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问前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1)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一切的福田,都在于方寸之间,从心中去寻找,没有什么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单单能够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荣华富贵。道德和富贵都能得到,这才是孟子说的“是求有益于得也”。

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驰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是儒家对于物质追求的看法。孟子所说的求,一定是先追求道德仁义,但在追求道德仁义的同时,富贵也会随之而来。因此,《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中庸》里面说:“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只要拥有了道德,富贵便会不请自来。这句话读懂了,那人生就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这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2)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要改命运,先改自身,清除内心的一些妄念,改正过去的不足。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犯了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错在哪里,这样才能保证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欲要改过,一定要有三颗心,一是羞耻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发勇之心。

第一羞耻之心,同样生而为人,何以别人能够流芳百世,而我们却自甘堕落,庸碌无为?

第二敬畏之心,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东西,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会太出格。

第三发勇之心,人意识到错误之后一定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要勇于改正错误。

但行好事莫问前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3)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了凡四训》主张行善积德。它的可贵之处,是教会我们辨别什么是真善,什么是伪善。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

乃知人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

为大众谋利的是真善,谋取私利的是伪善。发自内心的是真善,跟风为赚名声的是伪善。一时好心却造成长久恶劣影响的,也是伪善。

谦德之效,要做到为人谦和。唯有“谦”,方能保住所积累的善果。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

但行好事莫问前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4)

如果上天真要赐福给一个人,那么首先就会赐予他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万物的广度,有着谦卑处下的胸怀,狂妄自大是浮夸的,也是无知的。一个人只有懂得谦逊的道理,才能踏踏实实地积累些东西,才能获得上天的青睐,获得福报。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个人做到“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那么福气、运气,自然会降临。

但行好事莫问前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5)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谐厚德载物!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