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哪怕是一个名字,可能也有不同的意义。经学作为一种思想学说是一个东西,经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则是另一个东西。关于意识形态与思想学说的探讨很多,我们这里姑且规定,思想学说是一种假说,意识形态是官方强制力推行的思想学说。思想学说的活力在于争论与质疑,在此不断发展完善,而意识形态则是不容置喙的。

所以,客观说,同一名字的东西可能是不同的性质。古文经学更加类似于思想学说,而今文经学接近于意识形态。

谶纬之学,谶纬一般一起出现,但是二者起初并不是一种东西。谶纬属于古文经学。

东汉七经指什么(东汉的谶纬之学是什么)(1)

有一句话叫“一语成谶”,不好的东西言中了。谶的意思是,《说文解字·言部》:“谶,验也,有经验之书。”相传的《河图》、《洛书》都是谶书。类似于一个预言,预言具体不确切的意味,并不是一看就明白的那种预言。东汉王朝建立起来,刘秀就是得到了谶语的帮助,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而,谶至少在战国就已经出现,而秦代的“亡秦者胡”,有助于我们理解“谶语”,这句话“胡”你可以理解为“胡人”(北方少数民族),也可以理解为“胡亥”。这就是那种不确切的意味,看你怎么理解了。而这种东西就是“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甚至,我怀疑古代谶语十分多,留下来的是应验的,而不灵验的都已经无影踪了。(这么多预测,总有一两个预测准吧!“幸存者偏差”给人一种谶语都很准的感觉)

我们谈谶纬之学,更多人认为是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很多人摒弃这种所谓的迷信色彩,然而我们抛弃今天的科学的观点与思想,去看看这些“迷信”。看看谶纬之书的《春秋元命苞》“(月亮)体自无光,籍日照乃明。”古人对于很多东西的观测是准确的,描述也是及其准确的,但是,原理却变成了阴阳五行那一套。谶纬构建的世界,能够很好的符合当时人的认知,而且具体一些问题结论也是正确的。(至于具体的解释嘛,呵呵。)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解释谶纬之学就一定是迷信的东西。

顺便说一句,儒学在先秦就和道家、法家牵扯不断,董仲舒的思想更是把“阴阳五行思想”加入儒学,儒学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东西,而不是一尘不变的。正统地位依靠的是官方支持,儒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官方支持下,儒学在这个阶段形态会成为统治思想(今文经学、宋明理学),而因为无法质疑,很快下一个朝代就会被民间对于儒学的新形态取代(比如,朱熹思想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属于民间发展出的思想)。由此可见,质疑与争论是学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东汉七经指什么(东汉的谶纬之学是什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