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民间出现了一种畸形行业,有商人出资将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

  教他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之后卖于富人做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牟利,这种行业代称为“养瘦马”

  有句话说得好,“凡事有利有弊”,女孩儿们有人飞上枝头当了凤凰,有人则是深陷风月场,凄苦一生。

  话说啊,明清时期,扬州有一户张姓人家,家主张老汉不算贫苦,但说富裕也谈不上,娶妻王氏,夫妻二人好赖能紧巴巴凑合着过日子。

  古时大多数人思想迂腐,张老汉就是其中之一,一心想着要个儿子,按照老话来讲,张老汉就是张家那个“千顷地里一根苗”

  为此,全家人都把传宗接代的希望放在了张老汉和王氏身上,为了哄王氏,张家人更是将祖传的金镯子都交给了她。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1)

  王氏答应得好好的,可这事儿哪里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眼看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王氏心里也急了起来。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张家盼星星盼月亮都没等来下一根苗子,一看王氏生了个大闺女,张家上下哭得七荤八素的,收了王氏的镯子不说,还把王氏骂了一顿。

  王氏心中委屈,每天被婆家气的,王氏干瘦干瘦的,孩子自然没有饭吃,好在有娘家帮衬,孩子才得以长大。

  不过王氏的苦日子没过多久,不到两年时间,王氏便给张家添了个大胖小子。

  全家人乐呵呵的,对王氏的态度亦是大转变,不过有了第二个孩子,难题也随之而来了。

  张家毕竟不是富裕人家,养一个孩子还能养得起,两个孩子就有些吃力了。

  看着第一个女娃娃不过两岁,便出落的粉雕玉琢,七大姑八大姨的便议论纷纷起来,期间就有人提议将女娃娃卖给商人当“瘦马”

  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王氏哪里舍得将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子卖了呢?

  不管张家人怎么说,王氏始终抱着孩子不肯撒手,张老汉也没了辙,看着粉粉糯糯的小闺女喊自己“爹爹”,再硬的一颗心也能被融化。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2)

  张老汉叹了口气说:“那我们该怎么办,眼看家里快揭不开锅,到时候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王氏抱着孩子左思右想,忽然她一抬眸看向张老汉说:“要不,你再娶一房妾室吧。”

  张老汉下意识地摆摆手:“那怎么行,我们张家一向只有一个妻子,从未开过这等先例。”

  “让你娶妾室,也没有让你真的娶进家门,在外面搞一搞就好了,到时候生了儿子就留着,生了闺女就...”王氏话没说下去,只是朝着张老汉使眼色。

  张老汉有些犹豫,可他如果不这样做,就得卖了自己的闺女,张老汉想了又想,咬了咬牙就答应了下来。

  张老汉家旁边有一名叫柳梅春的寡妇,生得漂亮,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风情万种。

  王氏没嫁进张家之前,柳梅春就对张老汉有意思,奈何张家嫌弃柳梅春嫁过人,死活不肯同意。

  不过如今张老汉就算有了妻子,柳梅春还是时不时地在张老汉面前晃,有时候甚至当着王氏的面都敢朝张老汉抛媚眼。

  王氏气得发抖,想起来第一个女人就是柳梅春,为此王氏故意离家几天,就想着给张老汉和柳梅春制造机会。

  柳梅春自是不知道王氏和张老汉打的是什么主意,一见王氏走了,柳梅春见天儿坐在自家房门前,一见到张老汉,柳梅春便迎上去说几句话。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3)

  让柳梅春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招手,张老汉还真上了钩,这下也圆了柳梅春的梦,王氏不在家,她便成天粘着张老汉不撒手。

  好日子没过多久,不到半个月王氏就抱着孩子从娘家回来了,柳梅春一见到王氏,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紧着就缩回了屋。

  不过尽管如此,王氏还是看见了张老汉和柳梅春的身影,让柳梅春意外的是,这一次王氏竟然破天荒地没来骂,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柳梅春就没有多想。

  当天晚上,王氏揪着张老汉的耳朵,要说以前,王氏是万万不敢这样做的,不过现在王氏有了硬气的本事,自然不再像从前那般唯唯诺诺。

  王氏质问着:“我不在的这些天,看来你都跟隔壁的寡妇在一起啊,我要是不回来,你们两个是不是都摩擦出点感情了!”

  张老汉一边喊着疼,一边说道:“哎哟喂,我的姑奶奶哟,就算是给我十个胆我也不敢啊,还不是按照你的吩咐稳住柳寡妇的心神嘛!”

  听到张老汉这么说,王氏这才松了手,她斜了张老汉一眼问道:“怎么样?成功了?”

  张老汉揉搓着耳朵,一脸谄媚地笑道:“那是自然,柳寡妇深信不疑,对我服服帖帖的,媳妇儿你就放心吧!”

  说来也是巧,张老汉就那么一次,柳梅春还真就有了身孕,但柳梅春却还没个名分,思来想去,等再见到张老汉,柳梅春便提出来要个名分,就算是个妾室也行。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4)

  不过张老汉一听这话,不禁有些为难,“梅春啊,我的确喜欢你,可是喜欢不一定非要成婚的,你看现在你我两家离得近,你有什么需求我都可以随时过来。

  但你要进了门就不同了,先不说王氏嚣张跋扈,就说家里的糟心事儿也够你受的,我思来想去,干脆我们就这样好了。”

  柳梅春一听也是,的确是这么个理儿,现在张老汉天天往她这里跑,王氏没有阻拦,估计是不知道自己和张老汉之间的事儿,她还能过清闲的日子,若是知道了,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儿呢。

  想到这里,柳梅春也没再提及此事。

  一来二去,转眼九个月过去了,柳梅春的肚子大得可怕,瞧这模样,张老汉不禁附在王氏耳边念叨:“柳梅春的肚子,跟你当时生闺女的时候一模一样,这一回肯定是闺女。”

  说来也是巧,中秋当晚,柳梅春分娩,刚好还真是个闺女。

  柳梅春心知张家一向重男轻女,见是闺女,不禁有些怯生生地望着张老汉,不成想,张老汉一看是个女孩儿,竟然乐得合不拢嘴,还给她取名为招彩,柳梅春这才稍稍放下了心。

  自从柳梅春生了闺女,张老汉没少往柳梅春屋里跑,好东西都留给了招彩,不出两年时间,小招彩也变得和王氏的闺女一样粉雕玉琢了。

  不过和王氏闺女不同的是,招彩大多长得像柳梅春,举止投足之间和柳梅春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柳梅春心中欢喜,将招彩当成了宝,招彩也十分黏柳梅春,走到哪儿跟到哪儿,活像个跟屁虫。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5)

  很快的招彩三岁了,王氏看到柳梅春一脸幸福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快,这天王氏见张老汉从隔壁回来,黑着脸将他拉到了一边问道。

  “让你找的人,找到了没有?”

  张老汉支支吾吾摸着后脑勺,“找是找到了,可那人说要再观察几年,招彩现在还小”

  王氏却是不以为然,翻了个白眼说道:“小什么啊,招彩招彩,你一天就知道往那狐狸精那跑,心里还有没有你闺女的地位了,那招彩啊,我看就和她妈一模一样,小小年纪就会勾人...”

  王氏话还没说完,就见张老汉摆了摆手,“再等等,再等等...”

  “还等?张老汉我可是告诉你啊,你娘又提将咱闺女卖出去的事儿了,你要是再不抓紧,你闺女就没了!”王氏气不打一处来说着。

  就在这个时候,张老汉就见一个粉粉糯糯的小团子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腿叫着“爹爹”

  张老汉口中答应着,同时一个想法也在其内心坚定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张老汉再次来到柳梅春家,见柳梅春正张罗着做早饭,张老汉赶忙将她拦了下来说道:“别辛苦了,我给你们娘俩买点早餐吃。”

  柳梅春还是第一次听到张老汉说这话,登时便笑了起来,招彩亦是“咯咯咯”笑个不停,直说要跟着爹爹一起去买早餐。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6)

  柳梅春认为招彩年纪小,出门不安全,便将她拦了下来,哪知张老汉却是一把抱起招彩说道:“有我当爹地看着她,放心吧,跑不了。”

  说着,张老汉将招彩举过头顶,大跨步走了出去,柳梅春看着招彩笑得开心,就没再多管。

  然而,张老汉说是出门买早餐,可过了两三个时辰都没有回来,柳梅春心中焦急,站在门口朝着两个人离开的方向不停地张望着,眼看日落西山,柳梅春这才看到张老汉垂头丧气的走了回来,可她左看右看都不见招彩的身影。

  柳梅春不禁开口问道:“老汉,招彩呢?”

  张老汉没说话,摇摇头只顾着哭。

  看到此情此景柳梅春也猜出个大概,她一下子瘫倒在地,捶地痛哭,“我就知道会出事,所以才不让招彩出去,招彩没了,以后我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柳梅春一哭二闹三上吊折腾着,甚至还要跑去报官,张老汉担心东窗事发,赶紧拦住了她。

  “我已经去过了,官府说会想办法的,现在事情也已经发生了,你哭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还年轻,还有很长的日子,实在不行,你我二人就再要一个孩子”

  张老汉耐着性子哄了柳梅春好久,这才让柳梅春稍稍平复了心情。

  晚上的时候,张老汉回到家便将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放在了王氏手上,王氏一下子受重,身子不禁向后退了几步,她赶忙将布袋打开,当她看到里面白花花的银子的时候,心中一喜,忙问道:“多少钱?”

  张老汉伸出一个手掌翻了翻,“一百两”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7)

  王氏瞪大了双眼,不过随即她便将袋子放在一边说道:“这里连五十两都没有,剩下的钱你是不是都藏起来了?”

  张老汉咂了咂舌,“那么多,我能一下子带回来吗?带回来不就让柳寡妇发现了,我藏附近的一棵树底下了,等到夜深了,我们再去把它挖出来”

  王氏乐呵呵地拍了一下张老汉的肩膀,“想不到招彩那丫头这么值钱,好在那丫头没随了你,不然肯定卖不出去”

  有了百两银子,张家的日子渐渐好过了起来,不过在外人面前,他们却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隔壁的柳梅春更是没有发现一丝端倪,让张老汉一张抹了蜜的嘴,哄得一愣一愣的。

  很快一年过去,在张老汉的努力下,柳梅春又有了身孕,瞧肚子的模样,和上回一模一样,定又是个女娃娃,王氏和张老汉相视一笑,等这女娃娃长大了,又有一笔银子进账。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柳梅春再次诞下一女,这小女孩儿比招彩还要漂亮,一生下来就瞪着俩大眼儿看着柳梅春呵呵直笑,柳梅春含泪将女儿拥入怀中,这一次无论如何她都要陪在女儿身边,寸步不离。

  王氏和张老汉见了这孩子也高兴,就像看见摇钱树似的,眉眼总是弯的。

  眼看柳梅春第二个孩子也两三岁了,王氏又打起了主意。

  这天晚上,王氏瞧见张老汉从柳梅春房里出来,便迎了上去说:“眼看那些银子见了底,快些去再寻寻那人。”

  张老汉叹了口气摇头道:“不好说不好说啊,柳寡妇这回死活不肯撒手,有了上一回的阴影,这一次我都不能和这孩子单独相处了,现在贸然动手,恐怕会引起她的怀疑啊。”

  “那怎么办,干脆你叫那个人寻几个贼人来,直接将那孩子抱走”王氏朝着张老汉挤眉弄眼。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8)

  好一会儿张老汉才说道:“看看再说吧,等过几天找机会我就将那孩子送过去。”

  见张老汉应了,王氏脸上这才有了笑容,赶忙起身吹灭蜡烛,准备就寝。

  然而蜡烛刚刚熄灭,王氏却忽然脸色大变,望着门口的方向大喝一声:"什么人!"

  张老汉闻声探头望去,“怎么了?”

  王氏惊魂未定地指着门口的方向说:“刚刚我看到有一个人影飘了过去,吓我一跳。”

  “有什么好吓人的,不过是守夜的小丫鬟罢了”张老汉不以为然。

  王氏摆摆手,“不是,不是,我确信飘过去的是个孩子,身子小小的,我还看见她...飘在半空中的小鞋了!”

  王氏话音刚落,屋外忽然起了一阵寒风,吹得门窗“哐啷”直响,王氏“哇呀”大叫一声,赶忙钻进了被子里,一整晚都没敢出来。

  一夜过后,直到正午,王氏才昏昏沉沉地醒了过来,原本以为前一晚自己看到的都是幻觉,可她起身之后,却发现床底有一双不到巴掌大小的小绣花鞋,鞋上沾满了血迹,吓得王氏又是一阵哇呀乱叫。

  家里的丫鬟闻声赶了过来,见王氏满地打滚,连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儿。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9)

  王氏指着床底下哆哆嗦嗦地说了小绣花鞋的事儿,丫鬟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却是什么都没有看到。

  王氏得了失心疯,张老汉不知发生了什么,只好请来郎中看,郎中却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看着王氏疯疯癫癫的模样,张老汉咬牙请来了一老和尚,老和尚看着王氏摇头说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事请老夫来,也不过是徒劳罢了。”

  听闻城西有一神奇的道人,可解万般事,张老汉本想去请道人前来,却得知那道人要白银一百两,然而家中只剩下二十两银子,根本不够用,于是张老汉又将主意打在了柳梅春第二个女儿身上。

  想到这里,张老汉当即寻到当年那人,将此事说明之后,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办到。

  当天晚上,几个身穿黑衣的贼人悄悄潜入柳梅春家中,而张老汉则是躲在一旁静静观望着那边的情况。

  不一会儿黑衣人蹑手蹑脚地走出来,怀里果然抱着柳梅春的女儿,只是让张老汉尤为震惊的是,这孩子不哭不闹,就那样安安静静的趴在黑衣人的肩头。

  张老汉没有多想,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张老汉张开手巴巴等待着银子,可就在这个时候,其中一个黑衣人忽然惊呼一声:“大哥你看!”

  张老汉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刚刚还趴在黑衣人肩头上的小女孩,眨眼间就变成了一截木桩。

  张老汉钱还没拿到,脸上却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

聊斋第四个故事 聊斋故事瘦马(10)

  “好你个张老汉,敢耍我!”

  张老汉自个儿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正要开口解释的时候,就见不远处来了一群官兵,几人吓得弯下腰夹着尾巴就要跑,可是官兵四面埋伏,没一会儿便形成一道人墙,将几人围了起来。

  这时,柳梅春缓缓从屋中走出,她愤恨地瞪着张老汉骂道:“张老汉,我一向倾心于你,更加信任你,却没想到你竟然是这般狠心的人,为了钱,你不惜卖掉自己的女儿,你于心何忍!你已经害死招彩了,现在你竟然还将主意打在这个女儿身上,当初我真是瞎了眼,才会看上你!”

  张老汉不可置信的看着柳梅春,“你...你怎么知道?”

  柳梅春冷哼一声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原来招彩被张老汉卖掉之后,受不住非人的折磨,便逃了出来,却没想到逃了一次,又被抓了回去,后来招彩悲愤而亡,死后寻到柳梅春,将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的告诉她,柳梅春心痛不已,奈何又无证据报案,只得忍气吞声。

  直到近日张老汉又将主意打到了小女儿身上,柳梅春这才在高人的帮助下耍了张老汉一把,来了一场“瓮中捉鳖”

  后来张老汉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王氏的失心疯也越来越严重,最后冲到街上被一头疯牛撞死了。

  招彩的事情是一场人神共愤的悲剧,柳梅春虽然值得同情,但归根结底也和她看错人脱不了关系。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啊。

  (故事完)

  民间故事劝人向善,教书育人,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