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越洪 小磊

在炭步镇的东南部,有一个古村落,叫做竹湖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在明代初年就已经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为什么叫做竹湖呢,是因为建村时山坡上有大片的竹林,村前有一片低洼地,一到下雨天,洪水便沉积,成为一片湖泊,所以竹湖村因此而得名。

在这个村子,共生活着两个姓氏族人,一个姓叶,一个姓龚。姓叶的大概有500人,姓龚的大概100多人。龚姓是最早迁来立村的,这个立村的人名叫龚景善,他带着家族于明代从环山村迁入,至今村中建有景善龚公祠纪念他。叶姓在竹湖村人数最多,村中建有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有两个,一个在旧村,一个在新村。新祠已建,旧祠暂时还未拆。2020年6月,笔者来到了新叶氏宗祠,这是一座两进的祠堂。祠堂正门石额上阴刻“叶氏宗祠”,左边一行小字“公元二00五年六月建”,没有祠堂的始建年代,这说明叶氏族人可能也不知祠堂始建于何年何月。其实原来是有的,这里有故事。

右边有青云巷,青云巷的右边是衬祠,往里走是有三间小房,分别为祭器房、厨房、库房。而祠堂的左边却只有一堵门,上书“白玉”,没有对应衬祠。一般来说,中国建筑讲究对称。为何建成这样,这又是为什么呢?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1)

新叶氏宗祠大门

走进新叶氏宗祠,后堂上方高悬“明德堂”,神案灵位主台是供奉的是宋丞相叶顒。下面还有金黄的十个牌位,分别供奉的是十四世、十五世、十六世及十七世祖。左边的墙上挂有三联,都是祠堂落成后,南海和白云区的叶氏族人所送。分别为“南阳故地定宗南海迁炭步开枝发叶,崇先启后昆仲精诚结情宜源远流长。”“树同根水同源氏同宗本该同心同德,脉相通络相联习相近理应相敬相亲。”“竹柏长青人杰地灵祖业重光祖德祖功传后世,湖光秀色珪璋之彦新贤辈出新富新贵慰宗亲。”从这三幅楹联中,可以初步断定竹湖叶氏族人的迁徙之路。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2)

难道他们是宋朝丞相叶顒的后人?

竹湖叶氏渊源

在七十岁的老人叶钜添家里,珍藏着一本民国族谱《南阳叶氏族谱》。该族谱已虫蚀蚁咬,破烂不堪。此谱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该村族人叶永光所著。根据叶钜添宗长所述与《南阳叶氏宗谱》,可以梳理竹湖村叶氏的渊源。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3)

叶钜添珍藏的民国《南阳叶氏宗谱》

史载,叶姓出自芈姓,以封邑为氏。上古时代,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共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春秋战国时期,在楚昭公元前498年,楚昭王封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沈诸梁遂以叶为姓,被人尊称叶公。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叶公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世人尊为叶公为叶姓始祖。今天的河南叶县是世界叶氏后裔的公认的祖地。唐朝初期和末期,中原的叶氏因战乱,分两次流入福建。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叶氏开始流入广东,主要有两支:一支流入梅州,以叶大经为先祖;另一支流入南海,为丞相叶顒为先祖。

下面单表南海这一支:

大约600多年前,在明代洪武年间,从南海大圃来了一家人,他们来到花县炭步竹迳(位于文岗村附近象岗山脚)。这家人的户主叫叶酉孙,至于为何从南海大圃迁来,村中已鲜有人知。据叶钜添老人听祖上传闻,当初酉孙先祖是一路抓田鸡而来,后见竹迳是块风水宝地就留了下来。因为竹迳地处象岗山脚下,土地肥美。从花县其他族人迁移来看,有放鸭而来,有放鹅而来,还有逃难而来,林林总总,总之,为抓田鸡而来,笔者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叶酉孙是何许人也?据《叶氏族谱》(壬辰年十二月重编)所载,这叶酉孙是叶元实的第五代孙,叶元实的父亲是大名鼎鼎宋朝丞相叶顒,叶元实为叶顒的次子。

叶顒(1107—1195年),南宋宰相。字子昂,宋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授广州南海县主簿。又知信州贵溪县、绍兴府上虞县等处,有治声。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因事罢。擢左相兼枢密使,建请汰冗兵以节国用。乾道三年(1167)冬天,提举太平兴国宫。以观文殿学士致仕,1195年卒,时年八十九岁(虚岁)。谥正简。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4)

叶顒公墓图

这叶顒虽是福建仙游人,但由于早年曾任南海主薄,居然喜欢上了广东南海,晚年携五子回南海定居,成为南海颜峰村叶姓始祖。炭步竹湖村村民正是叶顒的次子元实衍生一脉,叶元实后移居南海大圃村。到了叶元实的第五代孙叶酉孙,他便来到炭步竹迳开基,后又迁至竹湖村。叶明昌是叶酉孙的孙子,他生有两子,分别为碧泉和税泉;碧泉又生有两子,为一弘和一秀;而税泉也生有两子,为孔阳和逢阳;一弘生有两子,一个叫北溪,一个叫象湖。自此,从叶酉孙迁竹湖开基立村后,已衍派有北溪、象湖、孔阳。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5)

先祖牌位

叶税泉后来迁信宜开基,孔阳第三世孙书腾迁花县赤坭楠木树,成为该村的开基始祖。而赤坭荷溪龙塘又有一拨叶氏族人,他们的祠堂里也是供奉着先祖叶顒,说明龙塘村民和竹湖村民是同宗。但是龙塘村民是从新会迁来,他们先祖是从南海先迁到新会,再从新会迁至龙塘。而竹湖族人是直接从南海而来,至于何时分枝,不得而知。2004年,由于国家征地建水泥厂,竹湖村民舍小家顾大家迁居至现在的炭步广场东北角,生活至今。

叶氏宗祠的变迁

建立新村之后,叶氏宗祠重建提上议事日程。据《叶氏族谱》(壬辰年十二月重编)所载,“叶氏宗祠为清光绪年间始建。嗣后,文人学士,在祠内设馆教授,为国育才,造福桑梓,诚可嘉也!”

然风云不测,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驻扎逢冲、文岗,国民党部队多次攻打日军炮台,日军为了搜捕国军,进行疯狂地报复,多次入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们纷纷提前逃到三水、赤坭等地避难,来不及跑的村民被日军用机枪打死。村中本来还有一座庙宇,日本人要在赤坭中洞山建炮楼,要求各村村民上交砖块,村民们只好把该庙宇拆掉一半,把砖块运给日本人。

1939年冬天,国民党军队袭击了日军象岗岭据点后撤离。竹湖村再次遭到日军的疯狂报复,在烧毁老百姓的房屋时,祠堂也被破坏。1943年,日军再次到村庄扫荡,这一次,祠堂被日军彻底地破坏,山墙倒塌。日军放火焚烧,祖祠化为一片焦土。

然而,竹湖村叶氏儿女认为:我等共沾祖德遗泽,复祖祠,慰先灵,为族人之厚愿。经该村全体族人商议,于旧址卜吉重建。族人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新祠终于在1997年落成,可谓美轮美奂。这里有个问题要注意了,就是原祠堂被日军所毁,门额上的建祠日期可能在上世纪九十年再无人记起。这也许就是现存的新旧祠堂没有始建日期的原因。

2004年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族人迁炭步广场东北角,创建新竹湖村。迁村后,叶氏族人再次筹款,集腋成裘,又在政府的补贴下,筹款140多万,在新村建了新祠。这时又一个问题来了,就是祠堂左边“白玉”部分为何只有一堵墙,叶钜添老人告诉我,由于资金不足,还有就是右边的“青云”部分厨房等也够用,就暂时没有建左边的趁祠部分。新叶氏宗祠门拱飞檐,人字火山墙,雕龙绘凤,雄伟壮观,祠内金碧辉映,香烟缭绕;祠外花木掩映,广场雄丽。族人们纷纷感叹:这样好的祖祠修在这里,先祖的灵魂也可安息了!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6)

新叶氏宗祠航拍图

生活习俗和叶氏名人

叶氏村民有清明祭祖的习惯。每年有4月4日,叶氏族人都会拜祭太公。在他们没有迁村之前,他们曾经去到过广西岺溪、花都赤坭楠木树、花都赤坭荷溪龙塘等地,一起找这些族人寻根问祖。迁村之后,他们改为每年的4月8日或9日回乡祭祖。”

每年的正月十一,为纪念叶顒叶正简的生忌,叶氏族人大都回到佛山南海颜峰村聚会。这种方式表明,他们都是丞相的后裔。在叶顒之前,他们的先祖最早发源于河南叶县。竹湖村老人叶钜添曾经和族人驱车去离家一千多公里的河南叶县,去寻根问祖。

除了祭祖外,最大的民俗是元宵晚会。正月十五,叶氏族人喜欢舞狮,这与赤坭的叶氏宗亲很相似。但是在炭步,又受到习武的影响。他们还会增加习武的表演。据说洪熙官曾到炭步地区传授武术,所以在炭步很多地方,村民都喜欢武术,竹湖村有传统的武术舞狮的习俗。竹湖的叶氏族人与赤坭的叶氏宗亲还有一点不同是,八月十五,竹湖村会有烧禾楼的习俗,而这种习俗主要是受炭步地区的影响。烧禾楼是炭步的习俗,别的镇几乎没有。

在600多年的竹湖古村里,叶氏族人名人辈出,据村中老人传言,清朝光绪末年时出过一个举人,名字叫叶仕洪,但是笔者在《花县志》中,并无记载,是笔者没查完全,还是花县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举人?不过笔者在赤坭荷溪龙塘的旗杆夹上,发现了叶仕洪的名字,他和花县清代最后一名举人叶其蓁并列刻在一起。而《花县志》里只有叶其蓁的名字,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叶仕洪可能是南海人,因为竹湖村民先祖来自南海。或许这叶仕洪与竹湖人有亲戚关系,或许竹湖人把他当作自己族人,所以把叶仕洪中举当作自家的喜事。

而据叶钜添听其祖辈说,这叶仕洪确为竹湖村人,而一直生活在广州。曾参加过两次乡试,第一次并未考中,第二次便回到竹湖村取得村籍、县籍,终于中举。如此说来,这叶仕洪应该编入《花县志》,但是笔者却并未找到。究竟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

历史总是那么扑朔迷离,有些表述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做文史研究的也只能尽量去接近事实,贴近事实。那么就交给读者吧!好好留言,有灰塑大奖拿哟!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7)

明清古村落风景(炭步有个六百多年的古村)(8)

叶钜添向笔者展示他珍藏的族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