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不仅绘画技艺高超,画作后面的故事更是充满传奇色彩。

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才逃至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憬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因为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

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

但李煜当时对他还是不放心,就命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拒到韩熙载家探个虚实,命令顾闳中和周文拒把所看到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

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所以故意沉湎于歌舞,来了一场醉生梦死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夜宴的全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后主看了此画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幅画,韩熙载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也给这幅画增加了传奇色彩。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2)

高清完整版《韩熙载夜宴图》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3)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4)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5)

分段、局部欣赏

第一段:悉听琵琶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6)

此段出现的人物最多,韩熙载头戴高帽,身上穿着黑袍,盘腿坐在榻上,与其他宾客和侍女一起欣赏琵琶女的弹奏。

宴客的目光、神态很是享受,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可见琵琶女弹奏的曲子撩人心弦,让人享受其中。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7)

这不禁让人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8)

此段主人公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气氛热烈激荡。韩熙载的宠妓王屋山,身姿娇小(通过人物间身形大小的区别、对比,来体现他们的尊卑、主次)、舞步轻盈,好友德明和尚也在此宴会之中,明显有些尴尬之情,可谓是形神兼具,惟妙惟肖。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9)

第三段:休憩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0)

此段在整幅画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过渡自然。

想必一定是观舞累了,韩熙载与家伎们坐在榻上休息,悠闲地聊天;韩熙载坐在榻上洗手。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1)

第四段:清吹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2)

此段韩熙载脱去长袍,身穿便装,索性敞开衣服盘腿坐在椅子上,一边摇着扇子,一边与侍女交谈。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3)

奏乐的女伎们一字排开,每个人吹奏的动作,衣服颜色的搭配,相互对比、衬托,人物疏密有致,神态各异、神情自然,如痴如醉地陶醉在乐曲中。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4)

此人是李嘉明,坐在一旁随之和声。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5)

第五段:欢送宾客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6)

宴会结束,韩熙载出现在屏风的左边,一手虽作送别状,但仍能感觉到他的兴致正浓,重衣黄衫,左掌微微一摆,夜宴或将持续到天明。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7)

宾客即将离开,却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笑风生,沉浸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之中。《南唐书》中说韩熙载家中的众多女乐人“不加检束,恣其出入,与宾客聚杂”,与这里的情景是完全吻合的。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8)

第五部分,尤其是最后一张画中,韩熙载清醒的眼神,让人头皮发麻。难道这一些竟是一个局?韩熙载早已看穿了李煜的不信任,只是他无可奈何,只能把政治抱负掩盖,做出一幅纵情声色的样子。

李煜看过此图之后,放松了对韩熙载的疑心,韩熙载得以在乱世保全了性命,但也未受重用。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七月二十七日(8月31日),韩熙载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这幅《韩熙载夜宴图》没想到竟然具有这么深刻的意义,而一千年前最大的谜底,最后一幅画昭然若知。

来源: 798手绘网、人民文化、阅读公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推荐

韩熙载夜宴图滚动长卷欣赏(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19)

王阳明:别想太多,很多事情,做了才能有结果

古人的客套话这么诗意,现代人都丢了40首咏柳诗词,有无限春光,有深深离愁

王阳明家训:教育孩子,只在这三件事

《都挺好》大结局:婚姻中,女人最该看透的4件事

《清明上河图》里竟然有这么多“植入广告”

姓、名、氏,这里头的说法你明白吗?

有意思!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

【溪山拾遗】专栏:孔学堂写意

“溪山拾遗”征稿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