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老人的特点 老年是睿智是幽默(1)

重阳节说“老”丨人生从四十岁开始

王清铭

有一位老人,90岁时翻出自己70岁时的画作阅读,突然兴奋地叫嚷:“我年轻时画得多好!”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耄耋的老人把自己的古稀之年称为意气风发的“年轻”时,这心态真像年轻人的风华正茂。

人有生理上的青春,用年龄衡量;也有心理上的青春,用心态、心境来观照。齐白石的年轻在于心境的爽朗和心灵的活力。

睿智老人的特点 老年是睿智是幽默(2)

齐白石的画

有趣的是我从雨果的著作中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六十岁是老年的少年,七十岁是老年的青年。”两位大师所见略同,都把老年当作第二度的青春。

春兰秋菊,不能用开不败;苍松翠竹,却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雨雪。生理的青春不能长久,但心理的青春可以永恒。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但苏轼不信这个邪。他在《浣溪沙》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在另一首词中,他还打出猎猎的人生旗帜:老夫聊发少年狂。他酒酣胸胆开张,仍想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看看这个“老”字,下部是“匕”字。当我们觉得岁月如匕首,刀刀剜在心头,为脸上的皱纹而心如刀绞时,我们就真的“老”了。感慨岁月这能让激情的热血滴流殆尽。脉管的干瘪。生命的苍白,才是暮气沉沉老年的标志。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

我在字典上查到“匕”字的本义是“勺、匙一类取食物的用具”,食物匮乏的年代,古人造字时想到的是“老有所养”的问题?现在衣食无忧了,老年人是否更应该多取食一些精神食粮,“老有所为”?

睿智老人的特点 老年是睿智是幽默(3)

西方人有句谚语:人生从四十岁开始。按这种算法,四十岁时一个全新的生命呱呱坠地,雨果、齐白石心目中的七十岁刚好是中国古代的“而立之年”,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节。

诗人喜欢把老年比作黄昏,李商隐就写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诗句,口吻里流露淡淡的怨尤,倒是他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写出黄昏别样的绮丽,态度更积极乐观。白居易感慨老境渐至,刘禹锡以诗酬答: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老态龙钟,依旧可以精神矍铄;步履蹒跚,并不妨碍心态年轻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昂首阔步。鹤发童颜,照样可以有一种白鹤一飞戾天的壮志,可以葆有一颗鲜活的童心。漫画家韩羽为晚年的自画像题了一首打油诗:“眉眼一无可取,嘴巴稀松平常。惟有脑门胆大,敢与日月争光。”童山濯濯而不自夸“聪明绝顶”,而以洒脱的言语凸现老骥伏枥的心态,其人老当益壮,心态极其年轻。

全国老龄委曾公布报告指出:从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如何迈过老境,使老有所乐,是社会问题,更是一些不再年轻的朋友应该直面的个人问题。老年并不是打发、消磨时间,晚年的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其读《易经》,韦编三绝。

老年是睿智,是幽默。启功先生重病卧床,自嘲自己是“鸟乎之人”——意思是离“呜呼哀哉”只差“一点”了。老年是天真,是真诚。画家黄永玉说喷嚏是“一秒钟不到的忘乎所以,往往使旁观者惊喜交集”,童趣盎然。老年是安详,是淡定。毛姆八十寿辰时,摄影记者觉得相片上的寿星过于苍老,建议作点技术处理,除掉画面上的一些皱纹,毛姆断然拒绝:“我花了80年时间才有了这些皱纹,怎许你在两分钟之内把它抹掉呢!”

睿智老人的特点 老年是睿智是幽默(4)

毛姆

塞缪尔·厄尔曼的一篇短文影响许多老年人对晚年的生活态度。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请允许我引用这篇美文醍醐灌顶的精彩语句: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秋天犹有丹枫、硕果,为什么要老气横秋、未老先衰?

作者:王清铭,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