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生产管道阀门的企业,人们很容易将它与传统制造业联系起来而在潍坊高新区有一家专门从事管道阀门研发生产的公司,却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它生产的防冻阀填补了管道安全节能防冻国内空白,技术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46项国家专利,成为国内行业标准制定者,并远销俄罗斯、北欧等国家和地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淄博井口防冻设备:三华利小阀门打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淄博井口防冻设备:三华利小阀门打开

淄博井口防冻设备:三华利小阀门打开

提起生产管道阀门的企业,人们很容易将它与传统制造业联系起来。而在潍坊高新区有一家专门从事管道阀门研发生产的公司,却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它生产的防冻阀填补了管道安全节能防冻国内空白,技术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46项国家专利,成为国内行业标准制定者,并远销俄罗斯、北欧等国家和地区。

是什么让小小的“阀门”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近日,记者探访山东三华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勇于创新:“工匠精神”破世界难题

说起三华利,就不得不先说说它的创始人、公司总经理孙占标。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孙占标,从接触机械开始就没有停止过钻研和创新。

2008年,拥有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的孙占标经历了和全国千千万万制造业老板一样的“转型阵痛”,如何让企业在这场博弈中脱颖而出,成为他每天思考的问题。

“90年代时,每到冬天,农村经常发生自来水管冻结甚至冻裂的现象,冻一次修一次,每次都浪费大量的保温材料和维修费,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困扰,有的家庭一个冬天要冻破很多次管道。为什么不能制造一种新型管道防冻设备来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呢?”为此,他和团队展开了大范围的市场调查,最终决定进军“管道防冻”这个新领域。

淘汰了大部分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初级制造,孙占标毅然从乡下搬到潍坊高新区,成立三华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管道免保温节能防冻技术”的研发。当时,这一领域在国内是空白,在国际上也只有日本刚刚涉猎,家人和员工无法理解他的决定。在一片质疑声中,孙占标带着两个小徒弟,开始了研发之路。

创新之路是艰辛的,没有经验借鉴,没有资料参考,甚至没有专业仪器;创新之路也是寂寞的,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改进,资金像流水一样只出不进。

为什么水管会上冻?原因在于水。那么,只要做到关阀后水管里没有水,不就冻不了了吗?可是水本身有压力,于是,如何让阀门对抗水的压力,让阀门在关闭的瞬间将原来的压力抵消,实现“真空负压、泄空防冻”成为孙占标研究的方向。

半年多后,他拿着“成功”的自来水阀门兴冲冲地坐上火车,打算给远在黑龙江的亲戚安上“自来水防冻阀门”。没想到却遭遇了“滑铁卢”,防冻阀安上了,第二天打开水管,还是冻住了。原来,自己研发的防冻阀门,原理没有错,但冰箱实验最低只能到零下15摄氏度,而东北地区到了零下28摄氏度甚至零下36摄氏度。“冰箱试验”成功了,“实战应用”却失败了。

回到潍坊的孙占标并没有气馁,“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实战演练。”于是,他进一步改进技术,为了检验防冻效果,在东北零下36摄氏度的环境里进行破坏性试验。有的员工受不了巨大压力,失去信心而跳槽,连他的妻子都说“再这样下去就离婚”。“我不是心疼钱,我是怕他再这样下去,人就垮了。”看着丈夫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一心扑在研发上,孙占标的妻子心疼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将常规材料的结构重新配比,改变材料收缩率,使防冻材料在零下50摄氏度时收缩率仍保持在万分之一,孙占标终于成功研发出“SHL-NFV自动吸气排空供水管道防冻阀”,破解了“管道免保温节能防冻技术”这个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建筑给排水管道免保温防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趁热打铁,三华利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公司,并和外国优秀阀门公司长期合作,先后研制成功了“自来水防冻阀”“防冻防撞调压式消火栓”“太阳能抑垢防冻阀”等预防水管冻结冻裂的防冻阀产品,成为中国首家自来水防冻阀专业制造商,并先后申请了46项国家专利。

“在三华利,孙总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曾经的“小徒弟”、如今三华利的技术骨干王志超告诉记者。孙占标身上踏实务实、精致精细、从容独立、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引领着三华利在创新的路上心无旁骛、不惧困难。

心系三农:爱心捐助火了“防冻哥”

潜心搞研发的那几年,孙占标忽略了身边的亲友,好几个朋友戏称“孙占标‘失联’了。”在朋友圈“失联”的孙占标,却成了美名远扬的“防冻哥”。

自2010年第一件产品研制成功时,还没见“回头钱”的孙占标就带领他的团队转身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中,先后在昌乐、青州、安丘等县市进行扶贫帮困活动,为玉树震后重建捐献了一大批水管防冻阀产品并帮助安装到位。在枣庄、济宁、河北、山西、吉林、青海等地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中进行了规模示范,“开阀用水,关阀防冻,无需其它保温措施,零下50摄氏度不冻管,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一学就会。”产品实现了很好的防冻效果,“防冻哥”的美名在捐助地区传开了。

最让孙占标难忘的一次捐助是在昌乐的一个贫困村。一位70多岁的“留守”老太太腿脚不方便,头一年,政府为她安装了自来水管,可是要么没水,要么流出的是污浊的黄水。当三华利的员工帮老人换上新的水管和水龙头,一拧开水龙头,哗哗的清水流出来时,老太太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拉着孙占标不让走,非要让他们留下来“吃一顿清水做的饭”。

“老旧的自来水管是塑料管,稳定性不好,可能是在安装时出了问题,有破洞,每次流出水都混有泥沙,水就呈现黄色。我们更换了水管和防冻阀,不仅解决了冬季防冻问题,还解决了黄水问题,老太太特别感激。”三华利工作人员杨晓军说。

以这次扶贫为契机,三华利从“以技术服务为中心”转化到“以为农民服务为中心”上来,秉持“节能环保改善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防冻服务”的企业理念,把科技成果的转化用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更多地考虑解决老百姓的生活之需。

2015年,三华利与中国农大、潍坊农科所、芝麻开花集团等联手打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把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成果转化通过“互联网 ”的形式整合起来,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目前,三华利研发的防冻环保型一体化化粪池以厌氧发酵杀菌消毒产出有机肥,发挥了独特的节能环保效果,直接贡献于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

有人说,孙占标干的事儿,不是花钱就是赔钱,孙占标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而三华利人却不这么认为。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后,他们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中国北纬35度以北广大寒冷地区有14个省区,1600多个县(市区),每个县级市需求量达到70万个,全国市场蕴藏量可达2560亿元,加上俄罗斯、欧美、中东地区,只要能生产出质量过硬、技术先进、适合市场的产品,企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前景无限。

酒香不怕巷子深:外地客商慕名来

“一个长途电话” “十分钟面谈”=“一笔160万元的订单”,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惊喜。而这样的惊喜,就发生在三华利。

2014年10月,三华利的工作人员突然接到来自黑龙江鹤岗煤矿的一个电话,询问是否有防冻消防器材。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鹤岗煤矿相关项目负责人、总经理陈勇马上“打飞的”来到三华利,聊了不到十分钟,就主动要求签下价值160万元的订单。

“煤矿油田对消防的要求非常高,在一次消防大检查中我们发现消防设备上冻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更换防冻消防设备。”陈勇说,经过多方打听,网上查询、实地考察他们,跑了6个城市,还是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产品,最后翻查了国家发改委编纂的《高新技术汇编》才找到了三华利。

三华利的“防冻防撞防盗调压消火栓”集四大功能于一体,具有防冻功能和撞断不流水功能,同时加密防盗,并从技术层面缩短了救援时间,延长了救援高度,大大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通过了国家消防总局CCC认证和型式检验。“全国只有你们生产这样的消防设备,我们不用你们的用谁的?”陈勇说。

有了金刚钻,就不怕揽不到瓷器活儿。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疆建设兵团等安防要求极高的客户,也都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了三华利,主动要求合作。

最近,力诺瑞特太阳能防冻项目负责人也来“求合作”:“我们研究了十几年的太阳能防冻技术,都以失败告终,而三华利早已解决了这个难题,看来在防冻领域还是你们专业啊。”

“绿色环保首选品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技创新最佳发明成果奖”“2015年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三华利的产品展厅里,一张张闪光的荣誉牌匾足以见证它的实力。

目前的三华利,年设计产能200万台套、预计产值约3.6亿元。在客户“找过来”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地“走出去”,在全国寒冷地区建立起68个成熟代理服务商,负责本区域推广和服务,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并积极开拓欧盟、俄罗斯和中东等市场,实现价值倍增。今年,三华利的系列产品成功申请了“欧洲CE认证”,为企业打开欧洲市场开辟了道路。

“未来,公司将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生态农业等企业与公司产品高度融合,努力打造海绵城市百年工程配套产品、公共安全消防系统配套产品和生态农业美丽新农村配套产品,努力为节能环保、改善民生作出贡献。”孙占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