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王毅应邀同布林肯通了电话,就如何以冷静、专业态度处理偶发事件进行了沟通。
所谓偶发事件,指的是被飞行员发现的一个探空气球。这个气球从中国横跨大洋飘到了美国,被媒体公布后引起了美国舆论的轩然大波。
拜登等美国官员不得不出面进行了回应,但是美国军方的态度却非常消极,美国政府一开始并不准备将其击毁。毕竟在出动了舰艇、侦察机之后,已经确认该气球并不是什么侦察气球,而且出动的战斗机因为升限问题无法将其击落,雷达也无法捕获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等着气球漏气坠毁。
但由于舆论的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在气球降低高度后,出动战斗机使用导弹将其击毁。
这件事成了中美两国互联网上的热点事件,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一次偶然。美国上空飘着的气球不止一个,只是因为这个气球最后被判别是从中国飘来的,就被媒体拿来炒作,一群美国人高喊“现在的美国连一个中国气球都不敢击落,国将不国”,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这件事引起的连锁反应倒是出乎意料。布林肯在之前几天对媒体放风,说是要在4号到5号访问中国,但在此事发生后,布林肯打来电话,并在电话中提及了此事。
显然美方的反应过于激烈。布林肯声称因为气球事件,他将无限期搁置访华计划,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在近日提早前往中国,但是将是“有条件的”。目前美国关注的是想让“间谍气球”离开美国领空。
但其实中方并未宣布美方的访华行程,只是布林肯自己宣布会到中国访问。去年12月美国就已经派遣了国务院的两位官员访华,但与中方的见面地点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廊坊。
那次会谈双方并未就各层级交往达成一致,只是说“会谈是坦诚深入的”,并“交换了意见”,布林肯急匆匆的宣布访华行程,只是因为美国实在是需要和中国尽快建立高层交流渠道。
美国今年开年就遇到了几个麻烦事,一是众议院议长选举难产,麦卡锡当选议长后急需一个赢得尊重的机会,于是他通过媒体宣布了四月要窜台。二是1月19日美债已经突破法定上限,如果在6月后,美国国会和总统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提高债务上限,联邦政府将面临停摆和债务违约,这将引起连锁反应,债务危机很有可能引爆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而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各大组织,包括联合国预测2023全球经济增速前景黯淡的前提下,美国高层想要到中国来,无非就是想让中国帮忙。
但是美国却不是一个求帮忙的态度。经过一番波折当上众议院议长的麦卡锡不断对中国开炮,先是给媒体放风,要在四月重现前议长佩洛西的操作,此次气球事件后,又不顾美军和政府的消极态度,借助舆论给美军和政府施压,完全不顾出动战舰战机百万美元的成本,偏执的要求去打击一个成本不过几万美元的探空气球,可以说这位议长已经到了逢中必反的程度,中美之间的交流很有可能会被这位政客打断。
美国的政治显然已经陷入了死胡同。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看,美国需要收敛自己的霸道行径,赶紧和全世界各国一道,面对全球危机。但从政客个人的角度看,矛盾日益复杂的美国社会,只能通过笼络更为激进的民众才能维持自己的职位,同时激起矛盾才能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这让美国的政策和美国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这也是为何布林肯在急不可耐的寻求访华之后,又故作姿态要求“有条件”的原因。眼下他当然知道中美之间沟通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多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妖魔化宣传,以及对媒体的偏向性引导,让一件本来无足轻重的偶发事件干扰了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的政客们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也让美国的舆论不但成为了美国政客们的工具,同样也成为了左右他们言行的准则。
而美国政客的常用伎俩就是制造危机和条件,为以后的谈判加码。但布林肯这次访华,中方并没有相应安排,显然,布林肯访华的意愿并没有那么浓,媒体上的表态,只是一种表演。
而美国有意引导的舆论,让美国充斥着与中国对抗的氛围,本意是想为对外转移矛盾,但却无意中让美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中美之间的对抗氛围在2023年变得愈发浓烈,不论是军事部署,还是舆论造势,美国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这一切并不是计划好的产物,这让美国政府的政策变得有些像是应激反应,被国内媒体和舆论推着走的同时,政府的执行力也在衰弱,政客的个人行为却越来越容易绑架国家政策,美国现在就像一艘无人驾驶的游轮,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美国可能在俄乌冲突后,再度挑起东亚的冲突。国防部长早已宣称,美军要做好打赢两场战争的准备。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美国看起来并不在乎。毕竟看起来在东亚挑起冲突后,美国仍然可以像俄乌冲突那样置身事外,这也是美国很多政客内心真实的想法,台湾只不过是这些政客捞取资本的工具罢了,只要能够遏制中国发展,损失台湾是可以接受的。
正如俄乌冲突引爆了美国通胀问题一样,东亚一旦爆发冲突,全球都将受到影响,美国自然不会例外,到时,美国必将咽下自己制造的苦果。
#中方就美袭击中国飞艇严正交涉##美称发现第2个来自中国气球 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