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日 庚子年 六月廿三 晴 上海 (读书笔记第95天)

今天阅读《困境中的决策力》的第四章“设计2×2矩阵”。(P57-P67)

【引言】

之前的几章分别介绍了2×2思维方式、它的形式、方法和技能原理以及八种基本的典型困境。本章重点告诉我们如何来设计2×2矩阵,有哪些方法、步骤和技巧。下面是本章的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第四章 设计2×2矩阵

一、潜在的设计逻辑

起点:一种情形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需要决定或即将作出决定。

命名:两条坐标轴的定义是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需要对各种核心争论点进行确认、优先顺序划分和应用。

测试:对这两条坐标轴进行检测,确保你的选择正确。测试包括了寻找相关性和覆盖范围、差异点、辩证性张力。

二、方法

(1)步骤1:认知。要确认那些无法简单理解或解决的现象或问题。

行动:确认问题或机会。如:这个问题或机会将会决定或创造什么?

(2)步骤2:预想最终结果。要预想一下重点,并思考一下“理想的结果是什么?”

行动:用一句话描述理想的结果。如:通过什么会帮助我们什么。

(3)步骤3:编制目录。要为当前形势的有趣和重要的方面创建一个目录。

行动:创建一份大型的特点列表。如当前形势的实质是什么。重点在于什么。难点在于什么。

(4)步骤4:规划。要对第三步列举的特点进行分类。

行动: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三步中列举的条目。你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对拥有相同主题的条目进行归类,直到你把它们归结为一个群组。最后,你要给每个条目组命名。

(5)步骤5:划分优先次序。目的在于辨认出限定因素。

行动:根据相关程度和影响程度,对第四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排序。

(6)步骤6:设计。创建2×2矩阵。

行动:绘制一个2×2坐标系,把排序最靠前的要素放在纵轴上。确定这个维度的两个极端的名称。此时,你要尝试把其他几个排序靠前的因素放在横轴上。当你确定了横轴上的因素之后,你同样也要对它的两个极端进行命名。

(7)步骤7:命名。你要以有效的方式对四个象限进行命名。

行动:在命名之前,你要以一个字、短语或句子的形式简短地描述出每个象限的意义。之后,你就要确定每个象限的名称。这些名称都是最符合你的直觉的,通常你会列举出一个或两个名称,但最终会因剩余的名称而绞尽脑汁。

(8)步骤8:检测。要对覆盖范围、正交性和适用度进行检测。

行动:检测覆盖范围(某些方面是否未得到恰当的解释)、正交性(矩阵中真的存在四个象限吗)、适用度(这个框架可以带来更多的观点和洞察力吗)。

【今日感悟】

我认为2×2矩阵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分析工具,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当然,更有价值的是在这个矩阵的设计过程中,你是如何来思考和规划的,你的设计逻辑是怎样的,你的选择依据是什么。一个实用的矩阵可以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并可以准确地映射出我们应该考虑的背景。

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设计1-2个2×2矩阵,并能私信给我。我们一起来研讨和学习。

生存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困境中的决策力设计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