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高层领导举行一次秘密会议,一致支持毛主席的观点,认为不久的将来会有世界级大战发生,必须要做好应战准备。第一代领导都是从枪林大雨中拼杀出来的,对战争预判和敏感性极强,北有强国吼吼逼人,南有老美军事干预东南亚,更气人的是欺负我国海军实力弱在台海横行霸道,威胁到我国的安全,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内线建设亦是迫在眉睫。
按国防区域分为三道,沿海及国界为第一道国防战线,长城以北、京广线以东为第二道国防战线,四川盆地以西,京广线以西、南岭以北,长城以南为第三道国防战线。此次的工业转移都在第三道国防战线以内,所以也称之为三线建设。当时的三线建设还分有国部委直属领导的大三线和省委与国部委双层领导的小三线,湖北处于第三道国防战线内,其境内的大多数项目都是大三线。
宜昌县乐天溪公社莲沱大队(夷陵区乐天溪镇莲沱村)几十栋有点历史的红墙楼房,沿着盘山公路而建,颇有几分壮观。这几十栋楼房就是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杰作,隶属于核工业部的827厂旧址。827厂具体是生产什么至今仍旧是个谜,只知道是核工业部下属单位,厂区内的宿舍楼门牌上都写有某某部队、核部属某部都标示。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狭窄,水流最喘急,航行最危险的地段,因为太狭窄,江对岸的人轻声说话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据传古代有位高僧取经归来,经过西陵峡时船被水流掀翻,经书被淋湿,将经书拿到827厂旧址上晾晒,这块地方也叫晒经坝。本来就是小山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地坝,只因三线建设827厂而让这里变得热闹起来。
小学
战备的需要,晒经坝将建设代号为827的三线厂。1970年,解放军374部队、核工业部22公司和宜昌、秭归、沔阳三县民兵营组成的建设大军轰轰烈烈的施工建设,最高峰时超过18000人参与。以这等规模在当年的三线建设项目中绝对是罕见,工厂只有代号没有厂名,足见827的保密度及其的高。
职工宿宿舍
有核工业部的参与,想必这家工厂跟核工业有关,民用领域当年还没见有核元素,唯一的可能就是核武器。国家对827厂很重视,担心电力不够还同时开工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后来三峡大坝建设起来后,827厂就夹在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之间,西陵峡也成为世界最大库区中一小丁的部分。
伙食团
1.8万人入驻莲沱村,使得这里变得热闹起来,工程队伍到来的同时还带来各种农村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各类先进机器,还有发出呜呜怪声的铁王八。最让人羡慕的是莲沱村成为宜昌最早用上电的农村,一根电线一只电灯泡,手拉开关“嘟哒”一响灯泡就产生光线,村民们感慨高科技的厉害,点大半辈子的蜡烛和煤油灯就此成为历史了。
招待所
1973年12月份827厂建成,经827厂组织验收并投入使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职工和家属入住,整个厂区内生活着的人超过万人。827厂是保密级单位,更是国家武器的重中之重,出于保密需要,厂区和工作间、实验室都在山洞里进行。随同家属也是保护的重点对象,厂区的保卫级别不输地师级,工程师亦是将级军官,站岗的都是现役军人。2公里以外设立警戒线,任何人都不许靠近。据说家属没有厂内职工带领不可以外出,安保部门随时都换口令,进出如果对不上口令的就拒之门外。部队口令都是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用这个口令。
篮球场
建设有大礼堂、电影院、职工楼、将军楼、医院、伙食团、幼儿园、小学、中学、商店、招待所,几十栋红砖楼房层层叠叠的递进,远看就像是古城堡,更像是某国王的宫殿,人们也称之为宜昌版布达拉宫。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多端,冬天江水反暖,早晨的水蒸气覆盖着整个生活区,楼房穿梭在云雾间,就好比是灵玉天宫,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仿佛就是天宫中的神仙一般。
827厂原计划是建设重水反应堆和核废弃处理厂的,后因某些因故827厂的部分项目下马,827厂最后成为核工业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所。80年代后的核工业转向民用领域,随着秦山核电站的动工,部分职工支援秦山核电站而离开827厂。国际环境的缓和,职工又开始转移到066基地,1987年827厂的所有职工搬迁完毕,遗留下的部分资产由三峡大学承租,成为校外科研观察基地。自1987年之后的827厂有小部分留守人员居住宿舍楼外,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处于闲置状态。
大爷是为数不多的留守人员之一,80年代进厂,已经退休十多年,目前仍居住在宿舍楼,其子女都在镇上生活。827厂是当时保密级单位,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军工企业,尽管某种原因而下马,但对我国的核工业做出其应有的贡献。827厂旧址地处山区,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很难产生二次利用,自生自灭或许就是它的最终归宿。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