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唐 • 李白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译文】

谢朓、范云当年离别的地方犹如还在,每次目睹这里的景物都不免生出愁绪。

主客分别,已是青天明月;人去山空,只有那山间溪水缓缓流。

池花映着春日自开自落,窗外修竹在静谧的秋夜中窣窣地发出轻响。

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长久的郁积化为浩然长歌。

【简析】“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二句,写得悠远飘逸,看似描绘风光,而怀古的情思已包含在其中。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1)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唐 • 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注释】

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后用为词牌。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译文】

神女的祠庙依傍着十二峰,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宫妃的寝楼,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

巫山从早到晚雨迷云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般流逝。何必要猿啼声声传向孤舟,远行的旅客自有许多忧愁。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该词通过描写古庙青嶂,行宫妆楼等景色,流露出词人对自然永恒而人世无常的感慨。

全词表现出岁月流逝,世事变幻和“行客自多愁”的个人身世之感,将吊古与伤今结合在一起,以沉郁真挚的感情、曲折蕴藉的笔调抒发出深沉的今昔兴亡之感,完全摆脱了缠绵悱恻的“儿女之情”。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2)

春天枝叶绿,秋日变红装。

寒风凛冽处,枯苔覆冰霜。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3)

池花映春晖,窗竹秋夜鸣 ,

朝云辞暮雨,春花秋月还。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4)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5)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6)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7)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8)

抒情诗唯美插图(诗词美图Ⅰ池花春映日)(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