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几个月,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2022年,我和小虫迷合作,集中饲养了五种螳螂,它们分别是:中华原螳、狭翅大刀螳、兰花螳螂、斧螳、树皮螳螂。除了树皮螳螂全军覆没于三龄之前,其余的四种螳螂都遵循着它们的成长规律,顺利长大。
我们见证了:- 中华原螳从孵化-若虫-羽化成虫-交配-产卵的全部成长过程;
- 兰花螳螂从若虫-羽化成虫-交配-产卵的全部成长过程;
- 狭翅大刀螳螂从孵化-若虫-羽化成虫-产卵(疑似未交配)的全部成长过程。
今天,来谈谈它们的螵蛸(piāoxiāo)Oothecae。提到螵蛸,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螵蛸其实就是螳螂的卵块。
雌性螳螂在产卵前,先在树枝上或树皮上(不仅如此),分泌出一种泡沫状的粘液,再将受精卵产在里面,许多卵分行排列,干燥后即形成一种卵鞘,称螵蛸。
中 华 原 螳
成长时间表
中华原螳在孵化3个多月后,于6月23日下午产下了一枚螵蛸。这枚螵蛸产在饲养盒的透气孔内壁上;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比母代螵蛸要长了近一半。
主体呈卵形,在螵蛸的最开始处有一个U型的设计;整个螵蛸外观由紧实的泡沫层包裹。
事先,我们在饲养盒内放置了一根大小合适的树枝,供母螳螂产卵用。但它没有选择在这根树枝上产卵,却选择了狭窄拥挤的透气孔。
后来,我发现,还有一枚没有成功的螵蛸,失败的原因估计就是场地大小不够。
从这枚失败的螵蛸,可以看见螵蛸内部的部分结构,有点像蜂巢。
中 华 原 螳 的 生 活 照
公母成虫
交配场景
刚产下的螵蛸
兰 花 螳 螂
成长时间表
兰花螳螂交配整整两周后,8月16日,我们终于等到了一枚崭新的兰花螳螂螵蛸。这是我们自己饲养兰花螳螂收获的首枚卵鞘,自然是激动万分的!
这枚螵蛸长约4.4厘米,宽约1厘米;它的外观很特别,狭长,雪白,质地松软,轻巧。螵蛸的起始端是一条细线,连着螵蛸的主体;孵化区像极了爆米花,被稀疏雪白的泡沫簇拥着。
这枚螵蛸产在了网兜上。由于网兜表面不够坚实密致,因此,这枚螵蛸不能紧紧粘在上面,我很轻易地就将它取下来了。由于它背面没有孵化区,整个都是雪白的泡沫状结构。
螵蛸背面
兰 花 螳 螂 的 生 活 照
公母成虫
交配场景
母虫和螵蛸
狭 翅 大 刀 螳
成长数据表
6月底,3只雌性狭翅螳螂和1只雄性狭翅螳螂成功羽化。本来,我们以为它们的交配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最后却未能如愿。
这期间出现过几次接近成功的场景,即:公狭翅螳螂已经在母狭翅螳螂的背上做好了准备;但是自始至终,我们都没有亲眼看见交配场面。
直到最后,公螳螂被母螳螂吃掉了半截身子,这事儿就这么结束了。
8月11日,我无意间发现了这枚狭翅螳螂的螵蛸。它产在了网兜的角落里,所以形状比较扭曲;螵蛸长约3.8厘米,宽约1厘米(尺子无法到达网兜内侧,在网兜外面测量的)。
刚产下的螵蛸颜色是米白色,慢慢会变成棕色
没想到,8月底,它又产下了一枚螵蛸。这次是产在网兜底部,因此,比上一个螵蛸更直。
狭翅大刀螳的螵蛸比较大,母螳螂先在螵蛸底部铺就了一层宽宽的“垫子”,垫子紧紧粘在网兜上。我试试能不能将螵蛸掰下来,发现它纹丝不动,粘得特别结实(这一点,兰花螳螂只能甘拜下风)。
它高高耸起的部分就是孵化区,来年的春天,上百只的螳螂宝宝将从这里钻出来,迎来它们的新生。
关于这只狭翅螳螂连续产了两枚螵蛸,小虫迷说:
如果一只螳螂产了两枚(以上)的螵蛸,说明它是交配成功了的。
这个说法是否有它的道理,现在不得而知。不过,这倒是为明年春天留下了一个悬念和期待。
狭 翅 大 刀 螳 的 生 活 照
公母成虫(交配失败)
母虫和螵蛸(刚刚产完卵)
关 于 螵 蛸
一枚螳螂螵蛸包括:
起始端、孵化区、结束端。
螵蛸的内部结构由外壁、泡膜层、卵室壁、卵、孵化区几个部分组成。
螵蛸的内外部结构及名称(图片来源:《螳螂的自然史》)
已经孵化过的螵蛸|狭翅大刀螳
已经孵化过的螵蛸|中华原螳
已经孵化过的螵蛸|中华大刀螳
一般情况下,螳螂交配后1-2周内会产下螵蛸。螵蛸的孵化时间,在来年春天天气回暖之时。螵蛸的保存也很简单,常温下保持干燥通风即可。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扔在抽屉里;待到来年春雷始鸣惊蜇虫时,打开抽屉的一刹那间,迎接你的不是惊喜,就是惊吓!
首发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wbXmfLGCablu6MOBM9g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