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It Possible》海外宣传短片

华为营销项目简介(华为营销案例)(1)

《Dream It Possible》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品牌主题曲,发行于2015年。华为还与好莱坞影视制作公司Wondros共同打造了名为《Dream It Possible》的海外宣传短片。生动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女孩追求钢琴梦想15年的成长历程,通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音乐厅的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动人地演绎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此宣传短片和背景音乐都倍受称赞。

短片在国内也引起很大反响,张靓颖演唱的中文版《我的梦》于HUAWEI Mate8在上海世博中心的发布会上倾情首唱,获得很大关注,但宣传短片却因为演员选择外国人而产生一些负面言论,但这本来就是海外宣传片,其中的演员都是外国人,场景也在国外,看似没有一点中国元素,可无论是背景音的谱曲还是故事情节的叙述无不传达着中国人的价值观。长辈对下一辈的深深期待,年轻人忐忑离家,奔赴更远的地方努力打拼成就梦想,在努力工作中无法抑制对家的思念……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无形之中将国人的价值理念传递给海外用户,建立了在国外市场中与其他品牌不同的价值追求,同时演员选择外国人也减少了海外用户的抗拒心理。

传达普世的价值观是最稳妥的广告宣传主题,但如何让这些早已令人熟视无睹的价值理念以更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增加它的可读性、可视性则是一个比较难的命题。这部短片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作品,不论广告、电影、动画、电视剧能够成功打动人的原因就在于它让大多数人都产生了共鸣,也正是因为我们都曾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过,都曾体会过与亲人离别的辛酸,也都有过只有一个人的时候的孤独,才会在屏幕前潸然泪下,这样的经历不分国籍,这样的情感也就能够跨越国界。通过努力梦想成真、不负亲人的期待、儿女长大祖辈老去......这样的桥段历久弥新

华为营销项目简介(华为营销案例)(2)

智能手机各有优势,谁也无法力压群雄,说自己的产品在各方面都是最好的,用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品牌的附加价值而决定的。华为的宣传广告以普世的价值观,传达出中华文化的精华,又融入了青年奋斗的主题,使观众感同身受,触及到了消费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们在选择手机时就会有所偏向。评论中有人表示“冲着这部短片,下一部手机就要Mate8了”。同时《Dream It Possible》也成为华为手机的默认电话提示音,增加了传播的广度。

华为这次成功的感性品牌营销给我们提供了抓住用户情感诉求点的经验。首先,通过研究来确定消费者的意义体系)——价值观、态度、信仰、行动等;接着通过品牌广告反映出消费者的价值观、态度这些内容,诚如手握一面镜子。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以消费者为中心,还要把握品牌自身的价值体系,华为在传递普世精神的同时注入中华文化不屈不挠昂扬上进的精神,这告诉我们:目标消费者意义体系和品牌的人格和特点的重叠部分就是感性品牌营销。在同一中寻找不同。

另一方面,在国内品牌进军国际市场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要“接地气”、“本土化”,无论形式如何,只要内核是自己的,就不会被同化。

华为营销项目简介(华为营销案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