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作家奥威尔眼中,哈姆雷特不应该是个胖子他在小说《上来透口气》中写下过这么一段议论:“我怀疑他(生来就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较深层次的感情他怎么会知道呢?他从来就没有体验过那种感情他从来就不会出现在一个悲剧场景里,因为有胖人出场,就不能叫悲剧,而是喜剧打个比方,你能想象哈姆雷特是个胖子吗?想象一下奥利弗·哈代扮演罗密欧的样子吧,很有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哈姆雷特真正的样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哈姆雷特真正的样子(哈姆雷特为什么是个胖子)

哈姆雷特真正的样子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作家奥威尔眼中,哈姆雷特不应该是个胖子。他在小说《上来透口气》中写下过这么一段议论:“我怀疑他(生来就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较深层次的感情。他怎么会知道呢?他从来就没有体验过那种感情。他从来就不会出现在一个悲剧场景里,因为有胖人出场,就不能叫悲剧,而是喜剧。打个比方,你能想象哈姆雷特是个胖子吗?想象一下奥利弗·哈代扮演罗密欧的样子吧,很有趣。”

奥利弗·哈代是一位胖胖的喜剧演员,当然不能扮演英俊的罗密欧。喜剧的主人公可以设计为胖子;如果是悲剧,则尽量要避免。显然就这一点,某种程度莎士比亚也是同意的,例如他写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里,就是一个几乎胖成球的福斯塔夫,让大家看得捧腹大笑。

不过,你且等一等,哈姆雷特难道不是一位胖子吗?

最近我买回来一套《莎士比亚全集》。那天看剧本,当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决斗时,恰恰注意到了一行字,王后葛特露德说哈姆雷特“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来,哈姆雷特,把我的毛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胜利了”(第五幕第二场),她喝下了那杯毒酒。

哈姆雷特不仅胖,而且太胖,与人决斗击剑会流汗、喘不过气。第一次看到,还真有些颠覆我对这位著名的王子的想象,因为原本我也以为哈姆雷特是一位苍白、瘦削、忧郁的王子。

为什么莎士比亚要将哈姆雷特写成一个胖子呢?

而奥威尔却觉得若哈姆雷特是胖子就不成为悲剧。作为作家同行,他们对于人物形象的设计本该有更加深入而一致的看法啊。最近看彼得·阿克罗伊德的《莎士比亚传》倒真是解了这个疑惑。

原来,将哈姆雷特写成胖子,与扮演他的演员相关。“在创作过程中,莎士比亚看到了坎普、伯比奇、考利、辛克勒等演员在扮演自己给他们分配的那些角色时的样子。这些演员都有独特的专长,莎士比亚会以此为根据来进行艺术创作。他听见过他们的声音,早就预见到了他们在各自舞台上的表现。”

“要不是因为扮演哈姆雷特的伯比奇在表演打头场景时容易流汗,葛特露德怎么会在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决斗时,说哈姆雷特‘他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呢?哈姆雷特的体重多少,剧中别的地方并无任何说明。”作者还写道:“伯比奇演技的发展对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更具深度和复杂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角色也随着伯比奇一起慢慢变老。”看来,莎士比亚以为,伯比奇的胖并未影响他所扮演的哈姆雷特这个悲剧角色的深度和复杂性。

“生与死,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耽于思索,行动优柔寡断,给奥菲利娅说一些疯疯傻傻的话,有意无意中刺杀了她的父亲,害得女友最终沉水而亡。他很像是抑郁质人,“这种人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他们的心理反应速度慢、动作迟缓、说话吞吞吐吐。他们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这种气质的人,好像是一个胖子也并不算违和。

若哈姆雷特是一个走路轻捷、行事敏捷的瘦子,大约他早就看准时机将弑了自己父亲、娶了自己母亲的叔父一剑给刺死了。他却是要将这一桩谋杀案,通过演剧的形式刺探了再刺探、证实了再证实之后方才行动。几番的迟疑再迟疑,最终造成了一幕无法挽回的悲剧。

奥威尔认为胖子更能承受世间的磨难。《上来透口气》中的胖子主人公保灵自我剖析:“几乎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能混口饭吃。甚至在战争、革命、瘟疫和饥荒到来时,我也会撑着比多数人多活一口气。我就是那种人。”可显然,“瘦子”却有更让人向往的象征意义,“可是我的内心里还有些别的。我外表是胖,但内在的我是瘦的。你有没有想到过每个胖子的内部都有个瘦子,就像有人所说,每块石头里都有座雕像?”

面对世俗生活,或许我们都是那个只想要努力生存下去的粗糙的胖子。可谁又能否定,凡俗如胖子也有他想要“超越这生活本身”因而变得“敏感、多思而非常精神化的一面”呢?

让我们想想哈姆雷特吧!

文章来源:检察日报

【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

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

、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