇之役,1303年杀刘深以谢天下,兰纳王国再次幸运地免于战火。

元武宗即位后的1309年,兰纳又一次骚扰元帝国。

1311年,对元强硬的芒莱王去世,其次子浑卡滥继位,王号猜颂堪。

芒莱王在位五十年,将小型国家恩央,版图扩大很多,变为泰北强悍之国兰纳王国。

1312年,新帝元仁宗欲再次用兵兰纳,一举解决兰纳与勐泐两国,为大臣劝止。兰纳王国此时由浑卡滥在位,他改变了对抗元帝国的政策,于这一年同勐泐一起,来元廷献驯象及方物。

元帝国泰定帝即位后的1325年,勐泐王国最终归顺元帝国,元帝国设置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即现在的西双版纳(泰语十二个千亩之意)。勐泐归元后,兰纳也坐不住了,先是王弟南通派儿子召三进贡,并请置官守,元廷乃于1327年秋设置蒙庆(即景栋)宣慰使司,接着兰纳国王盛普也遣子来贡,于是元廷又于1331年设置八百等处宣慰使司,就这样,兰纳形式上成为中原帝国的一个自治的土司辖区,保证了其北部边境的安宁。

向元帝国称臣后的几十年里,兰纳王国获得了一段和平稳定的时期,经济不断发展,格纳王在位期间,佛教也进入了兴盛阶段。

不过,好景不长,1386年,因兰纳王国帮助素可泰王国抵御新兴的大城王国的入侵,遭到大城王国的进攻,而后,素可泰王国又背信弃义反攻兰纳王国,兰纳王国损失惨重。此外,位于现在缅北地区的泰族的勐卯龙王国(亦即中国史书记载的麓川)也多次侵略兰纳王国。

为了摆脱困境,兰纳王国于1388年遣使明帝国,恢复同中国的朝贡关系,明袭元制,复设八百等处宣慰使司。

1402年,兰纳国王盛孟玛去世,他十多岁的儿子三防更,在贵族的扶持下登上王位。盛孟玛的长子,身为清莱召勐的召义功甘,对这一结果非常不满,兄弟二人产生纠纷。兰纳王国遂请明帝国调停,明帝国乃于1404年分八百等处宣慰使司为八百大甸(清迈)和八百者乃(清莱)两个宣慰使司,三防更为清迈的宣慰使,召义功甘为清莱的宣慰使。

后来,清莱进攻清迈,战败,召义功甘逃亡素可泰王国,请素可泰介入兰纳内战,但被三防更击败。

此后,三防更还平定了勐勇(今缅甸掸邦勐勇),巩固了北部地区。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混乱期,兰纳王国再次崛起。

三防更之子第罗嘎腊在位时期,兰纳王国进入了强悍期。第罗嘎腊是三防更的第六子,他被尊称为“帕召”,即“如同天神一般的君主”。他于1441年在清迈重臣散德诺的帮助下从父王三防更手中夺取王位。三防更防了大哥,但没能防住儿子,政权还是变更了。

第罗嘎腊励精图治,强化中央集权,振兴佛教文化,使得兰纳王国在各方面都得进步都比较明显。在此情况下,第罗嘎腊头脑发昏,挑战强邻,于1460年主动进攻大城王朝,到1475年,兰纳战败求和。

1487年,第罗嘎腊王去世,兰纳王国开始走下坡路,继承第罗嘎腊王位的是他的孙子佑清莱。佑清莱在位时,重用来自云南的明人,引起泰人不满,因而在1495年被废黜,他年幼的叔父、14岁的芒缴继位。

芒缴在位时,于1507年再次发动了对大城王朝的战争,横挑强邻的结果是,兰纳又一次被大城王朝打败,1515年,兰纳南部重镇南邦被大城王朝攻陷,此后兰纳再也无力进攻大城王朝,反而屡屡遭到大城王朝的侵略。

芒缴于1523年介入了景栋王国的王位争端,却折兵损将而遭受惨败,就这样,兰纳王国在连年战争中国力疲敝,不断衰落下去。

1525年,芒缴在恼恨中去世,其子芒格告即位。新王继位之初,由于太王太后玛哈黛薇娘本的扶持,尚能保持稳定,但1534年太王太后去世,他就失去了支柱,在1538年被权臣废黜,其子赛坎继位为王。

赛坎登基后五年,连同妻儿,都被权臣杀害,群臣迎芒格告复位,两年后也被贵族所弑。

此后,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兰纳陷入了空前的混乱,最后,1546年,芒格告的王后玛哈黛薇妻拉博哈,迎立其外孙、同民族的老挝澜沧王国王子塞塔提腊王子为兰纳国王,但是,此王子身在曹营心在汉,1547年,澜沧国王菩提,亦即塞塔提腊之父,在一次驯象表演中去世,塞塔提腊闻讯后立即返回澜沧王国争夺王位,临行前带走了清迈的碧玉佛等圣物(两百多年后的1778年,暹罗吞武里王朝将其夺回,成为暹罗/泰国的镇国之宝)。此后四年间,兰纳陷入无主状态,各派大臣互相攻杀,极大消耗了国力。

1551年,在确认塞塔提腊放弃兰纳王位后,兰纳群臣迎立开国老祖芒莱王的长子浑卡龙一系的后裔迈古提即位,此前的国王都是芒莱王次子浑卡滥一系的。迈古提原为勐乃土司,他继位后,重用勐乃人,削弱了兰纳本土臣僚的势力,引起国人对他的离心。

1557年,勐乃遭到中南半岛新兴强国缅甸东吁王朝的攻击,向兰纳请援兵,迈古提派兵援助,反而招致了缅甸的讨伐。1558年4月,在缅甸国王莽应龙的攻打下,清迈城失守,从此兰纳失去独立,成为缅甸的附属国,在历史上,这标志着作为独立国家的兰纳王国的结束。

缅甸征服兰纳后,贬迈古提为副王,同时派军队驻扎兰纳,勒派贡赋,横征暴敛,以维持缅甸的对外战争。1563年,莽应龙发动了侵略大城王朝的白象战争,向兰纳要兵要粮,此时,迈古提联合兰纳的其他召勐,在澜沧国王塞塔提腊的支持下,拒绝配合,反抗缅甸的统治。

次年,莽应龙在白象战争结束后北上讨伐兰纳,再次攻陷清迈城,废黜了迈古提,另立迈古提之母,芭娘薇苏提黛薇,作为傀儡。新女王对缅甸百依百顺,派兵协助缅甸平定大城王朝,但同时她又捐赠了不少农奴到寺院做奴婢,将银钱铸造成带有她本人特殊标志的信物发给他们,使他们免于被征发而成为缅甸人的炮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兰纳百姓的利益。1578年,芭娘薇苏提黛薇去世,缅王莽应龙派自己的儿子农他做兰纳副王。

1607年,农他去世,诸子争夺兰纳副王之位。1631年,缅甸干脆派宗亲大臣对兰纳进行直接统治,从此对兰纳的控制大大强化。缅甸废除了在兰纳的副王制度,于1672年后常设“谬温”(总督)一职,驻扎清迈,在兰纳各勐设“悉客”(相当于监督官),取代召勐进行管辖,后又设军事驻扎官“波”,正式确立了直接统治的体制。

随着缅甸直接统治的建立,兰纳人民的赋税和徭役也加重了,但是,缅甸始终没能同化兰纳的北部泰人,而当地居民的反抗也从未停止过。十八世纪中叶,达信在暹罗建立吞武里王朝,驱逐了缅甸人,北部泰人的兰纳也大受鼓舞,决定与中部泰人的暹罗联手驱逐缅甸。1774年,暹罗军队将缅甸驱逐出兰纳,兰纳从此结束了二百年的臣服于缅甸的历史,理所当然地改为臣服于同族的暹罗吞武里王朝,这是北部泰人首次向中部泰人俯首称臣。

达信封兰纳抗缅领袖披耶扎办为清迈长官。次年,缅甸卷土重来,围攻清迈,披耶扎办无力抵抗而弃城逃跑,被达信监禁于吞武里,被杀。

1782年,暹罗改朝换代,曼谷王朝建立,取代了吞武里王朝,兰纳的北部泰人重新归附暹罗。

此后的近一个世纪,兰纳在承认暹罗宗主权的前提下,保持了内政自主的地位,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拉玛五世的现代化改革。拉玛五世为了防止兰纳脱离暹罗,于1874年向清迈派驻专员,开始干涉兰纳的内政。1884年,披集亲王作为曼谷的特别代表来到清迈,配合拉玛五世实行包括废除奴隶制、以及司法、财税、行政、军事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这一方面是现代化的进步,改革春风吹满地,同时拉玛五世也趁机取消兰纳国作为国家的地位,将其彻底并入暹罗国版图之中,兰纳于1891年宣布服从暹罗法律,1892年,兰纳正式成为暹罗王国的一部分。

在暹罗对兰纳逐步吞并期间,也发生了一些反抗,在1902年时达到顶峰,但都被镇压下去了。清迈、南奔、南邦的召勐头衔,于二十世纪前期,先后被废除,兰纳彻底成为暹罗/泰国的一部分,历史上的“八百媳妇”国,最终并于暹罗,亦即泰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