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讲解第12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讲解第12章(一起通读论语第112课)

论语讲解第12章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

【注释】

(1)舍:停留。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岁月就像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地向前奔流。”

【评析】

笔者认为是《论语》里最有诗意的一句。李泽厚先生认为是全书最重要的哲学话语。顾随先生认为这句话“不但意味无穷(具有深刻哲理),而且韵味无穷(富有深厚诗情)”(《顾随诗词讲记》)。

人之自觉,必将追问世事无常,流年似水。在时间的长河里,一切都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无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波斯国王薛西斯大帝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西征希腊,渡过海峡时,突然悲从中来:“我想到人生的短促,看这样的大军百年之后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心里突然起了悲悯”。东晋桓温北伐路过金城,见到自己早年在此地为官时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这里指两手合围)那么粗壮,不由感慨,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年轻时豪言“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的毛泽东,晚年也曾感慨“一篇读罢头飞雪”。

时间是有起点的,起始于宇宙大爆炸。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就算扯上一大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术语也说不清。当今一流的物理学家都承认我们未必了解时间的本质。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写了一本讲时间的书《时间的秩序》,他认为时间的本质也许是物理学中现存最大的奥妙。他说:“当我们说时间流逝时,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倾听时间的流逝时,我又是在听什么?”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速度而改变。速度越快,越接近于极限速度,时间就会越慢。这个所谓的尺缩效应,引起人们关于穿越时光的无数遐想,不少科幻小说、影视作品都以此为题(如著名的《时间机器》《回到未来》等)。但是按照相对论,有质量的物质不可能运动速度超过光速,因为达到光速时,物质质量会无限大,需要无限能量,自然是不可能。超不过光速,时间就不会逆流。美国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超越时间》一书中写道“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那么因果律就会被破坏。实际上,一切历史都会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全部崩溃。设想一下成千上万人逆时而动,变更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所造成的混乱。”

岁月长河,奔流不回,时间是不可逆的过程。夸父逐日,鲁阳挥戈,“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正反映了人类想挽留时光而不得的无奈。霍金《时间简史》中描写宇宙坍缩后,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将逆转,时光也会倒流。当年读的时候很是疑惑。刘慈欣还以此为题写过一篇短篇科幻小说。后来看报道说,霍金发现他的数学模型出了问题,承认时光倒流的推测是错的。也不知道后来的新版本修正与否。不修正也罢,给人类留点诗意的美好想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时间,我们只是感受时光。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孔子这句话做另外一个意义的解读:日月经天,江河纬地,万古江河奔腾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说到感受时光,想起了李元胜一首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

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我还要浪费风起的时候

坐在走廊发呆

直到你眼中的乌云

全部被吹到窗外

我已经虚度了世界

它经过我

疲倦又像从未被爱过

但是明天

我还要这样 虚度

满目的花草

生活应该像它们一样美好

一样无意义

像被虚度的电影

那些绝望的爱和赴死

为我们带来了短暂的沉默

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一起虚度短的沉默

长的无意义

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比如靠在栏杆上

低头看水的镜子

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

在我们身后

长出薄薄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