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这个词语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汉字了,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寺”和“庙”是一个意思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那?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1)

“寺”和“庙”一样吗?

“寺”和“庙”原本没什么联系!

现代人虽然喜欢把这两个词语联系起来一块用,但二者其实没什么联系。他们都有各自的代表意义。那么这二者哪里不同呢?

第一个不同:“寺”和“庙”的本意和性质不同!

《说文解字》中说:训寺为廷,即官府、朝廷,寺庙是廷的引申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家的有关部门,也就是国家的执法部门。从这番描述来看“寺”在古代是一个办公场所,供官员使用的。只是后来性质发生了变化。咱们看古装剧时经常听到“大理寺”三个字。大理寺就相当于当时的法院,是个最高的权利部门。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2)

大理寺,古代最高权力部门

“庙”的本意是:供奉祭祀先祖神位的场所或者是祭祀有名望,有威望的人物。比如:咱们的关二爷在山西的关帝庙。还有孔子老爷爷在山东的孔子庙。人们往往怀着是一种崇敬的心情来来面对“庙”。因为觉得它是一个妙法之地,神圣不可侵犯。在我国沿海地区只要是渔民出海,就会祭祀“妈祖庙”,以求平安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3)

关帝庙,祭祀关二爷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4)

妈祖庙,保护渔民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5)

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

第二个不同:“寺”和“庙”原来供奉的神仙不同。

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在西汉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到了汉明帝时期,从印度来了几个传播佛教的信徒,自称是佛教的大师。当时我们的西汉政府对外来的洋文化,比较稀奇,很有兴趣。于是给他们花钱建造了佛教场所,便于让这些传教者进行传教。当时白马寺就是那个时候建立,它当时是中国第一个传授佛家思想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就不在指官员上班的地方了,而是专指佛家的场所。视频讲解:“寺”和“庙”的区别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6)

白马寺,中国第一个传播佛教的地方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7)

白马寺门口果然有一匹马

也就是从西汉开始,“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不在指官员办公的地方了,从此与佛教有了联系。既然是佛教从国外传过来的,它里面大部分供奉的是外国神仙,如释迦摩尼、十八罗汉等。而“庙”这个字形容国家建立的用于“祭天”,“祭地”,“祭神”的建筑物。后来引申为对本地各种神灵的崇拜。比如:城隍庙”,“龙王庙”,“土地庙” 庙是本土产物,是道教文化,供奉的一般都是本地神仙、圣人,都是中国人,是人们对上天的文化寄托。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8)

“寺”里面供奉的多为释迦摩尼等神仙

文化讲堂可以讲什么内容 文化讲堂寺(9)

中国的庙当然供奉中国的神仙-财神爷

通过以上文章分析:“寺”和“庙”其实大体也就这几个重要的区别。我们现代人也不愿再细细研究这么细的东西了。而是直接把两个字合起来,直接喊“寺庙”两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