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关于617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评价性抽检结果的通告

具体内容如下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安排,现将我局组织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评价性抽检结果信息通告如下:

本次通告的抽检信息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乳制品、饼干、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方便食品、罐头、糕点、豆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饮食品共19大类,合计617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32批次。

对本次通告的不合格食品,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组织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启动核查处置。

特此通告。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2月20日

附件: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评价性抽检结果信息

24批次食品不合格(这些食品不合格)(1)

24批次食品不合格(这些食品不合格)(2)

24批次食品不合格(这些食品不合格)(3)

24批次食品不合格(这些食品不合格)(4)

24批次食品不合格(这些食品不合格)(5)

风险提示

一、油炸面制品超量使用含铝泡打粉

1.存在风险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淀粉及淀粉制品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干样品,以Al计)为200mg/kg。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2.原因分析

淀粉及淀粉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商家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二、淀粉制品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1.存在风险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和山梨酸及其钾盐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和山梨酸及其钾盐在淀粉及淀粉制品中不允许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和山梨酸及其钾盐的安全性较高,少量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但若长期过量食入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2.原因分析

淀粉及淀粉制品中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和山梨酸及其钾盐的原因可能是一些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按食品添加剂说明书要求添加和使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酱油中全氮不达标

1.存在风险

全氮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是影响酱油风味的指标。全氮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酿造酱油的品质好坏。依据《食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中规定,三级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全氮的含量应不低于0.80 g/100mL。全氮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着酱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2.原因分析

酱油全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发酵工艺控制不到位,或者是稀释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水。

四、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不达标

1.存在风险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鲜味越浓,反映酱油的质量越好。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会直接影响着酱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2.原因分析

酱油氨基酸态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原料采购环节质量把关不严;也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如酿造周期未达要求;还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

五、米醋中总酸不达标

1.存在风险

总酸是米醋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一般而言,总酸含量越高说明米醋发酵程度越高,酸味越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GB 2719—2018)中规定米醋中总酸(以乙酸计)不得低于标签明示。总酸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有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影响食用口感。

2.原因分析

米醋中总酸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未按标签明示值要求组织生产;还有可能是出厂检验把关不严。

六、调味品中甜蜜素超标食品

1.存在风险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调味品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长期摄入甜蜜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危害。

2.原因分析

调味品中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超量使用甜蜜素;也可能是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甜蜜素含量较高;还可能是添加过程中未准确计量等。

七、蔬菜制品中水分超标食品

1.存在风险

水分指标反映了蔬菜干制品的脱水情况,水分超标的样品存在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情况。

2.原因分析

蔬菜制品中水分超标的原因可能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晾晒、烘干过程质量控制不严,脱水率不达标,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未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造成产品水分超标的情况。

来源: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