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臣

图:来自网络

二叔,是我父亲唯一的亲弟弟,今年53岁,他的奋斗历程,可谓乡村的一部励志经典。

当年,初二毕业的他,在爷爷奶奶的支持下,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专门给人家趟地耕田,每亩收取加工费五块钱。

守护全村685户老少爷们的共同家园(承包工程的二叔)(1)

结婚后第二年,他和吃苦耐劳的妻子商议,买了一台压挂面的机器,每天早起晚睡,忙碌了三四年。

当时,二叔邻村的一个同学,做贩卖麦麸子的生意,据说一天可以赚两百块钱,做事果断的二叔当即买了一辆柴油三轮车,也干起了这一行,虽然很苦,但我能感受到他们赚钱的快乐。

后来,村里有人开始有人买船搞运输,特别赚钱,于是,他和二婶子拿出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条水泥船,常年奔忙在河道里,拉黄沙,拉石子和石块。

大概船运搞了10几年吧,那时的我,只能在春节和农忙时,才能看到二叔。他的脸上,布满着沧桑,父亲比他大三岁,但他看起来比父亲还显得苍老。

后来,水泥船渐渐被铁壳船取代,二叔萌生退意,经过考察,他做的做收购树枝的生意,利润还比较可观,于是,他购买了一辆货车,游走于乡村,做了树枝回购的生意。

那时,我每次回家,总能看到二叔家门口的空地上,堆积着像小山一样高的枝枝杈杈,还有很多树根。一年四季,他和二婶在埋头装车,然后拉到济宁那边的板厂销售。

守护全村685户老少爷们的共同家园(承包工程的二叔)(2)

就这样,二叔家里的钱,靠着他们辛苦的努力,和汗水的积淀,日子也渐渐丰腴起来。

2009年国庆节,我回家听父亲说:“你二叔现在开始承包乡镇的工程了,也是一个朋友介绍的,才三个月,就赚了近十万元!”

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只知道大舅家的儿子,在广州打工,一个月经常加班,也就赚三四千元。

我为二叔高兴,他一路走来,每次都是成功的案例,他做事总是干脆利落,也特别有思路,当时我想,如果二叔出生在城市里,他一定会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只是农村各种条件的现状,局限了二叔的发展。

2013年,二叔承包的工程,已经铺展到了县里,他在那里买了很大的房子,他考虑到我家的实际情况,就主动把爷爷奶奶的房子翻盖,并进行了装修,花了一大笔钱。在房子二楼靠东边的一间,是他和二婶住的,每次回来都小住几天。

同时,二叔也顾及到兄弟间的情谊,也偶尔接济一下我们。当时我哥哥上大学的费用,都是二叔出的。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发红包。

2014年的春节,听父亲说,二叔的工作重心,开始向市里转移了。那时,我觉得二叔的未来,不可限量。

守护全村685户老少爷们的共同家园(承包工程的二叔)(3)

二叔不管工作再忙,春节都会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但在2015年春节的前夕,一切都发生了变数。

当时,二叔手下的一个工人,因违章操作,从干活的地方,掉下来摔成了残废,结果,那个人的亲朋好友和家属,带了五六十人,把二叔扣押起来,逼他拿钱,后来,二婶在所有的亲戚那里筹借,交了63万才把二叔放了出来。

后来发生的这件事是母亲告诉我的,他说叔叔因为长久混迹于各种饭局,喝酒没有节制,结果患了脑溢血住院。父母知道后,心急如焚,赶紧到医院去探望二叔。

令人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家要帐的竟然来了几十个,有退休的老头老太太,说是二叔借了他们的高利贷,有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有一些私企业主,二婶和她的女儿哪见过这样的市面,吓得跪下来给那些人挨着磕头,并承诺等二叔康复后,一定还给大家。

但最终还是有些人,把二叔家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

由此,我才知道,开车大奔抽着高档烟的二叔,看起来像个老板,没想到他的日子,竟如此这般,绝非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光鲜。

幸好,二叔因为抢救及时,总算从病魔的手中脱离了危险,经过半年多的康复训练,他的身体也渐渐康健起来。

守护全村685户老少爷们的共同家园(承包工程的二叔)(4)

二叔还是继续做着承包工程的工作,当时父亲曾劝过他,但二叔却淡淡地说:“承包工程,就是一条贼船,上去了,想下来就很难很难了。做工程做得越大,欠债就越多。当然了,账面上看起来还是很多钱的,主要是收不回来。”

从那以后,我几乎很少看到二叔了,记得是在2019年8月份的一个晚上,我和父母在堂屋看电视,忽然听到外面急促的狗叫声,我赶紧跑出去打开门,发现竟然是二叔。

他显得愈发的沧桑与疲惫,我赶紧带二叔回屋,细聊后才知道,他这次回家,是来给一个朋友借款的。他说事情进展还算顺利,他也是刚和那朋友在镇上吃过饭,顺便回家看看父母和哥嫂。

二叔临别前,给我父母了5000元,说是他们孝敬父母的辛苦钱,然后,二叔去了爷奶的房间,呆了半个多小时,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了。

2022年1月6日,是三爷爷(爷爷的三弟)的葬礼,正常情况下,二叔无论如何是都要参加的,但那天左等右等,始终没有看到二叔的身影。

在下午的一点半,父亲才接到二叔的电话,他说自己目前正在想办法筹款,一时脱不开身……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加上今年,整整七年了,好像每年的年底,都是二叔最难的时候,欠他的钱,他要不回来,但工人的工资要开,他这些年貌似赚钱了,但他的生活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生活过得比孙子还孙子,不得已,过年时人家团聚的日子,他还在外面躲债。

从二叔的见证中,我驿动的心慢慢被抚平。如今的我,从来不羡慕那些貌似“高大上”的人,每一份成功的后面,都有说不出的也不想去谈的伤痛和辛酸。

守护全村685户老少爷们的共同家园(承包工程的二叔)(5)

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普通人而言,或许平淡的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