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几年来,香港电影产业呈现出来的是一片颓势,不仅产量严重下降,更少有佳作和观众见面。近两年更是把春节档、节假日的市场份额也丢掉了。

拿2021年春节档来说,已无纯正香港电影上映,票房主要被《唐探3》和《你好李焕英》等几个内地影片占据。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

而到了五一档,终于有两部重金打造,阵容强大港片上映:《真·三国无双》、《追虎擒龙》上映,但无奈两部电影全扑街,被内地小成本完败,香港电影真的没落了吗?

耗资三亿《真三国无双》上映五天下架

在五一档,《真三国无双》算是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此前宣传耗资4000多万美元,近3亿人民币,不仅买下了“真三”游戏的改编权,还请来众多众多大咖担任主要角色。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2)

古天乐的吕布,王凯的曹操、杨祐宁的刘备,韩庚的关羽,古力娜扎饰演貂蝉。除此之外,其它配角也都老戏骨。熟面孔,有罗家英、刘嘉玲、吕良伟等。

但是,电影一上映就遭遇口碑滑铁卢,引来无数观众吐槽,两天票房不足千万,仅仅上映五天就草草下架,改成了网映。在某瓣评分仅为4.0,上万人给打出一星差评,五星好评率不足2%,观众吐槽声音不断。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3)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4)

那么不禁让人奇怪,这么一部大制作,大投资,加上演员阵容如此强大,怎么就翻车了呢?

《真三》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所选题材故事上并无多少新意,“三国”题材这几年已经被拍烂了,“曹操刺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这些故事观众早已经审美疲劳。

二是,人物形象太拉胯,关于刘、关、张、曹操等人物形象,书中都有比较详细描述,总体来看,两版《三国演义》中人物造型,还是挺符合观众心目中形象的。但是,反观《真·三国无双》中,除了董卓和貂蝉还算及格,剩下的主要角色造型,一个比一个奇葩。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5)

刘、关、张中,最让人出戏的就是关羽了,可以说,《三国》拍得好不好,关羽的形象至关重要,而影片中,关羽一出场,就让很多观众直呼失望。

三国中,关羽相貌的描述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但是韩庚的关羽扮相,可以说完全和关羽的形象不搭嘎,这主要是韩庚五官轮廓太过精致小气,而且略带锥子脸,和关公威风凛凛的形象,相差太远。这是导演选角的失败。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6)

而最后一个原因是,导演过分自信,过分追求和游戏中的打斗场景的一致性,却没有考虑,这确实能唤起一些从小玩“真三”的观众共鸣,但这部分观众毕竟太少,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种横扫千军的打仗方式,十分搞笑。

四大影帝出演的《追虎擒龙》口碑不理想,王晶才华枯竭

王晶导演的《追虎擒龙》虽然制作成本不及《真三》,但集齐了古天乐、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四位影帝,这也符合王晶一向对出演演员大手笔的风格。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7)

《追虎擒龙》本身的定位是12年前《金钱帝国》的续作,电影原名也叫《金钱帝国·巅峰之战》,但显然影片故事性,以及背景撞上《追龙1》,两部电影是讲述上世纪香港一代坡豪和四大探长的故事。加上《追龙》系列在票房上表现不错,王晶索性改名,作为追龙系列来上映。所以,在这部电影中,观众明显感受到故事到处充满熟悉老套的剧情,不少网友吐槽是王晶在新瓶装旧酒。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8)

整体来看,电影《追虎擒龙》表现不算理想,上映10天票房勉强过两亿,这与王晶前作两部《追龙》,票房也相去甚远。而从口碑上来看,《追虎擒龙》的5.5分,也远低于《追龙1》的7.2分,也不及09年6.5分的《金钱帝国》。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9)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0)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1)

回看王晶最近几年的表现,虽然在老一辈香港导演中,算是目前产量最高的一个,但拍出来的电影口碑越来越低,不免让人感觉,王晶的才华已经枯竭。

大制作被内地小成本打败!

从这几年的电影票房上来看,不少大制作、大阵容的电影常常翻车,最后被小成本的电影击败。还拿五一档来看,《真·三国无双》、《追虎擒龙》投资都过亿,却没有小成本的《你的婚礼》能打动观众,另外张艺谋的《悬崖之上》表现也十分抢眼。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2)

在往前推,这几年很明显国产电影,已经是大陆导演的天下,《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系列、《战狼》、《囧》系列等等。

这些电影虽然不见得,投资有多巨大。但却深受年轻观众喜欢。对于电影市场的把握,大陆的导演的嗅觉,显然要比香港导演敏锐。

这也可以看出,电影的市场早就变了,香港电影的老一套制作流程,已经不能打动观众了,真的需要做出改变了。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3)

当年香港电影多么辉煌啊

想想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多么辉煌,很多观众都是看港片长大的,

那时候香港电影的风格可谓百花齐放。王晶、周星驰、徐克,成龙,陈可辛、吴宇森、关锦鹏个个导演都既有个性又有才华。无论是武侠、喜剧、动作、僵尸题材,各种经典一部接着一部,香港警匪电影在当年也是亚洲的天花板,韩国黑帮电影开始也是学习的港片。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4)

那么香港电影到底为何会没落至此呢?

1,香港电影人才的流失,后继无人。

老一辈电影人的逐渐老去纷纷退休,如今仍活跃在影视圈的导演,也就王晶了,成龙也早就改演文戏,周星驰平均两年一部电影的速度,等于是半退休。

再看看香港目前能扛起大旗的年轻演员,也是寥寥无几,能够披甲上阵的演员,还是老一辈的几个,比如刘德华、古天乐、郭富城,等。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5)

2,缺乏创新,一味吃老本

香港电影没落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模式一成不变,缺乏创新,这一点前面有说到,从王晶身上就能明显看出,一种题材的电影,翻来覆去地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主要阵容的选择,以及场面上,但故事单薄老套,然后是各种博眼球的宣传。

第一波观众多半是买的情怀票。口碑扑街后,造成后续票房疲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抄袭十几年前自己前作的痕迹,显然会让观众审美疲劳。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6)

3,大陆以及海外电影的冲击

和香港电影产业萎靡相反的是,大陆电影这几年已经崛起,陈思诚、吴京、徐峥等年轻电影导演完美接棒张艺谋、冯小刚等第五代的大旗。另外还有开心麻花,大碗娱乐等电影制作都深受观众喜爱。

另外大陆具有票房号召力演员,也逐渐呈现的是年轻化,沈腾、吴京、徐峥、王宝强、刘昊然、胡歌、张译、黄渤、周冬雨等等。可以说,目前对于大陆电影市场来说,有点像当年鼎盛时期的香港,百花齐放。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7)

当然,除了市场受到大陆电影崛起的挤压,香港电影同样受到,海外电影的竞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就不断引进国外大片,来丰富国内电影市场,这无疑对香港电影的市场份额是不利的。

当然,外界的竞争,对香港电影工业,是压力,也是机遇。如果当时香港的电影产业,能够学习创新,积极培养电影新人,而不是一味的吃老本,也许尚有涅槃的可能。

90年代香港电影为什么拍得那么好(耗资三亿的港片票房惨淡)(18)

但是,目前来看,已经不可能回到当年辉煌,显然,港片的时代已经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