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的猫腻(一只鸡也可以引发战争)(1)

斗鸡属于一种小型的动物游艺,主人将驯养后的两只公鸡放到一起,让其相互攻击搏斗,旁观者大声喝彩,两主人面红耳赤,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恨不能亲自上场。这种场景我们在影视剧和小说中常有看到,琼瑶的小说《还珠格格》中就有一段关于斗鸡的描写,说小燕子看到有人斗鸡,欣喜加入,永琪拉都拉不住,最后赢了个盆满钵满,鸡老板恼羞成怒,然后一群人大打出手,好好教训了鸡老板一番。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斗鸡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这场斗鸡甚至影响了鲁国的政治格局。鲁昭公二十五年,季氏和郈氏斗鸡,两家都玩了一点手段,季氏给鸡翅膀上洒了芥末,郈氏给鸡爪子上套了金属,最后季氏失败。失败后的季平子恼羞成怒,就侵占了郈昭伯的房屋,扩大自己的土地。郈昭伯非常愤怒,但他不按套路出牌,开始玩阴的,在鲁昭公面前诋毁季平子,说季平子有不臣之心。鲁昭公在没有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就派郈昭伯攻打季平子。仲孙氏、叔孙氏生唇亡齿寒之虑,遂起甲出兵帮助季平子,郈昭伯大败,鲁昭公逃亡齐国,最后死在乾侯。

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归郈氏之宫,而益其宅。郈昭伯怒,伤之于昭公,曰:“禘于襄公之庙也,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怒,不审,乃使郈昭伯将师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宫。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则吾族也死亡无日矣。”遂起甲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三家为一,郈昭伯不胜而死。昭公惧,遂出奔齐,卒于乾侯。

因为一场斗鸡活动引发如此恩怨,到朝政震动,这几位也是没谁了。一场斗鸡引发了一场战争,两只鸡也可谓是名垂史册,死而无憾了。从这里可以看到,斗鸡游艺的确是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上流社会的一种游艺活动了。

斗鸡的猫腻(一只鸡也可以引发战争)(2)

斗鸡游艺的开始与发展

中国的斗鸡活动,最早起于夏朝。到春秋时期已经非常流行。在汉朝时期普及率很高。《汉书·食货志》说:“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据说西汉宣帝少年时也“喜游侠,斗鸡走马”。当时甚至还出现了以斗鸡为业的“斗鸡翁”。可见此时斗鸡活动无论是在皇宫贵族,还是普通民众中都非常流行。

斗鸡活动最鼎盛时期为唐朝,此时斗鸡活动可谓空前盛行,唐朝斗鸡活动的兴起,与统治者的爱好有着直接的关系。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狂热的斗鸡活动爱好者,被人戏称为“斗鸡皇帝”。唐玄宗在继位之初便下诏在大明宫、兴庆宫之间建起了皇家的斗鸡坊,有书载其“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并特意从禁军中挑选五百名少年负责饲养、培育、训练斗鸡。

上之好之,民风尤盛。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币破产市鸡,以尝鸡值。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


斗鸡的猫腻(一只鸡也可以引发战争)(3)

斗鸡可以说是唐代上流社会最流行的消遣,上到皇帝,下到王公贵族,都狂热地迷恋斗鸡运动。流风所及,斗鸡运动在民间同样如火如荼,堪称唐代第一位的国家级体育项目。

唐代最为成功的斗鸡人士应该是贾昌,贾昌是长安宣阳里人,通鸟语。他对鸡的了解非常深刻,对养鸡、驯鸡、斗鸡都非常有一套。哪些鸡勇猛,哪些鸡怯弱,一望便知,他驯鸡,鸡无不听从。所以唐玄宗对他的越来越宠爱,当时天下人都称贾昌为"神鸡童"。

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入,为鸡坊小儿。昌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帝召而试之,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宠赐日隆,天下号为“神鸡童”。

陈鸿在《神鸡童谣》中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从中可以窥见贾昌当时受宠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当时唐玄宗对斗鸡的狂热,已经开始影响时人的价值观念。

宋朝明朝斗鸡依然盛行,宋朝时甚至出现了专介绍斗鸡的书籍,详细记述了斗鸡的选种,训练的方法。清朝时,出现了一种叫“九斤黄”的良种斗鸡,体大力足,凶猛耐斗。有个叫李声振的人写诗赞道:“红冠空解斗千场,金距谁堪冠五坊?怪道木鸡都不识,近人只爱九斤黄。”

斗鸡活动不仅流行于中国,在国外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德鲁.劳勒在《鸡征服世界》这本书中就详细记录了菲律宾和英国的斗鸡狂热,这种狂热是政府屡禁不止的狂热,他们的斗鸡活动常伴有高额赌注,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

斗鸡的猫腻(一只鸡也可以引发战争)(4)

斗鸡活动流行的原因

中国古代游艺诸多,蚂蚁之戏,蜘蛛之斗等等,有些游艺逐渐消亡,被新的取代,但斗鸡作为一种小型的动物游艺,却一直经久不衰,其中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斗鸡体现了尚武的精神。作家丹尼尔.笛福曾写道:“这些小生灵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实在难能可贵,永不放弃直至一方倒下,当场死去”。斗鸡,一方面体现的就是这种勇气与尚武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是为所有人所追求的精神。另一方面,斗鸡其实也是人类内心好斗之心的一种释放,因为法律、道德等的约束,人与人之间不可能随时发生殴斗,但人内心的好斗的欲望是存在的,斗鸡,恰恰就是这种欲望的一种发泄方式,观众喝彩声中,一方面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一方面将自己内心的好斗因子通过鸡与鸡之间的战斗表现出来。安德鲁.劳勒在《鸡征服世界》一书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种情况:“鸡替我们去做不好的事情,牺牲生命使人类免于杀戮”。更有甚者,一位苏格兰的作家曾提议采用“斗鸡大战”来取代人类的冲突。由此可见,斗鸡这项活动其实也有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斗鸡常带有赌博的性质。但凡争斗或者赛事,人们都喜欢博个彩头,赌一赌。斗鸡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其实一直都有伴随着赌的性质。在菲律宾的斗鸡比赛中,很多人常常是输的倾家荡产。赌也是人天性的一部分,人都有冒险因子。而斗鸡,是将鸡作为自己的代表进行的冒险,并且斗鸡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就是一场比赛下来,时间很短,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让资产翻倍,这样的诱惑是相当大的,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花大价钱买斗鸡,就为一朝翻身。

斗鸡的猫腻(一只鸡也可以引发战争)(5)

三、斗鸡投入的成本相对较少。相对斗牛、养鹤等游艺,斗鸡投入的成本比较少,另外用于战斗的斗鸡较为普遍,这就更加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准入的门槛,一般的家庭或者个人,都能够承受,这也是斗鸡活动能够从上至下普遍推广的原因。当然,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玩法,王公贵族就玩高价斗鸡,并且给鸡装备各种厉害装备,普通一点就玩普通的斗鸡,更加贫困的就玩儿玩具鸡。据说贾昌就是玩木鸡时被唐玄宗发现其能力出众的。

四、玩儿的天性。玩儿是人类的天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一直伴随着玩,只是不同的年龄段,玩的方式和玩的物什不同。我们今人玩手机游戏,古人没有什么其他的可玩的,就只能玩玩动物之类的了。

斗鸡博弈

前面浅述了斗鸡活动的发展。其实斗鸡这项游艺还衍生出一个博弈理论,叫做“斗鸡博弈”。通过这个博弈可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冲突起到指导作用。

斗鸡模型其实很简单,A鸡和B鸡狭路相逢,两只鸡都有两个选择:一是退下来,二是进攻。如果A退下来,B没有退,B胜利,A就会很丢面子;反之A胜利,B没有面子;如果A、B同时退下来,双方打平手;如果A、B都不退,那结果将会是两败俱伤。所以,对A、B两只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去,而自己不退,但这种选择就会导致两败俱伤。

假设两只鸡都同时前进,最后两败俱伤,那么两只鸡的损失是2,也就是(-2),损失设定较大,是因为有可能会失去性命;如果一方前进,一方后退,前进的一方获得收益为1,后退的一方损失1(-1)。如此就有一个斗鸡博弈的收益矩阵,若果都退,那双反都损失1(-1).

斗鸡的猫腻(一只鸡也可以引发战争)(6)

斗鸡博弈收益矩阵

从矩阵可以发现,这个博弈其实很复杂,对单只鸡来说,只有前进才是最优的策略。但两者如果都是这种想法,双方损失都是最大的。如何去决策和利用这个博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与调整。

斗鸡博弈有几个典型的代表,一是俄罗斯轮盘赌。俄罗斯轮盘赌是一种非常残酷的赌局,赌的是人的性命,其规格非常简单,在左轮手枪的六个弹槽中放入一颗子弹,任意旋转转轮,然后关上转轮,最后参与者轮流讲枪对准自己的头,扣动扳机,怯场的和不敢开枪的算输,中枪的自然是自动退出,坚持到最后没有死的人获胜。很多人在这个博弈中丧命,只因为不愿做“胆小鬼”。

斗鸡的猫腻(一只鸡也可以引发战争)(7)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电影上经常看到的两台车对撞的情节,正派与反派到最终对决时,一人一台车,相对着撞过来,看谁能不打方向盘。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有没有好的策略,其实很多电影中都有用到,就是“疯子策略”,具体表现就是让自己的态度表现的非常坚决,视死如归,或者喝的大醉,表现得已经不在乎生死,只在乎输赢,更有甚者,可能把方向盘都拿掉了,旨在给对方一种视死如归的姿态,此时对手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就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那就是退出,或者在两车快相撞时打方向盘,因为此时唯有这样的选择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否则,只会两败俱伤。所以我们看电影时,很多正派人物在此时有一个眼神特写,表现得非常坚决,此时就会让对手在内心权衡,最终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但人们也倾向于做出不理性的选择,如果双方都疯狂起来怎么办?方向盘都扔掉了怎么办?所以说,其实斗鸡博弈是一个很复杂的博弈。

历史上最著名的斗鸡博弈应该是古巴的导弹危机,这是一次差点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改变人类命运的博弈。1962年10月15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宣布,苏联将在古巴部署载有核弹头的导弹。导弹距离与美国仅仅200公里不到。此时苏联的态度就类似于“疯子策略”,其实这也是一种造势的姿态,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面临的就是这种博弈,此时他的选择其实也有限,大体也就是退和进。最后肯尼迪选择了具有风险的封锁古巴海域,也就是“进”。其实也就是告诉赫鲁晓夫,我采取的也是“疯子策略”。赫鲁晓夫没想到美国如此强硬,最后双方协商,各退一步。结果是都有损失,但这种损失相较核战争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这场博弈上,双方最后都是采用了理性的,损失最小的策略,也就是各退一步。

斗鸡博弈合理运用在夫妻双方,其实是很利于家庭团结,减少矛盾的。在有争吵时,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其实对任何一方而言,退一步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一直前进获得胜利,最终挣回来的很可能也就是一个面子,而在一个家庭中,面子实在是太次要了,次要得都可以忽略不计。


本文参考文献:

聂鑫森——《中国老游艺说趣》

张秉政——《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

崔乐泉——《杂技史话》

安德鲁.劳勒——《鸡征服世界》

哈依姆.夏皮拉——《角斗士、海盗与信任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