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飞禽走兽”,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记载:“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鸟,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类也。” 三国魏阮籍在《咏怀》之十六中提到:“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唐 温庭筠在《洞户二十二韵》中也提到:“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东周列国志》第一回:“众军士各将所获走兽飞禽之类,束缚齐备,奏凯而回。”这些文章里面提到的泛指各种兽类,这也是在古代文章里记载过的走兽。

登鹳雀楼作者想表达什么(在东方飞檐上昂首挺立)(1)

走兽又称小兽,古代中国宫殿建筑屋顶檐角所用的装饰物。根据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定其使用数量,一般采用单数,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是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属于特例。其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yā yú)、狻猊(suān ní)、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háng shí),多为有象征意义的传说中的异兽。

登鹳雀楼作者想表达什么(在东方飞檐上昂首挺立)(2)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

走兽所处的位置,在垂脊、戗脊的下端,正是几坡瓦陇上端的汇合点,为封护盖住交会线的连砖的上口,必须在连砖上覆盖脊瓦;因其斜下,若无措施不免有下滑之虞,故在交梁上需用多数铁钉加固,为掩饰铁钉的痕迹,于是在钉帽上加饰了一系列的小兽形象,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

登鹳雀楼作者想表达什么(在东方飞檐上昂首挺立)(3)

后来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屋檐部位不需要加铁钉,而走兽的形象却保留下来,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和建筑装饰构件。

在龙泉古镇中保留下来的古建筑,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走兽的模样,依然神采奕奕地屹立在飞檐上,坚定地眼神望着远方,好像有无限的神力蕴藏在小小的身体里,一触即发。这就是中国古建和神话结合的典范和魅力。

石家庄龙泉古镇将于9月23日恢复营业了,可以到此一睹飞檐走兽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