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的两家免费电视台,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都经历了各自的辉煌期,但在大部分时期,亚视的收视率始终无法动摇TVB的地位。有人将此现象归咎于“惯性收视”,意思是说观众习惯看无线电视而不转台,但也没有具体数据支持此论调。
相比无线电视的当家人邵逸夫能一言堂做决定,丽的电视因经常更换大股东,导致电视台政策方向和节目制作不能长期持续,这也是丽的电视在收视率上始终不能压制无线的原因之一。
TVB创始人 邵逸夫
1981年3月,丽的电视母公司英国丽的呼声公司将其61%股份转让给澳大利亚一个财团,丽的呼声不再主管丽的电视。澳洲财团入主丽的,极力节省开支、缩减费用,很多当时的剧集都是很艰难的完成,如萧笙监制的《武侠帝女花》,使得当年气势如虹的丽的电视台前幕后许多人才逐渐流失。
1982年丽的电视股权结构再次发生变化,远东集团主席邱德根注资1亿港元购入50%的股权,入主丽的电视,并将丽的电视更名为亚洲电视有限公司,简称亚视(ATV),从此丽的进入邱氏主导的亚洲电视时代。
远东集团主席 邱德根
邱德根入主亚视后,也效仿无线电视拓宽业务,逐渐开始举办歌手大赛、艺员培训班、亚洲小姐选美比赛等等,因此公司在制作电视剧方面势必缩减费用,减少了大制作大投资的剧集数量。
1981年丽的电视拍摄的《大侠霍元甲》收视不俗,使得续集《陈真》的开拍如箭在弦上,尤其剧末对陈真的交代使得观众大呼陈真未死。当年澳洲财团入主丽的电视后,缩减费用,但《陈真》却还是大肆挥霍一番,当年号称是丽的电视投资最多钱的一套剧集。
第一集中赌场、舞狮、采青的戏份就花掉一大笔钱,电视台希望能认真做好吸引观众的点,也有人称当年丽的电视将所有好功力都传给《陈真》, 除令同期其他剧集失色外,也更加促成《陈真》成为后来普遍认同为丽的电视最后一套大制作经典剧集。结局更邀得当年《大侠霍元甲》武术指导之一的袁祥仁出演江湖八野与陈真对决,硬马功夫对决赢得不少观众分,该剧在大陆播出后也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
继《陈真》之后,1984年徐小明执导的《霍东阁》上映,虽然《霍东阁》相比《霍元甲》《陈真》失色不少,但三者组成的“精武三部曲”将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以传统中华武术为题材大涨了中国人的威风,三部曲不仅在香港取得了很高收视,引入内地后更是掀起了功夫片热潮,黄元申、梁小龙、米雪、钱小豪、郑佩佩等人成为大陆追捧的第一代港星。
在"精武三部曲"之外,1983年,徐小明还执导了另一部民国功夫剧《再向虎山行》,这又是影响整整一代人的超级武打杰作。一段惩恶除奸、弘扬正气的传奇经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剧情可谓峰回路转,不是冤家不聚头,南沧海,北铁山,一岳擎天决世间(容宽未出山)。
面对亚视民国功夫剧的凌厉攻势,TVB终于祭出了杀手锏——金庸剧。
1982年TVB的大制作剧集非《天龙八部》莫属,距离TVB上一部金庸剧1978年拍摄的《倚天屠龙记》已过四年之久,四年之间,从TVB训练班又走出了很多小生花旦,而且还多了从丽的电视跳槽过来的萧笙、程小东等著名监制、武术指导。于是,TVB倾举全台之力开始拍摄金庸剧。
1982版《天龙八部》分为《六脉神剑》《虚竹传奇》两部分,这部金庸剧最大的亮点就是演员的选角——梁家仁的乔峰,汤镇业的段誉、黄日华的虚竹,陈玉莲的王语嫣,以及石修演的慕容复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该剧人气最高的还是汤镇业演的段誉,风度翩翩加上有点小坏,使汤镇业一度红遍香江。《天龙八部》是82年无线最大的盛事,气势磅礴、结构独特,整部戏最令人叫绝之处,是石修把慕容复天生的贵族气质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兼有帅气、傲气和杀气,被认为是诠释慕容复的不二人选。后来版本的慕容复扮演者再难望其项背,只因缺少那一份悲剧式的贵气。
从1982至1989年,TVB基本保持着每年1-2部金庸剧的上映,83版《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84版《鹿鼎记》《笑傲江湖》,85版《雪山飞狐》《碧血剑》,86版《倚天屠龙记》,87版《书剑恩仇录》,89版《连城诀》《侠客行》等,几乎把金庸所有长中篇小说都翻拍了一遍,形成八十年代第一轮金庸剧热潮。同时也捧红了无数出演金庸剧男女主角的小生花旦,比如TVB五虎将、翁美玲、陈玉莲、戚美珍、曾华倩、黎美娴、邓萃雯等等。
在80年代每当TVB播出金庸剧时,亚视几乎没有一部剧可以在收视率上能与之一争长短,可见金庸剧影响力之大。虽然当时亚视艺员的薪酬待遇比TVB艺员高,但TVB强大的造星能力和演员出演金庸剧后的成名度,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亚视无法相比的。
八十年代的TVB剧集主要以古装剧、武侠剧为主,时装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逊色不少,但也不乏有经典作品,比如《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新扎师兄》《流氓大亨》《义不容情》等等,这其中的每一部都在香港电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80年代的TVB整体表现为:时装剧偶尔某点绽放,古装剧则全面开花,经典频出。
1986年港剧年度收视冠军《流氓大亨》
八十年代的亚视,能与无线一争收视的除了徐小明监制的几部民国功夫剧之外,就要数历史剧了。
1983年,亚洲电视拍摄了历史人物剧《少女慈禧》,该剧被称为“正说慈禧第一剧”,主要讲述的是慈禧太后前半生的故事。
该剧由刘家豪、李兆华监制,刘雪华、伍卫国、刘纬民、麦翠娴主演。在香港播出时创下很高收视,并开创亚视制作历史人物剧的先河,也使饰演慈禧的刘雪华一炮而红。
想必看过此剧的人都对刘雪华的精彩演绎赞不绝口。尤其是与肃顺很长的争权过程,她曾一度被打入冷宫。但凭着自身的坚韧性格和恭亲王、李乐天、小安子等人的相助,还是取得了这场斗争的最终胜利。
伍卫国饰演的恭亲王奕訢,温文儒雅、英明神武,拳拳爱国之心,换来的却是大志不得舒展的苦闷和无奈;与慈禧命中注定的有缘无分,也不知惹来了多少人的唏嘘。
1984年,亚视又拍摄了另一部历史人物剧《武则天》,由冯宝宝、潘志文、刘永、曾伟权等主演。
84版《武则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声夺人效果,就当时大众的观赏水平来说,不管是戏说还是还原,都能恰到好处再现了武则天首先作为一个女强人的存在,其次才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帝皇形象。
该剧虽然更多的是加入了戏说的成分,少了历史的严肃感,但在原有对历史人物认识的基础上的描绘更多偏向于个人奋斗史,宫斗成分不似现代剧集这么惊心动魄,但后宫励志的套路却是一直被沿用下来。
冯宝宝演的少年武媚娘,娇媚可人,秋波流转,把小女的娇态表现得丝丝入扣,角色还原度高,把武则天称帝后的威严演绎的很好。潘志文将心地善良,有恻隐之心,头脑守旧,拘泥于礼教道德藩篱,兼有书呆子之妙的宇文俊一角演来丝丝入扣,叫人赞赏,颇受好评。
1986年,亚视迎来了堪称史上最佳的历史剧《秦始皇》,在80年代,亚视能与TVB抗衡的剧集不多,唯有《秦始皇》,此剧一出,立见亚视水准。
《秦始皇》为“亚视”罕有之大制作,60多集的长度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在八十年代如煌煌巨制,“亚视”拍摄此剧时十分重视,曾专赴大陆西安取景,使得全剧场面十分开阔,气象万千。
在演员阵容方面,也是集全台之精英,有刘永、刘松仁、冯宝宝、米雪、罗乐林、王伟等人。
饰演嬴政的刘永是当时著名的皇帝小生,亚视邀其饰演秦始皇,也是看中了他的王者气质。本剧中,刘永从少年演到老年,而且重头戏全都落在他身上,可谓肩负重任,所幸他的表演相当出色,将秦始皇大开大阖的情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对韩国公主韩弥的复杂情感,对孟姜女的又爱又痛,对荆轲的又恨又敬,演来感人至深,可谓最人性化的秦始皇。
饰演荆轲的刘松仁是亚视当时一线小生,动用他来为刘永配戏,足见亚视对“始皇”的诚意。刘松仁那部分堪称全剧的最大亮点,即便是他与米雪的那场雪山邂逅的戏,也给人带来一种荡气回肠的诗境美,更不用说“刺秦”这样扣人心弦、激动人心的场面。
冯宝宝饰演的孟姜女,本是传说中的人物,因为史实中并无此人,更无孟姜女哭长城的事件,亚视为增添剧集的可视性,加入这一人物,对于展现秦始皇人物个性不无裨益,冯宝宝由于已有和刘永演对手戏的经验,此番更是游刃有余,几场对手戏,都很精致。
其他演员如潘志文的燕太子丹,罗乐林的韩非,王伟的吕不韦,也都出手不凡。
该剧主题歌由罗嘉良演唱,霸气十足。随着“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的激昂旋律,镜头拉升,秦始皇登临长城,仰天长啸。“君临天下”一词,我是从这里明白到的。
虽然同期的TVB也拍摄了一些历史剧,如《杨门女将》《楚河汉界》《大运河》《太平天国》等,但从历史剧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取景场面、演员表演、还是服化道方面,TVB的历史剧远不如亚视的历史剧更加大气磅礴。
1985年,亚视还有一部剧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那就是《八仙过海》,这部根据中国神话传说改编的八仙故事,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都是为天下苍生请命造福,在世间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亚视这版《八仙过海》远赴山东蓬莱取景,在香港、内地同时播出,主题曲也增添了国语版的歌词,一时间“仙山隔云海,霞岭玉带连,据说世外有天仙”的歌曲在内地广为传播,《八仙过海》和“精武三部曲”一样在内地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邱德根是青年时期从大陆去香港的,对祖国,他仍怀着一片深情,一直在关注着大陆的发展变化。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所以他入主时期的亚洲电视,在制作一些大剧集时,经常去大陆取景拍摄,很多经典剧集也得以引进内地播出,比如《霍元甲》《再向虎山行》《八仙过海》《秦始皇》等。
回顾整个八十年代,TVB和亚视(ATV)都产生了不少经典作品,总体来看双方收视率基本七三开,亚视偶尔出现经典作品的话能达到六四甚至五五开。正是由于双方的这种良性竞争,致使双方都在不断创新,提高质量,精益求精,所以才会出现那个神仙打架、人才辈出、佳作不断的美好时代。
这时期还有个小插曲,1987年11月亚视总部发生了4级大火,布景房、道具房、录影厂、新闻部、工程部等多个部门均被波及,导致节目中断十余小时。TVB无偿借出了演播室和设备,一时成为全城佳话,让大家见识到了竞争中两家电视台的友谊。
1988年6月,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林百欣以家族名义向邱德根购入亚洲电视30.83%的股权,成为董事局主席。同年11月,邱德根因涉嫌“远东银行造假账”一案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停止参与对亚视的管理,并于1989年5月1日正式退出亚视,亚视为期七年的邱氏时代告一段落。
从此,亚视未来的十年进入林百欣时代,而九十年代初的那几年,也成为亚视和TVB收视竞争最激烈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