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武汉音像出版社出品了一款题为《盘王之女》的CD,它的音乐取材于咏唱瑶族人民史实传说、民俗俚语的古朴歌调,加之气势磅礴的现代作曲手法与音乐表演手段的烘托润色,使之具有了史诗般的气魄与感染力基于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潜心创作与恢宏的音效,使人们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古老与现代、原始与进化的激烈撞击中得到诸多的启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盘王的老婆叫什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盘王的老婆叫什么(聆听盘王之女)

盘王的老婆叫什么

近期,由武汉音像出版社出品了一款题为《盘王之女》的CD,它的音乐取材于咏唱瑶族人民史实传说、民俗俚语的古朴歌调,加之气势磅礴的现代作曲手法与音乐表演手段的烘托润色,使之具有了史诗般的气魄与感染力。基于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潜心创作与恢宏的音效,使人们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古老与现代、原始与进化的激烈撞击中得到诸多的启示。

如同往常,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功放,装上CD,聆听这张新碟《盘王之女》。不同往常,泡一杯苦茶(而不是咖啡或是别的洋酒),让灯光暗些再暗些,聆听这张新碟《盘王之女》。

盘王是瑶族人民公认的祖先,而“之女”或因历史与现时的延续,或因CD中担任声乐部分的瑶族女孩而言,我想更多的是一些概念上的东西,只是听音乐最好。

首曲《盘王之女》来得如此遥远而深重,又是鼓声,悠远而清晰,女孩如风一样地吟唱袭来,男人们质朴的群声由远及近,在一阵吼声中女孩的歌唱优美温暖而亲切,这声音与旋律是我们不惯于耳的生命冲动,而男人们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唱句。随着一支男人长阵突兀冲出,在古朴而现代的打击节奏中那个瑶族女孩仍在重复着一个旋律……山谷中一支笛子凄寒而飘逸,电子乐和声尖锐而冲击,男人们那句“盘王出世”声震不绝。其后是女孩的诉说、男人的哼唱与打击乐三重织体的穿插错让,在对比与融合之中走向冥冥。

茶已微苦,可我想喝它,想听下面的音乐。

《过山谣》真的踏着云,踩着风过山而来,又是那个女孩喋喋不休,自始至终地独白,男人与女人如山风水流一样地和声,居然有一支如歌如泣的大提琴出来,与绵延不绝的念白呼应,而后弦乐舒展与攀上人声的臂膀,并交织成一支过山的长虹,在脚步与喘息声中让人仰首大山在前。女孩的念白,飘动的笛声,浮动的弦乐,还有过山人们的声音融合一体——攀升、飞旋……全曲中打击乐的疾促与动态,人声合唱的张弛与力度还有连绵不绝女孩的独白,令人于乐海音峰中无法闲庭信步——我看历史如山,我看先人如山……

《赶歌堂》是瑶家遇到喜庆聚会而讴的歌。女声的哼唱象是前奏,笛声的悠然象是在接引,一段器乐间奏在抒情与叙述的氛围中展开。男人们的念白与女人们的合音,女孩的歌声缠绕式地诉说,左右声道的变幻使人聆听间顾盼不及,尤如席坐其间男女混杂而陶陶然。在乐曲中,声部、织体、相位以及层次上的对比变化,使我边喝苦茶边想加入他们谈天说地道喜祝福的人群之中。

此时的苦茶正是美妙,已然苦中带甜,与这音乐及情绪很相宜。

多好的名字——《生在云端》!谁在云端?是家?是她?还是我的心境?弦乐的和声缓缓飘来,那声音里有清冷的水珠,女孩引出女人们的群声,飘渺悠闲,在虚声处理与合成器电子乐的音效里徘徊,山歌的旋律,在女孩的嘴里来得如此自如而亲切。转调好象又见一峰凸起,高峻而明朗,弦乐勾勒出群山叠嶂的线条,而男人们的合唱含蓄抒情象磊磊崖边布满青苔的岩石。音乐的描绘把雾海茫茫,山水朦朦的云端“生”出个模样。在最后的一片混沌之中合唱带我走远——走到很远很高很可爱的云端。

我又开始喝苦茶,并身不由己地听下去,听这《盘王之女》……

于是,《蝴蝶歌》、《祖先的故事》、《枯滴》、《礼曲》还有《心愿》带我一次次逃脱这都市的平庸与无奈,带我飞向瑶山,带我去看“盘王之女”。

当茶杯不再需要加水的时候,我的灯光也需要休息了。我为这活生生、鲜淋淋、湿漉漉的音乐而牵绊,我为这根源音乐的新锐冲击而清醒,这一种音乐我们似乎陌生而又熟悉、而这一种音响无论其功效、声场、频响、音质似乎是我听后多时才感触到的,她的机器味道早让那些鲜活的生命赶到了山的那边。

当我回头再看有关说明时(这是我听CD的一个习惯),未曾想这音乐与音响俱佳的产品竟出自我们自己人的手——刘健先生奉献,武汉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不错,真的不错,今夜的《盘王之女》,今夜我喝的苦茶,今夜我的感触。

(来源:南岭瑶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