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的描写(作为吴国的奠基人)(1)

《三国志》里魏、蜀涉及的成语已经写完,接下来就是吴国了。孙权能在江东称帝,少不了父子三代人的努力,所以翻开《三国志·吴书》最先看到的就是孙坚,字文台。

除狼得虎

孙坚大概是孙武后人,但一个“盖”字很能说明问题,就像现在身边冒出一个自称诸葛亮后人的感官一样。孙坚家前几代人都不是什么显赫之辈,孙坚的父亲甚至只是个瓜农。孙坚其实和董卓打交道很早,边章、韩遂作乱时,孙坚就随着张温出征了。上一个负责平叛的就是董卓,孙坚特地数了董卓三宗罪,两人因此有了纠葛。

讨伐董卓前,孙坚依附于袁术,先后干掉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再加上孙坚在讨伐董卓时的彪悍表现,袁术为了防止出去恶狼又招来猛虎,就悄悄断了孙坚军粮,也坑了孙坚一把。“除狼得虎”是指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死不瞑目

孙坚的描写(作为吴国的奠基人)(2)

董卓觉得天下能威胁到自己的人就4个:袁绍、袁术、刘表、孙坚。袁术、袁绍背靠汝南袁氏,自然财大气粗。刘表完成了单骑平定荆州的成就,也让董卓高看一眼。孙坚是真的把董卓打疼了,让董卓不得不正视他的存在,还试图与孙坚和亲。

董卓还许诺孙坚家族的子弟,刺史、郡守之类的官职随便提。孙坚就回了一句“董卓大逆不道,不诛你三族,我就算死了也不闭眼,怎么可能跟你和亲!”董卓后来也确实被诛三族了。“死不瞑目”是指极其不甘心,因为心里还有事放不下。

坚甲利兵

刘艾在与董卓讨论孙坚的时候,就说“孙坚用兵还不如李傕、郭汜吧,听说他在美阳差点被打得兵败身亡。”董卓解释孙坚带的是乌合之众,武器也不如敌人精良。刘艾又说“关东诸侯从百姓里拉壮丁,铠甲弓弩也不如我们精良,没多大作为。”

董卓很赞同刘艾的看法,“只要杀了袁绍、袁术、刘表、孙坚,天下就都得听我的了。”然而董卓杀不掉孙坚,也想不到祸起于萧墙。“坚甲利兵”是指武器装备精良。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孙坚的描写(作为吴国的奠基人)(3)

看裴注的三国志,可以看到很多神奇的注释,尤其是《江表传》,一出生就必须得有异象相随,准备称帝就开始神兽遍地跑。难怪苏轼的《满江红》里写“江表传,君休读”,英雄主义色彩有点强烈。

《江表传》还记载孙坚藏匿了传国玉玺,如果属实那孙坚也称得上枭雄,如果不属实那大概是种抹黑行为,这是有违孙坚忠烈之名的。孙坚是在攻打荆州的过程中中箭身亡的,命令是袁术下达的,有没有玉玺的因素在里面就不得而知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用来形容有才能、有理想却被迫害。

左辅右弼

注意,这个成语不是《孙坚传》的,但为了说一下孙坚给儿子们起名的良苦用心,特地挑了这个成语。孙坚的4个嫡子: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yì字叔弼,孙匡字季佐。合在一起就是,孙策执掌兵符,孙权出谋划策,孙翊、孙匡辅弼左右。

孙坚的想法很好,但架不住儿子们短命呀,孙策、孙翊、孙匡全都在20多岁去世,三人加一块都没孙权活得久...“左辅右弼”是指在身边辅佐的人。

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