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1)

模拟蛇头的毛毛虫

在充满危险的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防御技能,即使是看似脆弱无比的毛毛虫也有击退外敌的能力。

伪装是毛毛虫最常见的生存手段,与环境融为一体可以使敌人忽视它们,有的毛毛虫则直接将自己卷入树叶。

另外,有些毛毛虫会吃一些有毒植物而使毒素留在体内,当敌人吃掉自己后会感到非常“恶心”,以后再遇到它肯定绕路走。

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2)

猫毛虫

灰蝶的毛毛虫还会“请保镖”来保护自己,它们以甜美的液体为报酬雇佣蚂蚁卫士,这些卫士通常十分忠诚。

以上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毛毛虫的自卫方式,而接下来提到的一种毛毛虫,却有着异乎常“虫”的防御手段。

这种毛毛虫就是Uraba lugens,也被称为“疯帽子毛毛虫”。

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3)

戴帽子的毛毛虫

Uraba lugens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飞蛾,成年的飞蛾并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它们的名气来自它们的幼虫。

幼虫跟所有的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一样,也是软嘟嘟的毛毛虫,但这些毛毛虫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

它们的头上戴着好几顶“帽子”,这些“帽子”连在一起,从上到下依次变大,呈现出锥形形状。

从正面看去,它们好像是头顶着一串糖葫芦,又好像是长着一个尖尖的角,因此有些人也称它们为“毛毛虫中的独角兽”。

其实,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帽子”并不是帽子,而是它们的头,更准确点说应该是它们以前的头壳。

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4)

我们知道,毛毛虫在长成蝴蝶或蛾的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因为它们大多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以前的小外皮不足以适应长大的身体。

对于这种毛毛虫来说,在幼虫吐茧并转化为成虫之前,它们要经历13次蜕皮,而从第4次蜕皮开始,它们就把蜕去的头部外壳堆积在头上。

每个头壳之间似乎是用头顶的毛发相连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们可以将这些头壳堆积的如此整齐。

一般的昆虫并不会做这种奇怪的事情,它们大多在蜕皮后会将原来的旧皮扔掉,有些则会将其吃掉。

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5)

防护帽如何发挥作用

为什么Uraba lugens要这样做呢?其实我们上面已经“剧透”了,这是一种幼虫独有的新型防御手段。

毛毛虫的生活是十分单调的,本身结构简单,行动又迟缓,如果它具有什么特殊结构的话,那这种结构的作用无非两种:获取食物和防卫。

Uraba lugens的幼虫显然是不缺食物的,它们素来有“桉树骨架制造者”之称,经常把桉树的树叶啃到只剩下叶脉。

排除了获取食物的作用,那只剩下防御这种功能了,那这种“堆帽式”结构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6)

科学家先是做了这样的实验:将两只幼虫放入培养皿中,去掉其中一只的“帽子”,然后再放进去一只掠食性臭虫。

臭虫是吃毛毛虫的,所以它会向猎物发起进攻,它的进攻方式是用针状嘴刺入毛毛虫的身体,将毒素注入并吸干毛毛虫。

培养皿中的臭虫是逐一攻击两只毛毛虫的,它首先进攻的是没有帽子的一只,受到攻击的无帽毛毛虫起初反复弯曲并跳来跳去,但十几秒之后,它就屈服了。

有帽的一只应激表现与上一只一样,只是它坚持的时间更久,足足两分钟后才被臭虫蛰的无法动弹。

科学家发现,臭虫往往直接挑毛毛虫的头部下手(嘴),无帽的一只头部很快被刺中,有帽的一只的帽子有障眼法的效果,臭虫好几次都蛰到了“假头”上,因而存活的更久。

显然,帽子对于幼虫的生存是有利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不管有帽没帽,结果都是被臭虫吃掉了。

这样看来,这种防御机制虽然奇葩,却并不完美。

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7)

科学家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这种防御的好处并不从单个的幼虫身上体现出来,而是要结合其他同类。

研究人员做的第二个实验是将幼虫分为有帽,无帽,以及有帽无帽混合三种,然后投放到树林中去。

八天后他们发现,有帽的一组并没有比无帽的一组活的更好,但混合的一组有帽的成活率却是无帽的两倍。

这说明,当无法选择时,它们的敌人吃谁都可以,当存在选择时,它们则挑更容易吃的幼虫吃。

这也说明,在都“戴帽子”的前提下,谁的帽子长的又高又好,谁就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毛毛虫为什么要上屋顶(毛毛虫中的独角兽)(8)

最后

毛毛虫的防护帽其实并不能说是很好的防御手段,但它们还是很划算的,从投资角度来说它们是赚的。

因为当它们可以利用空余的头壳充当防护帽时,就不需要花费能量制造有毒的化学物质和足以刺伤天敌的毛发了。

虽然在现实中来看这是一种很小的优势,但在进化上,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