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欢呼春天,赞美春天,春天东风浩荡,山明水秀,花红柳绿人们把杨柳青青与姹紫嫣红的花朵相提并论,可见杨柳依依也是这美丽春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咏柳古诗是赞美春天还是柳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咏柳古诗是赞美春天还是柳树(春风杨柳万千条)

咏柳古诗是赞美春天还是柳树

人们欢呼春天,赞美春天,春天东风浩荡,山明水秀,花红柳绿。人们把杨柳青青与姹紫嫣红的花朵相提并论,可见杨柳依依也是这美丽春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里都有不少写杨柳的名篇佳作,一代伟人毛主席也有“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名句。可是有些人在欣赏这些诗词的时候,对杨柳这个词的理解还不太透彻。

这里说的理解不太透彻,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杨柳这种植物的概念不太清楚。它到底是指杨树还是柳树,或者是指两种树,即杨树和柳树的合称,不了解。

二是指对杨柳的意象缺乏明确的理解。杨柳在诗词中的广泛运用,它的意象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下面我们就对这两个问题分别做简要说明。

一、古典诗词中的杨柳一般是指的柳树

诗词里的杨柳普遍指的是柳树,它既不是杨树,也不是杨树和柳树的合称。在自然界里,杨树是向上生长的宽叶子,而柳树包括柳枝才是向下低垂,细长如丝的。

柳树这种形状才符合“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特点,当然柳树也有不下垂的品种。诗词里的杨柳既然多是指的柳树,它并不是随意乱叫,也是有来历的。

相传隋炀帝开凿运河,后来还经常巡游江南。船队在运河里走,河堤上光秃秃的,天气炎热,于是他决定在河堤上遍种柳树。因为隋炀帝杨广姓杨,他就赐柳树为杨姓,叫杨柳。

运河两岸河堤上栽种柳树,一个是风景好,二个还能加固堤坝,三个可以栓系停泊船只的缆绳,四个就是遮荫蔽日,方便巡游的官员宫女纤夫马队等随时前行和歇息。

柳树的枝条下垂,形状非常地柔软漂亮,特别是生长在水边,随风飘拂,那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是那些笔挺枝干、宽阔叶子的杨树无法相比的。

二、古典诗词中杨柳意象都有约定俗成的含义

既然诗词中的杨柳是专指柳树,那么杨柳这一意象在诗词中又有哪些主要含义,或者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义呢?下面我们就以诗词为例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是指代明媚的春光和勃勃生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

春天里阳光普照,风光无限,不只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还有长堤十里,绿柳起舞,远远看去如烟似雾,像碧玉像丝绦。写春光,写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只写红花不写绿柳不行,不写杨柳不只是过于单调,而且也缺乏活力。

二是形容爱情和美女婀娜多姿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戴叔伦《堤上柳》)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白居易《长恨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人们常常用杨柳的细长的线条,用它轻柔的柳枝,来形容女子的袅娜多姿。柳枝如腰,柳叶如眉,这也是文学作品惯常的比喻。杨柳依依拂动的温情,正如青年男女的爱情一样,既含情脉脉,又坚贞不渝。

三是表达思乡怀亲和离愁别绪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孟郊《古离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李白《劳劳亭》)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杨柳因为柳与留的谐音,它的送别意义就更为突出。所以诗词里就有不少的灞桥折柳、长亭送别、赠柳寄相思等诗句,借柳枝来表达人们惜别挽留之情。同时这种感情还向离愁别绪发展,像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正是抒发的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同时杨柳在古代还有辟邪、祛毒的作用,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有时也指那些地位低微女子不幸命运的,如“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等。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指的是柳树一种树,它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义项也比较多,比兴等写作手法也比较复杂。我们在阅读诗词的时候要注意用心发现,仔细体会。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