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正月十五,中小学陆续开学。记者近日连续走访市区多家文具店、书店,发现各种教辅材料、文具等学习用品渐入销售旺季。同时,很多文具店店主表示,烟台文具销售高峰将在本周末。

文具初中必买(学习用品销售火爆)(1)

日接千余人次,书店教辅材料成热点

“从正月初八教辅材料陆续到货后,到书店选购的市民就开始增加。正月十四、正月十五两天恰逢周末,我们的日接待读者数量均超过千人次。”在烟台新华书店南大街购书中心,正在整理图书的文教部组长孙淑玲见到记者,放下手里的工作说:“购买图书的种类基本没变,还是以预习和课后练习为主。销售较好的有配套检测卷、教材全解、学霸作业本及五三系列等图书。”

与以往不同的是,书店工作人员会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量身为其推荐所需教辅材料。“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我们会给他们推荐有助于拔高的资料。对于成绩一般的孩子,我们则以推荐基础练习为主。”孙淑玲说,“其实,现在教辅材料的购买还未到高峰期,预计这个周末,会迎来更多家长和学生。”据统计,上周烟台新华书店销售额达到13.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万多元。此外,线上销售也同样火爆,烟台新华书店网店教材教辅销售同比增长35.4%。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在“双减”政策下,文学类、少儿科普类书籍也成了畅销品。《曾国藩家书》《资治通鉴》《史记》等中华经典藏书成为孩子们的首选,月销140余册。

同比增长60%,高端文具成消费新宠

与新华书店联营的百新文具店店长吴瑞告诉记者,从正月初五开始,购买文具的顾客就逐渐多了起来。“我们刚刚估算了一下,年后到正月十五,10天时间,我们的同比销售增长了60%。”

书包销售量在店面中排名占首位,其次是中性笔、包书皮以及拉链文件袋。“今年,市民到店选购的文具以高端品牌为主,特别是书包,前几年通常会选择一两百元的书包,今年我们店中折后最高可到千元的书包成了爆款。去年我们全年书包销售额在15万元左右,可今年仅2月这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已经销售了1.3万元。上周末,我们更是卖了17个书包。”

吴瑞还介绍了店里这款品牌书包:这款书包除了散热性能强、颜色靓丽等优势外,还有德国脊医推荐、香港理工大学认证的护脊功能,能让孩子身姿更提拔、双肩无压力。同时,书包空间大、装得多,还有独特的翻盖设计,书包盖一打开里面东西就一目了然,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也十分轻松。更重要的是折后价格比网上便宜。

在南大街阳光国际购物广场负一楼的本源文具店,记者了解到,作业本、练习本的销售高峰还未到来。“要等这个周开完家长会,根据老师的要求,家长们才会进行选购。”文具店老板对记者说,“我们建了几个客户群,客户可以在群里咨询,除了到店购买,我们也可以快递到家。另外,对于缺少的文具,我们也会尽快补货,尽力满足客户需求。”

在采访快要结束时,吴瑞也向记者科普了如何安全选购文具的常识:尽量在正规商场或商店购买学生文具,并观察文具是否清晰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厂名、厂址、警示语、使用注意事项等标识。“谨慎购买‘颜值’过高、带香味的文具,一般来讲,文具外部涂料越鲜艳,其含有的重金属就会越多。文具里的香味都来自香味添加剂,如果是劣质香料,往往含有过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影响学生健康。”他说,“还有就是不选‘洁白’的纸张,过白的纸张反射的光越强,越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长期使用会引发近视。最后就是尽量不选购边缘尖端锋利的文具,避免划伤、刺伤学生的皮肤。”

视力检查、配眼镜、换眼镜提上日程

除了教辅材料、文具等学习用品外,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学生陆续从老家返回,视力检查、配眼镜、换眼镜也被家长提上日程。

“寒假恰逢春节,孩子在家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明显增多,生活不规律、缺少户外活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很容易导致近视发生或近视程度加深。因此,最近换眼镜和配新眼镜的学生较多。我们日门诊量都在一两百人,到了周末人数会更多。”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主任李元彬向记者介绍,“患者大多以孩子为主。小的三四岁,大的十五六岁,除了视力检查、配眼镜外,还有很多大学生来我们眼视光中心进行全飞秒近视手术术前检查。”

“过早的视力开发使用、长时间看书阅读、极少的正常光照下的户外运动和远眺都是导致近视的后天原因。接受正常的充足的光照,适当调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安排,尽量增加白天的户外运动。”李元彬也借助晚报提醒广大中小学生,护眼要从自身做起,在保持“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一尺一寸一拳”正确读写姿势的同时,“一般建议连续阅读30-45分钟应该户外活动或远眺。每天必须保证连续的正常光照下至少2小时的户外运动。”

“家长也要主动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发现有视物眯眼、皱眉、歪头、视力下降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李元彬提醒家长。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慕晓壮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蕾

审校:赵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