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乳房炎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理化性质、细菌学以及乳腺病理学发生的变化。包括乳汁改变颜色和性状,乳腺炎症、乳房肿胀等临床症状。是产仔母畜多发、常见病之一,特别是牛、羊更多发。乳房炎不仅使患畜机体受到伤害,而且会降低乳汁及乳产品的质量,给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病因导致乳房炎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当然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内因:乳腺结构具有特殊性,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而发生炎症。乳腺发育是受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如果母畜脑垂体有疾患就会导致乳腺发育障碍;健康机体的多种生长激素对乳腺的发育也会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激素分泌异常对乳房发育也会起到障碍。另外,乳腺的防卫功能(如乳头管、乳中的吞噬细胞、酶类、免疫球蛋白)也会维护乳房的健康发育,一旦防卫功能减低就会引发乳房炎。
2.外因:就是因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乳房内炎症乃至全身表现出临床症状。导致细菌入侵与下列外部因素有关:如生活坏境卫生条件较差,病原菌污染乳头;不正确扎乳导致乳头括约肌损伤或括约肌松弛;免疫功能下降导致乳汁中保护因子减少;感染病原菌的数量多或毒力强等等因素都是构成乳房炎的外因。
病原
病原微生物中的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是引发乳房炎的主要病因,但在不同母畜的不同病程中,感染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是有差异的。
1.牛的:最主要的有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还有乳房、停乳、兽疫、粪、化脓及肺炎链球菌,也有化脓棒状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牛分支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多达几十种。真菌有毛孢子菌、烟曲霉、构巢曲霉等。
2.绵羊的:常见的有溶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李氏放线杆菌等。
3.山羊的:发病率比牛少得多,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还有无乳、停乳、化脓链球菌及伪结核等。
4.猪的:以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无乳、停乳、乳房链球菌为多见。临床中猪的乳房炎病变不明显。
5.马的:很少发生乳房炎,其病原菌主要有假结核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兽疫链球菌和马链球菌。
分类根据乳汁中能否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及有无临床症状分为如下三型:
1.隐性型(非临床型):也称潜在性乳房炎,该型的乳房及乳汁都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但理化性质已发生改变,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检出。其乳汁的品质下降、产量减少,是常发多见的乳房炎型,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类型。
2.临床型:乳房与乳汁都有肉眼可见的临床变化。发病率为2%~5%,管理水平较差的大牛群发病率较高。根据发病程度分为三种。
①轻度: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轻微,临床症状也较轻,乳房不见异常或有轻度发热和痛感,或肿胀。乳汁有絮状物或凝块、变稀、偏碱性。如及时治疗可以治愈。
②重度:乳腺组织有严重的病理变化,患病乳区肿胀、发红,触摸乳房发热、有硬块,痛感明显,患畜拒绝检查。乳量减少、乳汁异常,黄白色或呈血清样,内有乳块。全身症状不明显,精神、食欲正常,体温或略高。如能及早治疗,可以痊愈,一般预后良好。
③急性:乳腺组织受到严重损害,突然发病,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患病乳区肿胀严重,皮肤发红发亮,乳头肿胀,乳房发热、疼痛,全乳区发硬。患畜全身症状明显,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食欲减少。如不及早治疗,可危及生命。
3.慢性型:一般是因对急性乳房炎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而转化的。乳腺组织形成渐进性炎症,临床症状不明显,全身情况也较正常,但产乳量下降,可能有反复发病史。可能导致乳腺组织纤维化,乳房萎缩。此类乳房炎治疗意义不大,可能成为母畜中的传染源,应及早淘汰。
症状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乳汁异常,乳房大小、质地、温度异常及全身反应。乳汁异常是指色泽异常,出现凝块、絮片或脓汁,颜色变化,表明乳腺有严重的炎症。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会发生乳房炎,出现乳房发热、红肿、纤维化症状。不同的病原微生菌引起的炎症在临床上是有差异的。
1.阳性菌引起的:病原主要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潜伏期3~5天,侵入乳管和乳腺后释放毒素,引起乳房细胞水肿,乳汁凝块、乳管堵塞,泌乳减少,乳房纤维化变硬。引起的乳房炎能恢复的很少,均可遗留一定成度的乳腺永久性损伤。
2.阴性菌引起的:通常是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症和全身症状突然发作,乳房感染区均匀肿大,乳汁呈水样,含有小凝块,也称无乳症。
3.其他菌引起的:主要是由霉形体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①霉形体引起的:这是乳房炎中较严重的一种,潜伏期2~3天,突然发作,开始时一个乳区,随后整个乳区同时肿胀。产乳量急剧下降,乳色变为黄褐色,并发关节炎,引起跛行。无明显全身症状,乳房发硬,乳腺萎缩。
②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是次要病原菌,因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可经常在泌乳口中分离到。引起隐性或轻度乳房炎,不表现临床症状。
诊断
诊断方法很多,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乳房炎的诊断。
1.临床型诊断法:临床型的主要靠传统的视诊和触诊,根据乳房的病理表现,如红、肿、热、痛;母牛拒绝挤奶;乳汁分泌不畅,出现凝块、血液;产奶量大减或停止等变化。病情分为亚急性、急性、最急性和慢性型。也可根据炎症性质分为浆液性、卡他性、化脓性和出血性的。
2.隐性型诊断法:隐性型乳房炎要靠实验室的各种检验方法来诊断。如乳汁细胞检查法中的白细胞直接计数法、体细胞间接计数法(SCC);乳汁酸碱度(PH)检查法;乳汁的细菌培养法;其他方法中还有乳汁电导率法、酶检查法、乳清电泳法、桶奶试验等很多方法,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具体介绍。
治疗治疗主要指临床型的乳房炎,治疗是否有效的判定标准是: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乳汁体细胞计数降至正常范围(50万/毫升以下);乳汁病原菌转阴率。隐性型乳房炎要靠控制及预防,其效果以治疗判定的后两条标准衡量。
治疗手段很多,但都以抗生素为首选药物,其次是磺胺类药物。途径是静脉、肌肉注射或乳房内部给药。主要治疗方法有:
1.全身治疗:主要用于有全身症状并乳房肿胀,不能进行乳房关注的病例。多采用速效杀菌抗生素,并按每公斤体重用药。如青霉素1.6万单位,或土霉素10毫克,或泰乐菌素、红霉素12.5毫克或磺胺二甲氧嘧啶200毫克。每日1—2次,连4—5天。其中土霉素和泰乐菌素的抗菌谱广,较青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和氯霉素效果好。如又发热、全身症状较严重的,应配合退热、强心、抑制出血等缓解症状的全身疗法。
2.乳房灌注:方便有效,是治疗乳房炎的好方法。治疗时应严格消毒,避免细菌二次感染。一般是在挤奶后的傍晚灌注。每次用青霉素100万单位或氨苄青霉素100毫克,或螺旋霉素250毫克,或利福霉素100毫克,或土霉素300毫克,或金霉素200毫克均可。每日一次,一般连用3~5次,或直至明显好转。
3.辅助疗法:静脉注射大剂量的等渗液,如5%葡萄糖、0.9%盐水、复方氯化钠、糖盐水,并加入适量的抗组织胺类药物。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乳房外部可以用冷毛巾或冰敷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4.其他药物法:民间治疗该病的药剂很多,可以作为辅助性治疗。如:六茜素、乳房宁1号、复方宫乳康注射剂、双丁注射液、血清疗法、双黄连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等;灌服用的乳黄散、乳康宁;外用乳玉红膏等等。
预防
由于乳房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以及乳的生产特性决定了乳房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威胁。所以,在母牛怀孕、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中,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长期坚持。比如:加强牛舍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定期消毒制度;正确扎乳并注意挤奶卫生和乳头浸浴;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或淘汰病牛等综合预防措施。
1.泌乳期的预防:挤奶后的1~2个小时乳头松弛,是细菌最易感染阶段,所以此时期进行乳头浸浴对易感的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有最有效的抗感染作用,每次挤奶后浸浴乳头可降低新感染率75%,降低临床型乳房炎50%。如挤奶前后各浸浴一次效果更好。常用的乳头浸浴药有0.5%的洗必泰、3%~4%次氯酸钠或过氧乙酸、0.5%~1.0%威力碘或碘消灵。也可用护乳膏涂擦在乳头表面,如当归护乳膏、丙烯溶液等。
2.干奶期的预防:乳牛在干奶期是较易受细菌感染的,所以在干奶期前、后10天及临产前10天每日浸浴乳头2次,可减少围产期乳房炎的感染率。浸浴时最好将整个乳房基部都浸渍在药液中。因为干奶期没有奶的丢弃等损失,而且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常使用的水剂或油剂治疗药物有:复方(长效)青霉素油剂、干奶安、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复方氟哌酸制剂等等。
总之,因为乳房具有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点,极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炎症,所以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炎症,就比较难以治愈。
来源:开犁
作者:12582农信通兽医专家 刘清河
编辑:李萌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