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人懒操作多

从小,肉叔就很能比比。

逢年过节,总要被cue给长辈表演一口气连说十句吉祥话,第一个领走红包。

长大了,也能靠出众的脑洞和扯淡能力,勉强养活自己。

但真正能展现出我荔湾区battle king实力的时刻,是每年的年廿八——

每当这个法定大扫除的日子来临,肉叔就恨不得嘴化机关枪,突突突突突地自动连发一串rap赞歌给永远的家务活主力担当:老妈

(就为了能不去洗马桶)

哪怕只是这样,靠嘴做了大半家务。

对比着永远只会沉默着跷二郎腿的老爸,我妈也已经一脸欣慰。

虽然这样会心虚,但虚着虚着,也就习惯了。

直到,我发现了这档节目:

1做家务的男人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

乍看上去,就是又一档角度清奇的观察类综艺?

没这么简单。

认识楼上那三个观察室嘉宾的,一眼,就知道这节目组要搞事:

先是一个李诞,一张嘴不管不顾,会吐槽长辈“你就是什么都没干”,也敢坦白自己就是来认罪的。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

再有一个傅首尔,著名已婚段子手,思路峰回路转,却总能说到你心里。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3)

最后凑上个总想跟大家分享些常人无法理解的幸福秘方的朱丹,这观察室才算成。

周一围著名台阶论: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4)

在观察室内,看傅首尔和李诞怎么对着朱丹头大,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回应她的黑粉式吹夫,已经很有意思了。

(注意观察肢体语言↓)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5)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6)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7)

没想到在观察室外,他们要去看的三组对照嘉宾,更有趣。

第一组是单身室友,尤长靖 汪苏泷,笑点最足。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8)

看得出来,两个大男生对于照顾自己都很生疏。

半天的功夫,就能花样犯蠢:

把被子晾在雨中,重复买家里有的东西,锅都有了俩偏偏没买勺子……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9)

至于家务水平?

不用提,手速一出,全世界都知道——

这俩小孩,百分百的家务萌新。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0)

第二组是新手爸妈袁弘和张歆艺,他俩的状态,最符合当代年轻女孩对婚姻的美好幻想。

开场画面就很强——

张歆艺还在呼呼大睡,袁弘6点起床做早餐。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1)

就这一件事,让演播室里所有的女嘉宾全都又惊又羡地O了嘴,满脸写着“我不敢相信这肯定不是真的世上怎么会有袁弘这个亚子的男人”。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2)

更别提接下来的一连恩爱实录:

妻子买买买,丈夫搬搬搬,妻子生娃辛苦,所以先吃早餐,妻子身子不适,丈夫立马放下球赛去帮她按摩……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3)

关于他俩,李诞总结得好: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4)

到底是真人还是秀,各位见仁见智,只有一点无需争辩——

这组嘉宾,就是“家务男”的标杆。

整个节目真正的“靶子”,其实是第三组:魏大勋……

的爸爸妈妈。

他们什么情况,一张图能概括: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5)

魏爸爸是个葛优躺十级,平日里闲得没事就爱瘫沙发,实在闲得慌还要挑剔魏妈的劳动成果。

而魏妈呢?

她却懒得跟他计较,魏大勋一到家,她就心甘情愿地忙得像个家务永动机。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6)

对比太强烈,谁看都会觉得很不公平……吗?

呵呵。

只有做过家务的人,会觉得这一幕不公平。

因为“妈妈在厨房忙碌,爸爸在客厅看报,我在床上玩手机”——

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幸福生活日常中再平凡不过的一幕。

没人会去统计一个母亲每天做了多少事,因为,她天天都这么干。

这一组,也许才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现状:

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家务男”——

任劳任怨,就是中国传统女性的模样。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7)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8)

以为在夸张?

不信你回想一下,自己脑子里跟“家庭聚会”捆绑的所有画面,是不是总有无数的女性在边角招呼,在厨房忙碌,最后还得继续洗碗、收拾、送客。

男性?

似乎归属地多在麻将桌、酒桌或饭桌。

这其实,也不是坏。

我们只是太习惯了而已。

习惯到一句“母亲伟大”就能合理化所有付出,把妈妈们对孩子的无怨无悔,错当成婚姻里的理所应当。

习惯到,看见这个节目的第一眼,就会觉得新奇:

哎?男人?会做家务?

2做家务的女人

会!当然会!

作为老妈的好帮手,肉叔要第一个站出来回答。

咳,只是,其实……关于男性做家务啊,我收集到的大多数女性建议,是这样的——

还不如不做

用妈妈们的话来说,就是:

我做是爽手的半分钟,他经手了就是糟心的半个钟。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19)

借着手脚粗笨,不少本就工作辛苦的丈夫们,越发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做起了甩手掌柜。

慢慢从新婚燕尔的“常做”,到“少做”,再变成习惯性“不做”。

有不少老夫老妻,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只是,能这样过几十年,不代表想继续这样过明年。

节目一开头,给了几组数据:

中国女性,就业率世界第一。(分担了养家)

中国男性,做家务时间排名世界倒数第四。(帮不上忙)

平均来算,一个当代中国家庭里,女性每天要比男性多做家务81分钟

看起来,差得也不多,就一个多小时嘛……

别小看这个时差。

就是这81分钟的差距,让家务琐事,成为了中国夫妻离婚的第一大原因。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0)

不信?

那是你还不知道地久天长的威力

一个最典型的实例,来自前段日子撕得震撼中韩的明星夫妇离婚连续剧。

主演是这两位,具惠善和安宰贤。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1)

双方靠着发声明隔空对招,具惠善用魔一样的戳心文风,牢牢把控着舆论战的制高点,把安宰贤锤进地心:

1. 他好像只是非常短暂地爱了我一下

2. 我是住在家里的幽灵,你曾经那么爱过的那个女人成了僵尸

3. 就像你当初说服我结婚一样,这次也负责说服我离婚吧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2)

一溜儿的声明战顺下来,其实就是看一件事:女方怎么花样扇男方巴掌。

其中有一个细节,因为过于讽刺,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边安宰贤在内涵说“妻子要离婚协议金得寸进尺”,那边具惠善就摊开来怼“协议金个p那是老娘的家务劳工费”。

以为这是她不爱了之后斤斤计较?

才不。

就是在最初,他俩最浓情蜜意的《新婚日记》里,具惠善也明确地表达过自己对于安宰贤不做家务的不满。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3)

当时的采访,就已经直指问题核心:

做完家务以后他就说,我帮老婆做事啦

等一下,这凭什么是我的活啊?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4)

真的是,一语中的。

家务,凭什么就天然该是妻子的事?

丈夫是不吃饭,还是不呼吸?

同住一家,同样有工作、收入、职场的话,凭什么,来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的,就该是妻子?

结婚是为了幸福要去做的事,而不是幸福的事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5)

3做家务的人

想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一类人把做家务当KPI的人——

家庭主妇

在日本,家庭主妇是一份正当职业。

社保、医保、养老有政府帮忙埋单,还能领各种育儿补贴,跟中国主妇似乎永远抬不起头来的“待业”很不一样。

听上去,还挺舒心的。

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今年早些时候的大热剧,《坡道上的家》。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6)

全剧围绕着一宗主妇杀子的案子展开,通过主角被庭审不断唤起的回忆,去翻找凶手主妇生活中的每一丝裂痕:苛刻的婆婆、冷漠的丈夫、只懂哭闹的孩子、永远做不完的家务……

什么地板有灰、窗上有尘,我们看来觉得微不足道,却偏偏就能编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牢笼,将人逼疯。

家庭劳作的可怕,不仅在于它每日更新,无穷无尽,更在于它太容易。

洗个碗,擦个桌子,谁都能做,还毫无意义。

所以被看不起,所以被忽视。

所以,做好了才是应该。

主妇既然每天在家无所事事,女性既然天生手巧,那不正好合适?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7)

不做或少做的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

“就顺手的事情”,也能叫辛苦?

讲得跟谁还不是个社畜一样。

是,表面看起来,大家都是996,其实背过身去,大把人因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发达成了暗地里的007。

但即使这样,社畜的辛苦,依然没法跟主妇的憋闷相提并论。

《逃避虽可耻却有用》里面就讲得挺清楚:

主妇的劳动报酬 = 最低工资 爱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8)

社畜日常要跟一个领导打交道,主妇日常要跟一群领导打交道。(人人都觉得自己很会指导家务)

社畜能有升职加薪的幻想麻痹自我,主妇家务第一也会被开除。(甚至连生活费都不能完全当工资花)

然而,光算劳动量而言,主妇们就已经可拿年薪18万人民币了……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29)

举这么多例子,还要用真金白银给家务劳动赋值,其实只想说明一件事:

即便对方心甘情愿,但任何人,都不应该再忽略家务给家人带来的负担。

是,需要被强调的关键词,不是性别。

而是家人。

因为婚姻生活,本身就没有万试万灵的解决方法。

给出一百个解决方案,就会错一百次。

但每一次尝试都算数,每一种相处模式也都成立。

随时随地都记得尊重、认可双方的付出,多点互相分担,才是面对家务的正确姿势。

毕竟,相信我——

真的,真的,没有人会热爱做家务。

李诞我以为我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代表了这节目的下限)(30)

编辑:邓布利多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