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④,故混而为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第14章 执今之道,御今之有【经文】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④,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jiǎo)⑤,其下不昧⑥,绳绳(mǐn)⑦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⑧。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今之道,以御⑩今之有⑪,以知古始⑫。是谓道纪⑬。
【考注】①夷:无色无形不可捉摸。②希:无声。③微:隐藏,隐匿。如微服私访。夷、希、微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形容人无法凭感官把握“道”。④致诘:穷根究底。诘,追问。⑤皎,皎洁、清晰、光明;⑥昧,阴暗、晦暗。⑦绳绳:茫无涯际的样子。⑧无物:无具体形态之物;⑨惚恍,似有还无,指"道"。⑩御:统率,统御。⑪有:有形事物,具体事物,万事万物。⑫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古,开始,开端;始,根本,本源。如《国语》:“坚树在始。”再如《素问•王冰序》:“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⑬纪:要领,要义,根本遵循,真谛所在。如《吕氏春秋》:“义也者,万事之纪也。”
【考译】看不见叫做“夷”,听不到叫做“希”,摸不着叫做“微”。它的这三个特征无法穷根究底,不可分割地集中体现在它身上。它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晦暗,连绵不绝,难以言说和形容,总之就是一个无色无形无象的东西,或者就是“无”。
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象的形象,就是“惚恍”。想迎着它,不见它的头,想跟随它,不见它的尾。
遵循此大道,去正确应对万事万物,去探求宇宙的端始。这就是“道”的真谛。
【导读】在第1章老子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然后在第4、6两章,老子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描述“道体”——以“冲”“渊”“湛”形容道的虚空,以“谷神”“玄牝”比喻“道”是万物起源。本章承接第4、6两章,老子从“夷”“希”“微”,到“归于无物”“惚恍”,继续引领我们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领略道体的样子。在此基础上,老子指出“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揭示了道的真谛在于以它为指引,去正确应对万事万物,去探究整个世界的本原,这才是修道的根本。
概言之,本章两层:第一还是老话“道不可道”,第二是升华总结了“道”的真谛和价值所在。第一层讲道体,第二层讲道用。
本章还是讲“道”的,讲“道”的样子,更讲“道”的本质,脱离这个主题就会导致理解上的混乱。
【辨析】“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的三个特征“夷”“希”“微”总起来就是无色无声无形,即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表明“道”是不能凭感官可以感知的,需要通过理性思维去把握,即“道”作为本质和规律是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因此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事物复杂的现象把握到它。这三个属性相互渗透和包含,很难截然分开,故“三者不可致诘”,不可分割地集中体现在“道”的身上,即“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上面不亮,下面也不暗,若明若暗、若隐若现,连绵不绝,难以言说和形容,总之就是一个无色无形无象的东西。初看,若明若暗、若隐若现,再看连绵不断,但也还是看不清、说不出,或者根本就是“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无状”“无物”可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象的物象,或者叫做“惚恍”,即不真切,模糊不清。想迎着它,不见它的头,想跟随它,不见它的尾,即“绳绳兮”“绵绵若存”(6章)。
从第1章开始到现在,老子把“道”的样子基本上向我们描述完了,但我们还是难以想象“道”的样子,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1章)。
对此,韩非子指出:“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韩非子•解老》)。韩非子是说,人们很少能见到活的大象,却能得到死象的骨路。依据死象骨路的模样来想象活象的样子,所以人们据以想象的东西都叫做“象”。现在“道”虽然听不到看不见,圣人根据它所显现的功效来推得它的形象,所以老子说:“道是没有显露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事物的物象。”
综上三句,老子认为,“道”虚无飘渺,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可凭感官感知,然而它又确是客观实在并发挥着作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亘古永在,如磁场,如电波,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象)之象”。
又想起牛顿在《光学》中的一段话,他说:“从现象中不是可以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生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抛开有神论无神论之别,牛顿跟老子的描述是共通的。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可道,非常道”,牠无形无象,但却涵盖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遵循此大道,就能正确对待万事万物,就能进一步把握宇宙的本原。这才是“道”之真谛、“道”之根本。老子列举了遵循大道的两大价值。
什么“今之道”“古之道”,“道”只有一个,没有今古之分。那为什么老子加以“今”字呢?理由有二:第一,前面三句老子向我们描述了“道”的样子,通常来说,接下来老子阐述“道”的价值的时候肯定得用“这个道”如何如何,此处的“今”字就是“此”“这个”的意思,这也是“同一律”的逻辑原则所要求的;第二,为了语言上的整齐和美感。若无“今”字便是“执道,以御今之有……”,表达上是不是逊色很多?老子5000言都是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他老人家是断不会让这样的句子出现的。
通行本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导致了解读混乱,有的把“古之道”理解为“古代的道”,有的理解为“古老的道”,有的还翻译为“亘古不变的道”,哪有什么亘古不变的道?有的被字面上的“古”“今”两相对应所蒙蔽,把“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理解为“执古御今”“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使遵循大道变成了“以史为鉴”,严重脱离了本章“言道”的主题。其实,“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实质是“执道御有”,“道”是普遍规律,是共性和一般,“有”是具体事物,是个性和个别。
本章难点就在这最后两句,传统的解读不够准确到位且五花八门,本人遍查资料、认真甄别思考,做出不同的解读,请用心体会。
到本章为止,老子向我们阐述了“道”的两层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本原、万物的本始,第1、4、6三章是这层意思;一是指物质世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本章即是“规律”这层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