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百多字,其中奥妙,各人各见。

愚以为,照见五蕴皆空,远离颠倒梦想,最为振聋发聩。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

远离颠倒梦想!

记得在2019年秋天一个大山里,向一位隐居智者求教佛经。

这位修行者悠悠地说:

你看心经,说了“色不异空”,不厌其烦又说一遍,说“空不异色”;怕你不明白,再次强调“色即是空”,接着又说“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反复给你说,怕你不清楚这个大千世界的一切,端的是空的、端的是虚妄的!你就单单看这一篇心经,就知道佛祖多么慈悲为怀!

对色空不异之理,反复叮嘱,不厌其烦,可谓慈悲喜舍语重心长,能解者几何?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2)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使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当时听了,心中一怔。

虽然至今悟空破执不得万一,却记住了他读佛经的这个独特的视角。

遂时常读心经,背诵心经,沐手蘸墨展纸提笔书之数行,以为温记焉。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3)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全文

有人说,佛经,其实超越了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好几个层面。不是在一个数量级的。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4)

观自在

这个结论,是否严谨,是专家解释论证的事。

不过,最近读一些科学文章,比如,太阳黑洞啊,暗物质啊,基因图谱学啊,三体小说啊……感觉宇宙自然,真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5)

有和无,归结到底,就是不二。热闹的世界终究会归于寂然。就像曹孟德说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6)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面对茫茫宇宙,无数的银河系,无量的星球以及星球上的秘密,无边无际的时空转换,的确是色空不二、寿夭不二。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7)

般若斯无相,心经即是空

但是如果认为佛教是消极学说,那就大错特错了。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8)

狂心顿歇,破迷开悟

常常想,最羡慕做一个天文学家,他最清楚地球的渺小和生命的伟大与卑微可怜,以及作为一个人的个体的微不足道,但是他永远在夜晚饶有兴趣不知疲倦地追逐星光。我甚至觉得,其他行业的人也许容易患抑郁症甚或想自杀,但是天文学家,永远不会得抑郁症,根本不会自杀,因为他们是一批最具有开阔视野、最具有豁达心胸的人。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9)

你想,天天遥望无垠星空的人,抑郁孤僻自杀逃避,有可能吗?有意义吗?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0)

真实不虚(心经摘句)

所以,佛教是高屋建瓴的,因此是积极的。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1)

艺术上亦然,虚室生白,高屋建瓴,豁然心胸,也才可能成功,才能积极变法、大胆进取。书法绘画,皆然。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2)

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

凡夫俗子忙于挣钱,忙于扩大占有更多资财,忙于获得更多感官的刺激美其名曰享受。心波已经混浊不堪了。心波混浊荡漾,初心和使命模糊了,心性情性妄念四起狂躁不安。心既不明,本性亦昧。

永远在贪嗔痴慢疑额的崎岖泥泞道路上狂奔。

而在佛家看来,色空不二,看着人们拼命追求无尽的物欲满足,在世间明争暗斗,甚至战争硝烟弥漫,就觉得,人生八苦,端的是可怜可悲的。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3)

有相皆虚妄,无我即如来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4)

每当书法绘画篆刻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每当心绪烦躁时,就写几遍心经或心经的句子,成为最有效的舒缓剂。虽然我还不是佛教徒,只是初步的研究学习,一些理解并不准确,但是“远离颠倒梦想”“无有恐怖”,却常常会豁然心胸。

希望忙碌的人们,抽时间读读写写佛家经典,增加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减少一些无谓的争斗追逐,把追求名利的脚步缓一缓,放慢速度,让灵魂跟上。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5)

笃行致远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6)

般若斯无相,心经即是空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7)

佛法经典心经大全(感知佛陀的慈悲为怀)(18)

用心如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