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观众都是被张一山、潘粤明这个主演阵容,吸引到目前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谍战剧《局中人》里来的,但也正是这个阵容在众多热议中激起了不一样的口水:张一山演一个那么老道的“卧底大哥”,真的合适么?潘粤明怎么感觉有点“面瘫”?别急,导演的亲自回应来了。

张一山和潘粤明(张一山太年轻配不上)(1)

《局中人》里沈林(左)和沈放兄弟俩的对立、情感牵扯格外引人注目

7月4日,《局中人》的导演兼编剧刘誉接受了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的采访。在谈到选角时,他透露选择张一山来演男一号沈放,既有演技的考虑,也有“年龄感”的考虑,“以年轻人的面貌来创作(主角),是符合当时史实的。”

在谍战剧圈子里,刘誉其实已经算熟人了。5年前央视一套黄金档的开年大剧《锋刃》,就是他自编自导的作品。本次带着《局中人》回归,刘誉自言“我们是希望在人物和情节的设定方面,有更多的独特性。”刘誉解释,自己心目中的“独特性”指的就是“我们希望用一种新的面貌,来展现当时历史风貌下真实的我方敌后潜伏的这些英雄们,当时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刘誉说,这也是为什么选择了一些相对年轻的演员来演的一部分原因。

另外一方面,刘誉说,《局中人》在人物设定、情节设定上尽力做到环环相扣。“我在剧中设计的伏笔很多,没有一个人没有戏剧化的作用,没有一个人没有反转。”

张一山和潘粤明(张一山太年轻配不上)(2)

28岁的张一山饰演老道的“卧底大哥”

具体到张一山和潘粤明两位主角的人选,刘誉坦言是演技和年龄感两大要素促成了选择他们。这同时也解释了目前追剧的观众、网友心里的疑惑:张一山饰演的沈放的人设是一个老道的“卧底”,找个年纪更大点的来演不是更好?“其实在那个历史时期,我方隐蔽战线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刘誉举例说,比如历史上声名赫赫的我方的“龙潭三杰”:钱壮飞,35岁不到;李克农,主管情报工作时不过二十七八岁;胡底,在天津主持地下工作时25岁。“所以我选择了以年轻人这样的面貌作为《局中人》的主角,是符合当时史实的。”刘誉说,当年很多有特别强大信念的革命者,都是年轻人。“正是有了他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

据刘誉介绍,自己在创作《局中人》剧本和小说时,叙事节奏实际上是按四个阶段划分的:即入局、迷局、僵局和破局。“这四个阶段符合了人物在这四个阶段四种情况的变化,也符合了这对兄弟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人物展现。”刘誉进一步解释,入局时是理想的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迷局的时候是两人如何坚守理想的过程,僵局是理想重塑的过程,破局是如何坚定理想,迎来更光明秩序的建立,“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张一山和潘粤明(张一山太年轻配不上)(3)

潘粤明在剧中饰演张一山的大哥沈林

除了在故事设计上追求精妙,刘誉对《局中人》服装、道具等的要求也一点没打折扣。“我们和造型指导老师、美术团队的沟通都在3个月左右。发饰,配饰,小到一个纽扣、耳环、项链,我们都反复琢磨过是不是符合那个年代,是不是在造型上还能有提升。”刘誉同时举了一个例场景设计的例子,像潘粤明饰演的沈林是“中统”的人,“我们就把调子做得更暗,墙和地板更黑,就是希望表现一个腐朽堕落的权力机关给人带来的压抑感。”而张一山饰演的沈放所在的“军统”机关是军人组成,当时热血青年是希望参军报国的,它就相对明亮一点。“这两种色调也显示了两个人的性格不同:沈放更张扬,沈林更抑郁。”

《局中人》播出至今,包括演员人选在内口碑争议不小。当记者问起刘誉是否有留意到这些时,他直言对这些自己关注度不高。“我觉得作品写完了,评判是自由,有质疑有声音是必须接受的事情。”但同时,他想说的是目前大家看了的不到一半,“有些剧情的前因后果的设定你得看完了才能明白。”他特别提到,如果大家觉得故事有瑕疵,人物的表演有瑕疵的话,“有很多答案是在我的小说里的,我觉得大家可以去看看小说补充一下。”

在刘誉看来,有质疑是好事,但他也希望“喜欢的或是有看法的朋友们,耐心把剧看完,重新审视,可能心里会得到最多的满足。我觉得作为影视剧的创作者,让最多的观众得到审美欣赏的效果,这才是创作者的追求。”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