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深汕合作区有什么美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深汕合作区有什么美食(深汕特别合作区西南村)

深汕合作区有什么美食

‍7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西南村喜迎菠萝丰收的时节,满山遍野散发着香甜。

西南村菠萝丰收了。

西南村为什么选择种植菠萝、新时期如何蹚出更大的市场?西南村委会副主任刘瑞卿表示,该村正结合全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战略机遇,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品牌,联系龙头企业,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村民生活富足起来。

西南村“糖心菠萝”远近闻名

“全村菠萝种植面积约200亩,每亩种植800颗左右,预计今年总产量达60万斤。”刘瑞卿介绍,西南村产出的菠萝闻名远近,肉色金黄、甜而不腻、唇齿留香,有“糖心”菠萝之称。

“拿一桶水来,把菠萝放进去,能沉下去的是‘糖心’,浮起来的大概率不是‘糖心’”,这是刘瑞卿展示的鉴别糖心菠萝的小窍门。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果农来说,只要菠萝拿到手,就能一眼认出。

刘瑞卿说,最近一个星期来,远近村民、企业员工纷纷来到西南村采摘菠萝,甚至还有一些远在外地的朋友联系发货,颇有点供不应求。

事实上,西南村“糖心”菠萝的“出圈”,离不开鹅埠镇委老书记叶石权的大力推动。早年,细心的他发现海边光照强,且深汕大道以南的西南村比公路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高了两三摄氏度,非常适合种植热带水果,经过考察后,选定了印尼传来的学名为“无刺卡因”的菠萝品种,并带领村民们开荒种植。

“普通土壤种植出来的菠萝酸度较高,西南村的黄泥沙土壤通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更加有利于适合‘糖心’菠萝生长。”刘瑞卿介绍说,引进取得成功后,西南村菠萝逐渐为人所知,而种植菠萝也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老相片“走进”深圳博物馆

西南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菠萝,至今已有50年种植历史。鲜为人知的是,西南村菠萝还有诸多故事。

位于福田区的深圳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张西南村果农采摘菠萝的老照片。刘瑞卿依旧清晰地记得2019年在馆中看到这张照片时的心情——“我当时为我们村的菠萝产业引以为豪,想起了70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种菠萝的盛况。”

西南村菠萝丰收的旧照片。

菠萝的味道也留在了曾在西南村“上山下乡”的知青们的记忆中。村党支部老书记刘新旺介绍,当年西南村共有6个生产大队种植菠萝,来自汕尾、汕头两地的知青们下乡在西南村。如今,不时仍有老知青专程回来,只为尝一口记忆中的味道。

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西南村还是一个“红色村”。1932年6月,时任惠州县委书记刘高带领新成立的惠阳青年游击大队和地方赤卫队武装,在革命群众支持下,开辟了以白面、鸡笼山为依托的根据地。刘高烈士墓、赤卫队遗址就位于西南村内。

跨越时空,山海依旧。这片红色热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了解,西南村下辖杨安、大塘、田心、桑园等4个自然村。除菠萝外,还种植柠檬、茶叶、桃子、荔枝、菠萝蜜、黄皮枣等农特产。

西南村菠萝种植园。

西南村正计划依托菠萝、茶叶等资源优势,通过建设种植园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打造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主,休闲观光农业为辅的“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努力实现“红绿融合”“农旅结合”乡村振兴新跨越。

【撰文】徐怀 陶清清

【视频】徐怀

【作者】 陶清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