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炳武、尹建新

王献之(344-386年),东晋杰出的书法家,原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人。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年青时就出仕为官,先为州主簿,后为秘书郎、丞,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

王献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思想及艺术特色)(1)

王献之自幼聪慧,五六岁便开始学习书法。王献之除了学习父亲王羲之的书法之外,还认真学过汉代张芝的草书,为他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献之没有就此满足,他深知学习别人、学习古人并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借鉴别人、古人是为了艺术上的创新。进行艺术创新决不能拘于古法。所以,王献之的创新意识非常强烈。他不但奉劝父亲在书法创作上跟随时代的步伐,他自己在书法实践中,更是身体力行。他无论是学父,还是学张,都能取法乎上,转益多师,把前人、时人的笔法都融入已书之中,而后“改制度、别创其法”。

王献之的书法极富个性,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王献之的楷书是学习其父亲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书风,以笔画特别是捺笔见长而增其美俏。结体疏朗,给人以轻松快意、骏利放逸、妩媚秀丽之感。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王献之的楷书仅存小楷《洛神赋》,其真迹用麻笺书写。至宋代,宋高宗得九行字,后归贾似道,贾又续得四行字,合成十三行。元代时为赵孟所得。后不知所往。

明万历年间在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杭州西湖畔葛岭下)出土一石碑,上刻这十三行小楷,故后人认为这石碑是贾似道以家藏墨迹镌刻上石的,世称“玉版十三行”,或“贾刻本十三行”。“玉版十三行”所刻文字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段。整幅楷书用笔以轻盈、俊俏、瘦劲见长,其起收处,灵动而少重顿之笔,横竖画多平直而少圆曲,折法简约。结体疏朗而严谨,面目自然而从容。章法竖写成行,横不成列,字距行距宽绰。字里行间,气韵生动,给人一种超尘脱俗、闲雅清朗的气象。

王献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思想及艺术特色)(2)

王献之的行草书主要汲取了张芝一笔书的草纵样式,而王羲之的行草书则是字字独立。两种书体,风格截然不同。王献之的行草书,气势贯通,飞扬纵肆,具有以下特征。

1、王献之的字,字形偏长,线条流便,其用笔最大的特点是“缓异”。缓异,有人认为是晋人的书风,而王献之则更加缓异。王羲之书“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是对缓异的赞语。所谓“缓者,慢也、宽也、松也、婉也、和也;异者,惊奇、奇怪、不相同、另外的、新的”。缓异就是“清缓之韵”、“极力奔放”。

2、王献之锋颖入纸灵巧,或尖或侧,或藏或露,不拘方圆。尖细而得圆润之趣,侧起而归平正之韵,用笔灵活而富于变化。

3、王献之的行草书,在运笔中连中有断,气脉贯通。王献之写行草书善于运用牵丝,以牵丝连接上下,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气脉相连,血脉通畅,令人痛快,玩味不已。

4、王献之的行草书在运笔中注重曲直结合,纵逸自然。王献之一般写横竖画较直,而辅以圆转道婉之笔。直者,有刚劲之美;曲者,得流动飘逸之风。在运笔的过程中,又注意到每个字的字势平衡,给人一种中和之美。

王献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思想及艺术特色)(3)

5、王献之的行草书在运笔中注意虚实相生,因而每幅作品给人一种仪态万千的印象。王献之行草书的气韵,所现于毫楮间,除了悠远绵长、正侧一任自然等表现形式外,虚实善变是重要因素。从墨色上看,着墨多或墨色沉实处为实,着墨少或留空白处为虚。在章法上王献之特别注意计白当黑,讲究密不透风、疏能走马。因而显得整幅作品潇散疏朗,不沾风尘,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王献之与其父亲王羲之都是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书法家,最主要、最明显的共同之处是与东晋其他名士一样,清真超逸,出尘脱俗,率性而行,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非常潇洒。他们父子以这样一种心态、精神、风度去进行书法艺术创作,必然会冲破一切束缚,不拘成法,使其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潇洒之美。因而,千百年来,二王的书法艺术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王羲之、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座丰碑,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由于他们博精诸体,成就斐然,以其极高的艺术品位使人们为之折服。千百年来人们把二王的书法作为范本,临摹仿效,中国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一不从他们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可以说二王为推动发展中国书法艺术起了巨大的作用。由于二王精于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书、行书单字意识极强,非常讲究单字的形体美,结构美,在文字使用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体系、权威,使汉字的字形、体态得到相对的稳定,为汉字的规范作出了贡献。他们创造的新体快速流便,易于普及,这对积累和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献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思想及艺术特色)(4)

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不仅在我国影响巨大,在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及东南亚各国均被视为正宗的中国传统艺术加以学习与传播,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流传至今的王献之书作,数量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主要有《廿九日帖》、《鸭头丸帖》、《中秋帖》、《送梨帖》、《洛神赋》、《地黄汤帖》、《奉别帖》、《节过帖》等。现择其要介绍如下:

1、《廿九日帖》,原载《万岁通天帖》。摹拓精良,较多地保存了原来的风貌。此帖为行楷,其中也夹杂了少数草书。用笔认真,精致老到。结字很像北朝碑刻,但它比北朝碑刻早书一百多年。章法上和谐流畅,气韵生动。

王献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思想及艺术特色)(5)

2、《鸭头丸帖》,墨迹本,无款,绢本。行草书,此帖仅两行15字,是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文云:“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此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天历内府、柯九思、明内府、吴用卿、清徐叔鸿、民国叶恭绰等诸家收藏。钤有“宣和”、“政和”、“御书”、“绍兴”、“奉华堂印”、“第一希有”等鉴藏印。

《鸭头丸帖》用笔流畅,其字势字形富于变化结体散朗多姿,俯仰顾盼。此贴仅有两句,每句开始时蘸墨一次,由润到枯,形成润与枯、浓与淡的对比,有一种节奏感。杨守敬云:“王大令鸭头丸帖,馀清斋刻之,有宋高宗赞,清超绝尘。阁帖已刻之,重谒不甚矣!观此足知董香光深不满阁帖,有此实证,知非故为轩轻也。”宋刻人《淳化阁帖》、《大观帖》,明刻人《馀清斋帖》、《玉烟堂帖》,清刻入《邻苏园帖》。《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皆有著录。

王献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思想及艺术特色)(6)

3、《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相传原《十二月帖》全文共5行,32字:“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等大军。”现《中秋帖》为3行22字。帖为行草书,传为宋米芾所临。《中秋帖》虽与《十二月帖》存有一定差异,其结字神态,用笔习惯,留有米芾的书法痕迹,少方笔过圆骨,但仍接近于王献之的书风。这并不影响其艺术价值。

《中秋帖》是行草相杂。行书易识,草书流变,两者结合在一起,面貌一新。《中秋帖》字字相连,萦回曲折,一笔直下,一气呵成,给人以潇洒飘逸之感。米芾在《书史》中称赞说:“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这种一笔书对抒发情感特别适合,故此帖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赏识和推崇。

王献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王献之的书法创作思想及艺术特色)(7)

此帖曾由清宫流入香港。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有关部门以重金收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