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2018年4月,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开机。
36岁的胡歌,拍了人生中第一部担任男主角的作者电影。导演是拿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刁亦男,演对手戏的是柏林影帝廖凡、金马影后桂纶镁。
纵然胡歌有“李逍遥、郭靖、梅长苏”等国民度爆棚的经典形象傍身,也不可否认,这次拍电影,他要抛下之前的所有身段。
影片在武汉拍了将近5个多月,胡歌学武汉话,穿环卫服体验生活,他努力去接近周泽农,但依然没有自信,一度觉得自己演得不好。有次刁亦男找他谈事情,他甚至担心,自己是不是要被换掉。这种不安全感,一直延续到他杀青。
刁亦男曾说,选胡歌就是要给大家一个意想不到的形象。“胡歌本身气质,也比较符合这个角色,忧郁敏感、沉默寡言的样子,很符合我的要求。”刁亦男形容胡歌这次的表演,跟以往演电视剧相比,堪称脱胎换骨。
观众、影评人、业内人士给予该片极大的关注度,胡歌压力很大。他担心周泽农不会被观众接受,因为这个角色是盗窃团伙的一员,因内部利益纠纷,遭到警方通缉,期间不断遭人背叛,被迫逃亡。
刁亦男在周泽农身上,赋予了传统伦理、道义,侠义的精神。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又是胡歌“古装形象”的一次延续和颠覆。
电影上映前,我们与胡歌聊了聊,《南方车站的聚会》的不安与突破;对于古装剧成就自己,也束缚自己的看法;戛纳电影节的收获,后李逍遥时代的瓶颈;以及,对当下演员被称作高危职业的态度。
这些经历汇总到一起,足够精彩,甚至可以承载一部电影的容量。而这部电影的内容,就是一个电影演员的诞生。
制造周泽农
关于选胡歌出演《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是这么解释的:“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他的一张照片,照片形象特别打动我,那个人的脸后面,有很多故事在里面,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胡歌,叛逆和不羁的胡歌”。
网传是这张《GQ》封面打动了刁亦男
成为周泽农,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胡歌需要先完成这几个要求:说武汉话、灰头土脸、会打架、挑战激情戏。
*看《局外人》
周泽农是个几近绝望的边缘人物,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
这般经历,胡歌是不曾遭遇的。导演刁亦男为了让他能找到感觉,给他推荐了安东尼奥尼和布列松的电影,让他看了《局外人》。之后,胡歌还看了《亡命驾驶》《独行杀手》,去找人物的感觉。
来源:新浪娱乐
整个拍摄过程中,胡歌也把自己当做局外人,不会跟其他人打成一片,保持角色的孤立感。
*学武汉话
进组前,剧组就把他所有的台词用武汉话录了一遍,发给胡歌,先学着。进组后,他发现桂纶镁的武汉话,已经说得非常地道了,顿时感到压力山大。赶紧找了一位方言老师纠正发音。
回忆这段时间,胡歌笑称与方言老师相处的过程,没有想象中顺利。因为他老觉得自己发音跟老师一样,但老师永远说他发音不对。“我一度很生气,甚至想放弃。后来我教他上海话(胡歌是上海人),我就完全知道了他(教我)是什么感觉。”
因为剧组里有很多武汉人,他们定下一个规矩,但凡跟胡歌说话,必须要说武汉话。这期间,胡歌还一度想跟武汉好友袁弘嘚瑟,结果袁弘来了句,你说的是武汉周边的话,不是武汉本地的话。
前几天,胡歌还去李佳琦的直播间用武汉话为《南方车站的聚会》呐喊助威。武汉的朋友,可以去听听。
*灰头土脸
开场没多久,胡歌这个角色就中枪,滚下了土坡,摔倒在泥地里。满头是血,在乡间逃亡。可以说,从造型上,从未见过如此邋遢的胡歌。
周泽农是一个时刻在逃亡的人,在服装上,他肯定不会追求体面和漂亮。而他的生存遭遇,也决定了他看起来,一定是放在人堆里,最不起眼的那个。
怎么从外形上找到这种感觉呢?胡歌在一支特辑中回忆,在第一次做了泽农的造型后,他去了武汉的汉正街,没人认出他来,胡歌觉得成功了。没多久,他又穿着同样的衣服,去了步行街,结果被人认出来了,“那条街上都是年轻人,我那身衣服显得突兀了,有人认出来我了。”
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胡歌,又去网上定制了几套“泽农保洁制服”,把自己变成一个环卫工人。这次很管用,没人认出他来。
说一个好玩的插曲,胡歌有次走到医院门口,一个中年男子拦了下来。胡歌心想,“难不成认出我了?”结果该男子问他:“你扫地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一张病历卡?”胡歌说:“我不是负责这一片的,你去问问别人吧。”
*动作戏
片中胡歌有不少动作戏,导演要求拳拳到肉,要真实和自然反应的感觉。而拍了不少古装戏的胡歌,担心自己在动作戏里,流露出招式和套路的痕迹。所以,从进组第一天开始,就跟着武术指导做动作训练以及射击训练。最终在影片中,呈现出了一种大侠的质感。
在南京的路演活动中,他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要训练武打戏份。“古装戏里的动作讲究身段、姿势等,有点像戏曲,但现代戏里的动作则讲究效率,一招制敌。我之前古装戏拍得多,多多少少养成了一些习惯,一拍动作戏就会有下意识的姿势,所以进组后我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才把这些习惯改掉。”
*船戏
影片有场周泽农与刘爱爱(桂纶镁饰)的“船戏”,不得不提。这场戏,使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不过相比于内容来说,这场戏的形式更加令人好奇。因为,它真的是在船上拍的。
在之前澎湃新闻的采访中,胡歌提到那场戏,为了凸显氛围,要求现场制作一点人工浪,让船只摇晃。这需要工作人员从远处开小艇过来,才能实现这个效果。但是工作人员开过来的时候,力度并没有控制好。胡歌还在表演呢,突然一个大浪就拍在了他的脸上,直接打醒了。
看完周泽农的塑造过程,怪不得制片人沈暘曾说,胡歌这次简直是脱胎换骨。
下一页:戛纳离我更远了
【戛纳离我更远了】
《南方车站的聚会》曾入围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戛纳的时候,我见过胡歌三次。第一次,是5月18日,《南方车站的聚会》在卢米埃尔电影宫首映。
下车前,胡歌喝了口刁亦男兜里的酒,压压惊,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戛纳电影节。红毯上,胡歌既兴奋又紧张,自己第一部做男主角的电影,马上就要接受世界观众的检验。
戛纳红毯上的胡歌
红毯上,胡歌还看到了前来观影的昆汀·塔伦蒂诺。
第二次见他,是首映当晚的媒体见面会,《南方车站的聚会》主创:刁亦男、胡歌、桂纶镁、廖凡、万茜等悉数出席。
这是剧组第一次在戛纳电影节,正式与中国媒体见面、交流。我还记得,当话筒传给胡歌的时候,他依然在传递一种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当我来到电影宫里,全体观众集体鼓掌致意的时候,我觉得得到了一种尊重,选择演员这个职业,选对了。"
第三次,是在戛纳对胡歌的访问。当时的他,还提到与昆汀·塔伦蒂诺很有缘。因为自己在拍《南方车站的聚会》时,不仅看过他的片子,还跟刁亦男导演讨论过他。没想到,有一天能在红毯上见到彼此。
观影过程中,胡歌也一直留意昆汀的反应,觉得他是台下最投入的一位观众。而且,昆汀的座位,离他十分近,那种感觉很神奇。
从戛纳放映,到上映前夕,时间过了将近7个月。待我第四次见到胡歌时,他跟我说,回国冷静以后,反而觉得自己离戛纳电影节更遥远了,他更加清楚了拍电影的目的。
"第一次去戛纳,每天都是亢奋状态,觉得我终于到了这!但现在回来,冷静以后,我觉得戛纳离我更远了。 去之前,它对我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去之后,首先我发现我像个电影艺术殿堂里的小学生;去了才发现,不管是拍电影还是演电影,能不能去国际影展不是最重要的,这不是我们演戏最重要的目的。
比方说我接这个戏(《南方车站的聚会》),没想过去戛纳,我接这个戏是因为我喜欢这个角色、这个故事、这个导演,所以我现在就回来以后,反而我觉得跟它更遥远。”
下一页:一个电影演员的诞生
【一个电影演员的诞生】
《南方车站的聚会》并不是胡歌出演的第一部电影。2005年,他就在邱礼涛导演的恐怖片《疑神疑鬼》中,客串了一个房产中介。
彼时的胡歌还留着花仙子发型
2006年,在《第601个电话》中,演一位身患重病的大男孩; 2008年,在蔡卓妍和吴尊主演的《剑蝶》中,饰演了反派马承恩。戏份不多,依旧是标准的古装扮相。当时的胡歌,俨然是一副乖乖仔的模样,在《剑蝶》发布会上送导演苦瓜,寓意“忆苦思甜,苦尽甘来”。
《剑蝶》胡歌剧照
2011年,《辛亥革命》,胡歌饰演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造型上,开始有所突破。2012年,他跟容祖儿演了《华丽之后》。戏中,他诠释了一位盲人按摩师,角色可发挥空间不多。
《华丽之后》剧照
2014年,胡歌在《大话天仙》中搞笑出演了武功高强的反派。其妩媚妆容和前卫造型,也是影片一大亮点。2016年,胡歌在《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扮演了一位绑匪,可惜片子评价不高。
2018年,胡歌在《你好,之华》中,客串了一个家暴男。影片上映前后,刚好社会上有许多家暴新闻。网友对胡歌饰演的张超角色,也颇有微词。胡歌日后谈到这个角色时,觉得留有遗憾。
这个遗憾,跟自己的表演有关。他称自己只有一天时间,到了现场发现自己的理解和表现方式跟导演岩井俊二的要求不符,当下决定改变表演方法,但他始终觉得最后的呈现不够好。
胡歌以往的电影作品,其实都有一个明显的问题。要么是客串,要么是配角,戏份不多,还没多少发挥空间。而且,以上这些,也没有风格强烈、类型明显的作者电影。
所以《南方车站的聚会》出现的时候,胡歌知道就算有人反对,自己也要演。因为他明白,要参演作者型电影的机会,是多么难得。进组前,胡歌决定一切归零,变成一张白纸。尽管导演一直在帮他调整状态,但他还是有点不自信。直到有一天,导演的一通电话,让他怀疑自己是否要被换掉。
“有天收工后,导演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要来找我。我说,有事的话我过来。但是他说,今天我来找你,我这人多不方便,我当时心里面就开始忽上忽下,有什么事儿不能当着别人面说。 之前我拍戏,经常看到演员拍了几天,就被换走了,说不合适。加上我演这个戏,没有足够的自信,处在一个特没安全感的状态里,那天导演语气比较严肃,执意要过来找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就开始胡思乱想。
突然电话响了,导演说到了,结果我一开门就看见走廊那头,迎面走来三个人。我看了看,中间是导演,左边是摄影师,右边是造型师。我一看这组合,心就定了,如果来的三个人是导演、制片人和投资方,估计我就差不多了。”
这种不安全、不稳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胡歌杀青为止。因为这跟周泽农四处逃亡的状态,是相符、接近的。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胡歌说他做了一次非常有突破的尝试,目前看来这个尝试还挺成功的。这也是自己参演《南方车站的聚会》,最重要的意义。
是什么突破呢?他解释:“突破,就是要克服我的理性。有些人是天生的演员,他们极其感性、敏感,非常容易进入到角色内心。但我恰恰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我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会想很多细节和问题,我要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才能够相信在那一刻,我是他,我可以说这些话。
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旁观型人格,我会时不时地跳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审视自己,不仅仅是在生活中是这样,我有时候在表演中也会这样,演着演着我就跳出来了,看看自己演的对不对,是不是应该这样演。”
《南方车站的聚会》是顺拍,也就是说胡歌的杀青戏,就是结尾的死亡戏。片中,周泽农被击毙在湖边。临死前,他把手伸向湖里,镜头推向了他手上象征自由的海鸥纹身。
他称这场戏,让自己与周泽农产生了连接。因为杀青当天,刚好是胡歌生日(9月20日)。“拍周泽龙被击毙的时候,通告安排是9月19号晚上拍,拍完收工的时候,已经是9月20号凌晨,刚好是我的生日、所以那天特有意思,周泽农死了,当他爬起来的时候,蛋糕送过来了,大家跟我说,生日快乐。”
下一页:后李逍遥时代
【后李逍遥时代】
距《仙剑奇侠传》播出,已经有14年了。曾经的李逍遥,让胡歌一夜爆红,成了万人追随的偶像。不仅主演的电视剧收视率居高不下,由他演唱的主题曲《六月的雨》《逍遥叹》也长期位居KTV热门歌曲前几名。当时有评论称,李逍遥的扮相惊为天人,是漫画里走出来的少年。
《仙剑奇侠传》剧照
一个清爽、幽默、开朗的李逍遥诞生后,《天外飞仙》《少年杨家将》《射雕英雄传》纷至沓来。他成了最红的古装小生,他的剧频繁霸屏,经常换好个几台,都是他......
《天外飞仙》剧照
古装剧捧红了他,也束缚了他。他一度表示,自己想演的角色,都不是观众最后看到的角色。比如,《射雕英雄传》他想演的是杨康,《天外飞仙》想演的是上官浩淇,因为他觉得这些角色更有发挥。
“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也陷入了一个古装剧演员的类型里。那个时候,那么多的电视剧的作品里,好像成功的都是古装剧。反而,我演现代戏的时候,可能我自己觉得能够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
出演《仙剑》之后,将近十年的时间,被胡歌称作是“后李逍遥时代”。他称自己一直没有从这个角色的光环里跳脱出来,但又觉得随着年龄增长,已经不能够再原地踏步了。直到《如梦之梦》的到来,给了他一个出口。
“从我熟悉的电视剧领域,很难走出一条新路,因为之前的荧幕形象太深入人心,甚至那个时候还有一些制作人一直以为我是港台演员,我当时听到这个说法很惊讶。因为我将近10年时间,拍的基本上都是香港导演,合作的演员大部分也都是港台演员,所以他们对我会有一些误会。正好我遇到了一个特别难得的机会,就是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找到我。我觉得或许这是我的一个突破口。”
《如梦之梦》剧照
胡歌在《如梦之梦》中演“5号病人”,制作人王可然解释,“他经历过生死,与病人角色有契合。”彼时的胡歌,也坚信舞台对于演员来说,是最好的磨炼之地。这一演,就演了7年。
直到《琅琊榜》的出现,他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足智多谋的梅长苏,撕掉了他古装剧小生的标签。此后,人们不再认为他只能演李逍遥那种谈谈情、说说爱的角色。他可以是身经百战,书写历史的人物。2016年,《琅琊榜》让他击败了靳东、李雪健、佟大为、霍建华,拿到了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
《琅琊榜》剧照
有意思的是,捧红他的是古装剧,让他获得奖项认可、打破束缚的还是古装剧。关于这个说法,他现在是这么看的:“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可能古装戏能给我更大创作空间,因为那是一个离现实相对遥远的年代,所以我们没有所谓的标准,在人物的塑造和表演的设定上,自由度更大,反而回到现代戏,离现实更近的时候,我会有一些束缚。”
《琅琊朗》给他带来的新鲜感,并没有维持多久。2017年《猎场》播完后,他又陷入了迷茫期,他找不到一个重新激发欲望的角色,一直没接戏。这种困在困局里,左冲右突,出不来的状态,跟周泽农像极了。而《南方车站的聚会》的出现,与胡歌当时的状态,正好吻合。
下一页:高危与责任感
【高危与责任感】
提到胡歌,似乎总避不开2006年的车祸事件。直到今天,采访胡歌前,依然会有工作人员,跟记者明确提出,不能谈车祸。
我们不谈车祸,我们谈影响。那天,胡歌刚结束《射雕英雄传》的部分拍摄,从横店赶回上海,突发意外,与死神擦肩而过。车祸让他在四天内,经历了两次全麻手术。脸和脖子缝了100多针。一时间,演员的安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一直延续到胡歌2007年伤愈复出。
当时的胡歌,对于回到镜头前,其实是害怕甚至反感的。对于他来说,可能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把《射雕英雄传》拍完就好。其他的事,都没做好准备。但他承受了包括公司和粉丝在内的太多期待和祝愿,他无法把这些无形的期望都扔在一边。
毫无疑问,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是煎熬的。处理好了,就会像胡歌一样,更加强大。而处理不好,可能就打死结,遇到心理问题。今年,热依扎、泫雅、崔雪莉、姜丹尼尔、车仁河等艺人,接连爆出患有抑郁症,甚至有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新闻高密度的集中出现,让人们突然觉得,演员似乎是一种“高危”职业。
对此,我问了胡歌的看法,从鬼门关走过一劫的他,看得更全面:“社会上,各行各业,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很大压力,可能是来自于生活和工作,也可能是来自于社会。演员,因为是公众人物,所以可能我们的某一些事情会被放大。但我不觉得我们是一个所谓的最高压或最高危的职业,我觉得目前来说很多人都要承受不小的压力。”
我们还提到了高以翔录制节目猝死的事件,虽然没有得到胡歌的正面回应。但在闲谈中,他也说自己确实不愿相信这件事,不过,事情发生后,除了指责,更需要反思,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出现。
这是一种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回答。你能感觉到胡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情,作为公众人物,他要传递积极的导向。这种正向的责任感,在之前粉丝自发的集资应援活动中,也有体现。《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前,有粉丝团自发集资贡献票房,但得到了胡歌不支持不认同的回应。他说自己对演员这份工作有敬畏,对艺术电影更有尊重,不希望用特殊方式来制造盛世假象。
被称作国民偶像那么多年,胡歌对社会责任还是有发言权的。除了要有出色的演艺才华外,还要具有社会责任。对于喜欢他的粉丝,尤其是年轻人来说,需要有一个正向的引导作用。
不过他现在已经毫不介意,别人称他是偶像,还是演员,“大家怎么称呼都可以,这不就是一个称呼嘛。”他担心的是《南方车站的聚会》能不能被更多人接受,能不能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他说自己曾忧虑,观众可能不会接受周泽农这个角色,因为这和他以往塑造的李逍遥、郭靖、梅长苏,差别太大。但在路演的时候,他听到了一句话:“周泽农不是白日里的焰火,他是黑暗中的一根火柴。点亮,也预示着幻灭。”
他觉得,观众看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