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1)

图|物道 ©

物道君语:

今年农历八月十一,虽还没有到完全的圆满,但还是很想送你一束月白,并轻轻对你说:“今晚月色真美!”

因为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奔赴美好!

如果说月白,你会想到什么色?清冷的月光,遥远的金黄大圆月,是浮云,还是清晨天空的一抹东方白?

都不是,月白不是白,而是浅蓝色。

“灭月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当走出密林,在一个空旷之地,倏忽月出天山,一大片的月光不由分说倾泻而下,看得人眼热鼻酸。那照在晶白的露珠上,散出淡淡的蓝光,便是月白。

听起来,月白虚无缥缈,仙气缭缭,仿佛不是人间俗物。古之月白,却不止想象,生活中有月白,可做月白衣,可烧月白瓷。

月白,中国人抓不住的白月光。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2)

图|物道 ©

《广群芳谱》记载有一种菊花叫“月下白”,“花青色白,如月下观之。”

如果你想要月白色,就把白色的花朵、衣裳、丝巾,拿到月光下,白中隐约泛蓝,即月下白。或寻一面素墙,月光洒下,细风拂过,清冷微凉的样子,便是风清月白。

月白,是白色在月光之下的颜色,也叫月下白。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3)

这不是由一个数值固定的颜色,也带来了一种美的错觉。《扬州画舫录》因其蓝得极弱,将之归入白色,“白有漂白、月白”。后来有人看到的却是,“月白似蓝蓝似青,染坊颜色比前深”。

古人倒也很会顺应变化。《天工开物》记载:“月白,草白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

苋蓝煎水,或直接捣出生汁,取得染液,丝巾或绸带放入其中浸染。染液的温度、浓度,浸泡的时间不同,都会使月白的蓝发生微妙的变化。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4)

曾在博物馆,见过非常浅的月白衫,淡淡的蓝,轻轻的白,还有一点细微的凉。故宫博物院的“梅兰竹菊纹春绸”则有点月光下竹叶的青,“葡萄蝴蝶纹暗花缎”则深似现代人认为到藏蓝。

“染”月白很难,没有办法像今日这般精确到某个数值,然而这种不可控的深浅变化,好像初秋傍晚的一股风,给人似暖似凉的暧昧。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5)

▲ 月白色万寿字纹暗花绸夹衬衣 故宫博物院藏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6)

▲ 月白色葡萄蝴蝶纹暗花缎 故宫博物院藏

《红楼梦》中凤姐就曾这样一身月白,“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

“风清月白偏宜夜。人在舟中便是仙。”不用说月白是偏白、偏蓝,还是更深的颜色,不必对色理解成一种单一与绝对。没有绝对的标准,微弱的偏差才使得月白有一种缥缈之感,如仙如烟。

偏差也是一种美。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7)

▲ 清 道光 月白色梅兰竹菊纹春绸 故宫博物院藏

李国文先生在《淡之美》中写到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烧月白瓷亦是如此。宋时便有烧月白瓷,如钧窑的月白釉瓷,然而蓝则淡矣,不够干净,如同天边未完全放晴的云层,有点发暗。

后来元代这件月白釉玉壶春瓶,也是如此。在它们身上很难觉得轻盈,要么过浓,要么偏白。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8)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9)

直到清康熙年间,一件来自景德镇的月白釉苹果尊,才让人感受到了月白下的淡,温柔得好像要立马睡去。

研究人员们发现,这种淡蓝的带着乳白般鲜活的釉色,要减少釉中的铁含量,不至于厚重,还需加入一点点“石英”,就会如同露珠映在瓷上,有光却不过亮,不至惨白,只有纯粹。

遥遥三百多年以后,博物馆里,清冷的灯光打下,这只苹果尊还是仿佛被月光化开的样子,洒脱地落在那些驻足凝望的每一个人的身上。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10)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11)

淡至美,有如留白总是会给人很多有韵味的遐想,有别于浓烈强劲持久的兴奋会产生歪腻的负面效应。

但是要想有一件月白,通透、干净,很难。就像千百年前张岱说的那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技术上,在釉料上,少一点,多一丝,都会使月白色偏离,发灰,发黄,或者青黄。

风清月白背后,除了想象,更是历经千年的追寻与沉淀。拥有美,是一种能力。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12)

月白,总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然而就像月亮会紧紧地牵引着潮汐的涨落,也起伏着人们的心。

人们借月白,表白。

思乡时,人们吟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愁闷时,人们落寞,“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念友时,人们追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无措时,人们慨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13)

理智上来说,月亮不过是一个卫星,在地球诞生之初,它便相伴而生,不带一丝丝感情,见证朝代的起起落落,万物的生生灭灭。

科学上,月亮本没有光,只不过是对太阳的反射,在它的表面还有着许多的坑坑洼洼。可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总是抬头望月,任凭每一束月光白都照亮心扉,被她抚慰。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14)

正如《林曦的小世界》这样说:“使月亮成为月亮的,其实是人类永恒的,注视的目光。承受了目光,月亮才有了意义。”

使月亮成为月亮的,是我们的需要。

又是一年秋月,还没有到完全的圆满,但是很想送你一束月白,轻轻对你说:“今晚月色真美!”

秋渐凉夜变长(月光白白思念长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