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身为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杨广,一直不被世人认可,大家都嘲笑杨广是“隋二世”,毕竟杨广是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的原因之一。

在世人的眼中,杨广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做尽了坏事。不仅贪婪过度,整天骄奢淫欲,还为了自己的皇位做出伤害父亲及兄弟的事,然而杨广真是不学无术,毫无建树吗?今天我们一探究竟!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1)

图 ▏隋炀帝杨广

一、隋炀帝为人性格的史书记载,声名籍甚,文采出众

1、外表端庄,热爱学习。

从历史书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杨广是一名不仅外貌俊俏而且十分热爱学习、熟读各类文献又富有礼貌和有上进心的贤人

《隋书·世祖本纪》:“上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是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2)

图 ▏隋书·世祖本纪

2、天赋优异,文采飞扬。

“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

据《隋书·文学传序》的记载可以看出,杨广在当时也算是一位文学奇才了。《春江花月夜》大家一定很熟悉,如此优美的诗词就是杨广本人所作下。要知道能写出如此优秀的诗词,没有一定文学水平是写不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杨广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皇帝。

从这几本历史书籍的记载可以看到,隋炀帝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整天喜欢玩乐的昏君,但是世人却一直唾骂是一名废帝,当然评价一名皇帝时,文学水平只是其中一个标准,而政治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3)

图 ▏春江花月夜

二、屡立战功,觊觎太子之位;登临帝位后开凿大运河,虽利在千秋却也劳民伤财

1、屡立大功,丰功伟绩。

开皇元年,杨坚刚把隋朝建立后,就封自己的儿子杨广为晋王,后来又转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和内史令等职。不难看出父亲杨坚是有意安排的,目的就是锻炼杨广的心智和能力。

当然杨广也是不辱使命,在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位大将军,曾经带领过十万大军去讨伐当时十分富庶的陈朝。当然当时的隋朝实名已经不可一世,基本把地方的割据势力清理完毕,统一使命基本是十拿九稳了,但是要知道陈朝坐拥长江的天险,是易守难攻的。

当时身为隋文帝的杨坚认为这将会是一场恶战,要知道历史上也有这么做的人。就是先秦的符坚,当年亲率百万大军南下,都未能拿下长江,反而间接地导致自己江山的灭亡。

但是杨广在众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却率军一举就突破了长江,大败了陈朝的部队,而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对南方的百姓秋毫无犯。这说明杨广军法严明,不是一个会杀害无辜的人,就在此役以后,杨广名声传遍天下,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4)

图 ▏隋军的大元帅杨广

2、野心勃勃,夺位太子。

杨广本不是太子,毕竟自己是杨坚的次子,上面还有一位哥哥。

据《资治通鉴·隋纪》记载:“上性节俭,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上及后每遣左右至广所,无贵贱,广必与萧妃迎门接送,上意甚喜。

杨广的内心其实是十分贪婪的,毕竟自己有着不凡的能力,内心自然坐不定开始躁动了起来。当然杨广要登基成为皇帝,唯一一个障碍就是自己的兄长杨勇。

杨广就开始扰乱视听,一步步迷惑隋文帝杨坚,使得杨坚开始怀疑自己立下的太子杨勇,最后是被杨广得偿所愿了,杨坚最后选择了废除太子杨勇。在不久后就立杨广为太子。

而在隋文帝杨坚病逝后,杨广就顺利地接过了皇位,成为了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炀帝。当然这个过程其实一点都不阴暗,毕竟相比较于历史上的皇位争夺之战,是没有伤民伤财和造成大规模的战乱了。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5)

图 ▏隋文帝杨坚

3、为国为民,造大运河。

杨广其实是一位十分有抱负的有为之君。就在杨广在位的时候,发动全国的力量来修建并开发新的大运河,这次修建是历史级别的,毕竟难度十分大,能跟当年秦始皇的万里长城相提并论的。

当时杨广就下令调发多个省份一共召集了三百万农民,开始分段开发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淮河与黄河的贯通。而且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这件事情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不仅如此,隋炀帝还同时改造了邗沟和江南的原先旧有运河,建立了完善的中国运河系统。到了今天,就是大家熟悉的京杭大运河,而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久的古代人工大运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而且在2014年京杭大运河也是入选了世界文化历史遗产的名录,杨广功不可没。

当然了在现在看来是十分伟大,但是在当时的运河工程,老百姓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毕竟没有好的生产工具,纯靠人工建造,必然是引发了十分多老百姓的矛盾问题,也导致了后来的各种农民起义,这也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6)

图 ▏京杭大运河

从杨广的政治生涯来看,表面上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说是是一代明君。当然世人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认为建造大运河就是杨广一生的污点,是导致杨广被人诟病的最大原因。那么隋炀帝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用意是什么。

三、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统治,加强南北沟通

1、达到完全统一中国的目的。

虽然隋朝结束了国家分裂的纷乱局面,但这些都是表面上统一,毕竟当时的中国已经存在长达数百年的分裂,特别是在古代信息如此不发达的环境下,不可能如此简单的统一到。实际上隋朝经常受到各大门阀家族的干扰,而不得不主动去妥协安稳暴乱,这种统一局面显然让杨广不满意。

在当时是有各路的门阀士族的,一共五个姓氏和七大势力,这些门阀都暗地里反抗着朝廷,只是没有这么明显摆了。杨广身为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一心想要为隋朝干一番大事业,一直想要铲除这些门阀势力的威胁,而想要铲除门阀就必须要先解决长江天堑的阻隔,开凿大运河也是势在必行的。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7)

图 ▏隋朝地图

2、方便粮食运输,南粮北调。

当时的中国一直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北方相对南方是更加乱,毕竟长期有战争,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了经济以及粮食方面出现很大的差距。

而南方有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一直都是隋朝的经济大中心,全国的农、林、鱼、盐、棉、麻、丝等物品,大部分都是从南方这边产出的。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中国,粮食是最重要的物资之一,隋朝事情全国一共有六大粮仓。

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良好,老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就需要处理好粮食,而存储粮食就需要粮仓。而隋朝的粮仓基本都是在北方,但是主要的产粮区却集中在南方,而南方不利于存放粮食,只能存放在北方。所以南北之间的粮食运输十分重要,只能选择水路,毕竟陆路运输实在太劳民伤财了,也是这些原因,杨广必须建立这条大运河。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8)

图 ▏隋朝粮仓遗址

3、更加方便进行军事调动。

众所周知隋朝定都于长安,一直以来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是需要大量的军队驻扎在北方的。而南方的地方实力是没有彻底清除的,很多残余势力一直暗中反抗中央,为了震慑地方实力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管理,朝廷经常需要调动军队。而调动军队无疑用水路最方便,所以建立大运河对于军事行动上面也是有着十分大的意义。

4、利于各地文化交流。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交通以及信息通讯的不发达,各地的文化差异十分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各地的文化有了不一样的风格。建造大运河就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风俗习惯上都能让各地进行很好的交融。

形成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毕竟当时中国由于落后导致一直都处于十分单一的文化体系。有了大运河不仅仅让官方和民间进行交流,特别是让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行交流,这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历史如何评价隋炀帝(史上功过参半的隋炀帝)(9)

图 ▏开凿大运河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开凿大运河还是治理江山,无论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有什么阳谋阴谋也好,总的来说都是有利于后来老百姓的,错的可能是选择修建的时间与方式。

当然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是做了很多的事情,有些事情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当时整体社会情况。在那个刚结束动乱没有多久的年代,更多的是需要休养生息,而不是劳民伤财的去征战、修建运河等。

参考文献:

《续汉书·五行志》

《资治通鉴·隋纪》

《隋书·世祖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