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执行功能之反应抑制(上)我们了解了一下什么是反应抑制能力,以及反应抑制能力不佳的种种表现,这一篇我们来聊一下怎么培养提高孩子的反应抑制能力。
之前提到了反应抑制大概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种类,
(1)注意的干扰抑制,是干扰控制在感觉水平的体现,选择性注意使个体能够集中注意力在焦点上而抑制无关信息刺激的作用。
(2)认知干扰抑制,是对于优势心理表征的抑制,包括对无关的或者多余的想法和记忆的抵制,包括有意遗忘,抑制先前接触的信息中的前摄干扰,以及后接触的信息对当前信息的后摄干扰。
(3)行为反应抑制(自我控制),是涉及对自身行为以及为了控制行为而对情绪的抑制控制。
从家长的角度最关心的应该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能力的培养,就是专注力的要求,和行为控制的要求。
表面上看这是两种不相关的行为,一个是言行冲动,不考虑后果;另一个是分心走神,易被干扰;但决定这两个行为的大脑底层的认知功能,其实是同一个,也就是反应抑制能力。
有的行为我们比较难以训练,比如分心走神,即使反复提醒孩子也很难训练到孩子能够像成人一样具备自我监控和自我提醒能力,但是如果我们通过训练言行的自控力,则强化了孩子的反应抑制能力,从而通过较好的反应抑制能力,可以达到抵抗干扰,减少分心的目标。
所以,家长需要明白的是,不要觉得控制冲动行为(三思而后行能力)不重要,觉得这就是个礼貌问题,而实际上这是一个自控力的表现;一般来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言语,行为自控力了,才能具备良好的注意自控力,从而孩子可以做到专注、不分心。
今天的文章,我们重点聊聊怎么培养孩子的行为反应抑制能力。
(一) 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反应抑制能力的几条基本建议
(1)家长需要意识到年幼的孩子几乎总是无法控制冲动。
要知道反应抑制能力和孩子的智力无关,即便再聪明的孩子也有可能混乱,易冲动。
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需要对抗太多与反应抑制相竞争的冲动,比如放学出门,学校门口(幼儿园门口)琳琅满目的各种零食诱惑;
节假日逛商场,玩具商店或者是游乐园那些孩子见了就挪不动步伐的玩具;
以及为了更快一点拿到心仪的东西,不管大人的告诫,冲动的在人群里面飞奔,甚至是飞快穿过车来车往的马路等等。
在面对这些种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时,我们需要为我们的孩子创立一些安全的环境,或者是设立一些界限,教导年幼的孩子如何控制冲动,鼓励他们学习反应抑制。
比如放学路上,我们可以选择绕道走,远离那些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冲动的商店和零食;
逛商场之前,可以先和孩子约定好,今天逛商场的主题和需要购买的东西,以及如果遇到心仪的物品应该怎么做;
再比如制定一些其它的家庭行为要求,例如在家里和孩子就睡觉时间达成一致,以及共同制定一些良好的行为规则,例如餐桌礼仪,和玩伴分享玩具等等,
必要的一些临时情况下,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密切的监管并及时给予孩子命令和要求,以确保孩子在特殊的场景中,也可以学习控制自己的冲动,比如孩子在人群中和马路上奔跑的时候。
(2)通过让孩子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做他想做的事情,或者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帮助孩子学会延时满足。
学会等待是我们让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培育更高级执行技能的基础。
如果你的孩子难以等待,那我们可以设置计时器,让他知道,当计时器响起时,他可以得到某样东西或者该做他需要做的事情。
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让等待(延迟)的时间短一些,随后慢慢地增长延时。
类似“首先/然后”式的日程安排,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比如“首先完成你的拼写作业,然后就可以玩视频游戏了”)。
还有一类需要孩子努力才能赢得的某些他们想要的东西,也是教育孩子延迟满足和抑制反应的一种方式。
如果刚开始这对孩子来说很难,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看得见的方法来标记他们的进步,比如图表或贴纸图等等。
(3)帮助孩子理解和明白,如果不懂得冲动控制是会有相应后果的。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后果会经由他自己的冲动行为导致,例如,倘若孩子控制不住打他的玩伴,玩伴很快就不再想跟他玩了;
或者在教室里,在需要安静听讲的情况下,孩子总是控制不住,不自主地找别人说话,甚至自由走动,那估计老师甚至周边的同学都不太会喜欢他。
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对一些低龄的孩子,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是一些社交场合(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明白冲动控制不良可能会带来的种种后果。
(4)事先分析一下需要孩子控制冲动的局面,让孩子明白和记住规则,做好心理准备;以及和孩子在角色扮演的情形中练习反应抑制。(这个过程后面会详述)
比如问孩子“玩积木游戏的规则是什么”或者“如果儿童公园最大的游戏项目前有很多孩子排着长长的队伍,你会怎么办”等等。
和大人一样,当孩子置身于充满情绪的局面之中,过于疲倦或者受到过度刺激(比如度假期间)的时候,往往更难控制冲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要设想出可以预见的两难困境,由大人扮演某个角色来挑战孩子,让孩子在行动或说话之前先思考。
(5)在孩子步入一个需要你着力培养的特定行为的场景之前,先提示孩子应该遵守的规则或约定,鼓励孩子遵守规则或约定,然后在他展示自制力之后奖励他。
让我们假设你正竭力阻止孩子在室外与邻家孩子玩耍时打架。
那在你儿子出门之前,问一下他:“我们正在努力培养的行为是什么?”
然后观察儿子的表现,在孩子练习自制力的时候,马上给他一些奖励。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你或者你的配偶要守在孩子身边(或者,至少能够隔着较短的距离观看,比如透过窗户),以便直接观察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等孩子回来后听凭他报告。
此外,你得在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给予他奖励,以强化这种积极行为。
(二) 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冲动行为的一般训练程序
(1)设定目标,和孩子一起辨别冲动行为的触发因子(也就是冲动行为发生的情境,比如和兄弟姐妹看电视,与朋友玩开放式游戏,或者其它的任何一种经验告诉我们会引发孩子冲动行为的情境)。
(2)针对触发孩子冲动的情境和孩子商定或者约定好一条规则,不同的局面可能需要不同的规则。
这条规则应当着重关注你孩子能做些什么来控制冲动;
如果可能的话,在其中加入一些选择;也就是说,你和孩子应当提出几件可能的不同的事情来替代他的冲动反应。
(3)提示孩子重复我们的期望和目标,并想办法发出信号让孩子知道我们认为他正濒临“失控”,以让他控制冲动行为或执行规则上规定的行为,或利用我们商定的策略。
也就是当孩子处在“失去控制”的边缘时,你可以怎样给他发信号以便他收敛一些,或者运用你们协商好的某种应对方法。
当这种信号是非连续的视觉信号时(例如手上的动作),在此情况下,先想清楚怎样给孩子发出信号是最管用的办法;同时这也会提醒孩子对潜在问题情境保持警惕。
(4)练习这个程序。做一次“让我们假装”的角色扮演。
“让我们假装你在外边和你的朋友玩,其中一个朋友说了些让你生气的话。我假装你的朋友,你还是你。”如果这对你的孩子来说很难,你要在这种角色扮演中扮演你的孩子,以便示范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5)每天都练习这个程序,或者每周练习几次,持续数周。
(6)当你和孩子打算将这个程序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应用时,在触发情境可能出现之前提醒他,例如“请记住我们的计划”,“请告诉我你打算做什么?” 等等。
(7)事后评估该方法的执行情况。你可以制作一个量表,以便你和孩子一起用来评估程序的运行情况(5分代表进展十分顺利,1分代表运行得真的不好)。
然后根据量表的打分情况,对执行方法的各个环节加以优化,后续持续执行。
(8)如果你想让这个流程更有效或更迅速地运行,可以考虑加入一套激励系统,就类似我之前提到过的积分系统或者筹码系统。
可以针对单一冲动行为制定奖励系统,也可以整合很多冲动行为到一个奖励系统里面,一起考核奖励。
(9)一定要在孩子表现出自控能力时表扬他。即使你是在使用积分系统(实质的奖励),也应当总是将社会化的褒奖与其他任何类型的奖励结合起来,记住孩子永远都需要你的正面肯定。
(10)如果希望改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那这个训练程序,要想办法取得老师的认可和帮助,并且在学校也可以借由老师的帮助,而提供相应的强化措施。
所有的强化措施,需要在孩子慢慢地养成你希望的冲动控制能力之后逐渐减少,主要是指各种物质的奖励,和家长的实际提醒。
(三) 小结
其实家长在帮助孩子训练和提高执行功能方面能做的工作,一般都秉承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它们是:
(1) 给孩子创造安全适合的客观环境,保证孩子的执行功能可以在安全的条件下发展和改善。
比如给学龄前孩子在家里设置各种安全辅助设施,再比如给学龄孩子提供一个可以静心的学习环境等等,这些都是从客观条件上帮助孩子去克服他们的暂时的执行功能的不足。
(2) 按照不同的执行功能要求,针对孩子的执行功能不足,教会孩子相应的应对和改善措施或者方法,去提高他们的执行功能。
这些措施有些是从孩子的个体认知和发育层面去做提高,比如做一些专项练习;
还有一些是教会孩子一些应对技巧或者方法,去弥补自己本身的执行功能不足,比如课后记录家庭作业的小册子,再比如我们今天文章提到的反应抑制的训练程序等等。
(3) 在第二步完成之后,要记得时刻提醒孩子勇敢而积极地多做练习,外界所有的帮助和训练,最终都需要孩子自己的消化练习才可以慢慢提高。
切记,时刻关注孩子,给予孩子正面肯定,不断鼓励孩子运用他所学习的各种新的方法和技巧。
反应抑制可以算是我们执行功能的基础,有了它,我们才有专注力,才有静心,才有可能做好更多的事情。
所以,不要小看孩子的冲动控制(反应抑制)能力,它会让你的孩子走得更远,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