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爱人》 相伴

从相识到相知,从恋爱到结婚,再到相依相守,他们彼此度过了45个春秋。为了这个家,他们年轻时共同奋斗,步入老年后,彼此照顾。在漫长的年年岁岁里,他们竟没有吵过一次架,更没有打过一次架,偶尔拌个嘴,但一会儿就好,根本不生气。他们在一起并肩携手,温馨相伴,浪漫夕阳红。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却用平凡的点点滴滴,成了一对让人羡慕的恩爱夫妻。

夕阳无限好一对恩爱的小夫妻 恩爱夫妻相伴夕阳红(1)

◎李 全

两个年轻人在劳动中产生了感情

今年65岁的赵曼英和66岁的李天顺是一对恩爱老夫妻。赵曼英现在是东方银龄大学的优秀学员,李天顺退休后为一家天然气灶私营企业干维修当技术员。

走进他们的家,只见家具、墙面、地面、门窗、色调简洁优雅而又韵味。客厅卧室装饰舒适美观,餐厅物件摆放有趣,阳台上着姹紫嫣红的鲜花,盆景枝繁叶茂。一只白胖胖的宠物小狗,在生人面前汪、汪、汪叫了几声。通过家庭陈设,我大概地看到了他们的文化品味和精神风貌。

时间推前到1970年,赵曼英19岁,那年她在张家口市红星化工厂这个小集体工厂当临时工,学徒当焊工。厂里就三个年轻人,当时厂里能报送工农兵上大学。有指标是个好机会,但是她没去,专心在厂里当一名女焊工。学了一年多时间,她转为正式工了。因她焊工技术好,厂里派她跟师父到外厂承接焊工活,给锡盟驻张的一个厂子焊大桶,为红星厂挣钱。她随师父来到张市油脂化工厂干活。来到油厂不久,便认识了厂里供销科在煤场推煤的年轻人李天顺。那年赵曼英才20岁,李天顺比她大一岁。赵曼英在厂里焊接锅炉,李天顺在煤场给锅炉推煤。赵曼英身材瘦小,体重不过80斤,身高不足1.55米,焊接大桶一个桶高就有1.2米高,要垒起5层来很费力气。李天顺就经常帮她码垛扔桶,减轻她的劳动。焊接锅炉,要停炉检修,要钻进锅炉炉膛里焊接,高温湿热,李天顺就拿来旧棉袄,用水浇湿,让她披着进炉干活。一组氧气瓶也有几百斤重,李来顺也帮着她挪动位置。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在劳动中产生了感情,谈起了恋爱。

两人在一个厂里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进步。焊接锅炉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对一个女工来说,难度就更大了,又脏又累又危险,但赵曼英克服重重困难,专研技术,练就绝技。不仅学会了气割焊,还学会了电焊,电气焊技术都学会了,超过了师父。她考取了劳动部门颁发的高压焊接锅炉的高压焊工技术证书。李天顺正是看上赵曼英身体灵巧,干活利索,技术灵巧。这让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对赵曼英穷追不舍。赵曼英也被这个有情有义、高大帅气的小伙子打动了心。两人在工作之余热恋起来。但赵曼英的母亲及全家极力反对。尽管李天顺是个分配来的国营长期工,但他的工种当时是个推煤车的煤黑子,家里又穷,经济条件差。全家人嫌弃他,阻止他们恋爱。可是赵曼英认准了这个吃苦耐劳、诚实可靠的小伙子,一意孤行的要找李天顺。有几次还挨了母亲的严厉训斥和打骂。即便那样,也没有拆开这对鸳鸯。赵曼英坚决地对母亲说:“他就是再穷,什么都没有,工作再不好,我也认了,受罪受累我愿意,这辈子我跟定他了。”在家人都不同意的情况下,恋爱坚持了六年,终于,在赵曼英26岁那年结了婚。

结婚的时候,因为李天顺家穷,没有车接车送,更没有摆酒设宴。赵曼英是徒步从桥东走到桥西的,家里只是三哥和二嫂送过去。结婚后,赵曼英住在桥西西豁子巷的两间平房里,寒舍里盘的是一条土炕。他们与婆婆居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新婚房里什么都没有,就是花了120元钱买了一个旧立柜放衣服。婚后赵曼英每个月积攒5元钱,半年后攒了60元钱,买了一个旧酒柜。还有一件东西就是李天顺家父给留下的一个木头箱子,里边放些杂物。这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开始家里连一个代步的自行车也没有,婚后赵曼英将工资和奖金全部交给了婆婆掌管。怀孕时,他们两人走在街上,看见卖苹果的,李来顺身无分文,没有给她买。

一年后,小两口可爱的小闺女。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挤在小屋里生活。赵曼英休完56天的产假后就去上班,中午不能回家,孩子吃奶也回不去。有了孩子,生活就更加紧张了,赵曼英每个月才挣24元钱,李天顺挣26元钱。每到月底工资就花光了。赵曼英有胃病,婆婆给她吃药调理,她的胃病慢慢地也好转了。1991年婆婆80岁时去世了,孩子也长大了。他俩在西豁子的那两间小平房生活了30多年。有两次赵曼英对李天顺说:“我的兄弟姐妹们都住上了楼房,可咱们还是平房。”李天顺郑重地承诺:“我一定要给你买一套楼房,让你过上好日子。”后来李天顺拼命地干活,起早贪黑,辛苦挣钱。赵曼英也省吃俭用,把生活节余下来的钱攒起来,终于在2009年买上了新楼房。

我和你一起扛着,总能度过去

随着企业改制,1989年红星化工厂和橡胶厂合并了。赵曼英从此在橡胶厂上班,还是焊工,直到2002年退休。退休后的头一年,她给别人家哄孩子当保姆。后来去张家口饭店当保洁工,打扫卫生,看电话,后来饭店拆除她回家就再也没有上班。2012年她到了东方银龄老年大学后,现在成了学校的一名“元老”。

李天顺以前一直在张家口市油脂厂上班。 1994年下岗回家,单位每月发给120元生活费。家里的生活又紧张起来了。他们夫妻便转行做起服装生意,从1994—1999年,在武城街建联商场二楼经营一个小摊。赵曼英起早贪黑,去北京大红门、动物园批发市场,去廊坊、石家庄批发市场进货。一个人去,也没有个伴。早上四点坐火车从张家口走,去赶早市,晚上才回来,一天打个来回。一路上车下车,提上几个大提包,很累很累。

就是这样,夫妻俩谁也没有埋怨,同心协力养家糊口。他们苦苦经营服装店5年,最后因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加上管理不善,赔了个精光。赵曼英打工的工资都进了货,原本指望服装生意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可非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把家里的老底也赔光了。家里的生活难以支撑。因为赔钱,家里的孩子没钱上学,只好在家休学一年。耽误了孩子上高中,实在没办法。李天顺非常痛苦,他一度想到了轻生。赵曼英发现后,走坐不离开他,苦口婆心左劝右说安慰他:“钱赔了,可以再挣。如果人没了,让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咱家有天大的困难,我和你一起扛着,总能度过去,实在不行,咱干别的。”

经过赵曼英不断劝解,李天顺想开了,振作起精神。到2000年冬,他又跟小时候的发小一块卖菜。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候,卖菜生意还是不行,他又转行了。经人介绍去家电行业干活,从2001开始,一直干到退休年龄才回家。李天顺是个勤快的人,回家后没休息没多长时间,又到“金地集成灶”单位打工,一直干到现在。找份工作不容易,李天顺十分珍惜,他维修燃气灶,清洗油烟机,吃苦耐劳,不嫌脏不怕累,专研技术。干这一行没人教,就是自己琢磨。学习划圆玻璃,他把家里窗户的玻璃划了好几个大窟窿。开始因为服务质量差,挣不到钱。后来技术过关了,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老板也满意。他揽的活也多,干得活也好,收入也就多了。现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里经济条件虽然好了,但李天顺还是很节俭,不喝酒、少抽烟,不在外边花天酒地,不打麻将不玩钱,安分守己地过节俭日子。家里充满了温馨,开心浪漫的事也多了。

开始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退休生活怎样度过?年轻时辛苦多半辈子,现在儿女不用管了,他俩开始规划旅游,跟上时代,赶时髦。李天顺准备去旅游,就看地图、查电脑、查火车时刻表、去旅行社咨询。他说:“钱是身外之物,人要是有了病,想花钱也花不了。趁着现在身体好,到外边世界看看精彩,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于是这几年他领着老伴,带着孩子,一家风风光光南来北往旅游了很多地方。去山西、山东、承德、四川等地。又跟着东方银龄老年大学走出国门,去了韩国。赵曼英跟着老年大学去台湾,去江苏,去北京,一家人坐飞机、渡轮船、上蓝天、下大海,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游览国内外山山水水。赵曼英还经常到周边县区郊游,文艺演出。今年他们还打算要去西藏,去海南岛。老俩口要在有生之年风风光光地享受美好幸福生活。

赵曼英从2012年参加东方银龄老年大学,一直没停。60多岁的她在学校里学习各种课程,英语、电脑、手工、国学、音乐、唱歌、舞蹈、戏曲、表演等。李天顺非常支持她,每次活动都是骑摩托车或三轮车接送她,让她享受“专车”待遇。

有时学校还没有下课,李天顺要么在外面耐心等候,要么走进来一块听课参加活动。李天顺帮老年大学拉服装道具、音响,做后勤爱心服务。正是由于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大力支持,赵曼英经过刻苦学习,学会了多门课程,在多方面都提高很快。原来她就是工厂里的一名工人,在文艺方面什么都不会,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又会唱歌,又会跳舞,更会表演。她学习跳舞,踮脚尖,提裙边,感受大家在一起的和谐与快乐。她在《山城抗战》情景剧中饰演王二小。64的她要演13岁的小男孩,时间跨度、年龄跨度都很大。但她反复演练,终于演出成功。她在家里一遍一遍地练唱歌,李天顺就当观众。他一边欣赏,一边给他指点鼓励。

赵曼英对公益事业很热心,老公特别支持她。她帮助学校做管理工作,忙前跑后;他们还为贫困山区献爱心。赵曼英去老年大学上课后,家里的家务活都是李天顺干,做饭买菜收拾家,他一人全包了。他在外边打工挣的钱,如数上交给赵曼英,从不打折扣,留存小金库,衣兜里就是装几十元零花钱,他们从没有为钱闹过矛盾。他说:“夫妻俩生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一定要一条心。家庭的事是小事,是简单事,要和谐。遇到什么事都要商商量量,和睦相处,有不同意见冷处理,不争吵,相互妥协。”他们家庭民主,李天顺从不摆大丈夫的架子。有一年赵曼英患大叶肺炎咳嗽住医院,李天顺无微不至地照顾。李天顺身体好,从来不闹病。总是为爱人着想,赵曼英也知足了,对李来顺忠贞不渝,知冷知热,和和气气,倍加关心,体贴照顾。温暖的小家里充满了甜蜜,夫妻恩爱,美好充盈了每一天。

他们不虚度退休光阴,高品质地生活,有向往方地追求。李天顺说:“一个男人要坦坦荡荡,心中要有目标,要做大事,多做好事。两个人有缘分走在一起,我就要支持她,让老伴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也是我和她的共同追求。”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有时候两人出去逛街,只要赵曼英看见喜欢的物品,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李天顺就给她买。李天顺说:“当初我很穷,赵曼英全家不同意,只有她不嫌弃我,跟了我。我有良心,感恩她,要对她好,让她衣食无忧。”他们从来不为生活琐事争吵。退休别人就“卸甲归田”了,但他们不是,他们归田不卸甲,开始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他们有自己的退休生活方式。一个在发挥专长,打工干活寻找乐趣。一个在老年大学歌舞健身,充分享受快乐时光。他们两人现在身体依然健康,精力依然充沛,头脑依然清晰,丝毫不逊当年。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让继续学习有效地提升了自己。可谓风风雨雨几十年,夫妻恩爱夕阳红。退休轻松找情趣,另有一番精彩。

赵曼英、李来顺这对恩爱夫妻,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一路风风雨雨。斗转星移,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们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惭愧。因为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不被身外的林林总总所左右,把握好夫妻在家中的角色定位,努力在纷繁世界的一隅寻得快乐,努力地实现着精彩人生,

愿他们这对恩爱夫妻永远相亲相爱,白头到老,欢度晚年,浪漫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