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手术的屏障在哪?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壁垒也在不断被打破一名97岁高龄的结肠肿瘤患者于老先生,在镇江江大附院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80多岁老人得了结肠恶性肿瘤?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0多岁老人得了结肠恶性肿瘤(镇江结肠肿瘤手术刷新高龄记录)

80多岁老人得了结肠恶性肿瘤

高龄手术的屏障在哪?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壁垒也在不断被打破。一名97岁高龄的结肠肿瘤患者于老先生,在镇江江大附院成功接受手术治疗。

28日,院方介绍,患有心脏病、老慢支、前列腺肥大等基础病的这名老人,在多科协作下,度过了手术的重重难关。“术后5天即能下床行走、自己吃饭读报,目前即将康复回家,与家人共度春节”。

排便困难,肠镜“揪出”幕后元凶

近两年来,于老先生时不时会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因为年龄大了,想着可能是肠道功能退化,自己和家人也没太当回事儿。去年12月底,老人排便困难的情况日渐加剧,并发现大便带血,赶紧将老人送到了江大附院。

1月8日,在江大附院内镜中心,老人接受了肠镜检查。肠镜进行地并不顺利,在距肛门16cm处,见管腔狭窄,粘膜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坏死,病变部位以上镜身无法进入。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黄润生及时赶到内镜中心进行会诊,初步判断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伴梗阻”,将于老收治入院。

“老先生的病情比较明确的,基本考虑为结肠肿瘤伴肠梗阻”,黄润生告诉记者,肿瘤必须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但眼下更迫在眉睫的,是严重的肠梗阻。“肠梗阻是结肠癌的主要表现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置,极易造成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对于97岁高龄的于老而言,更是凶险万分。”

手术是必由之路,但于老的年龄及身体情况不容乐观。黄润生及柳益书两位主任医师找到家属商谈,将手术的风险一一告知。

好在于老的家人一致选择手术治疗,并感谢医生愿意为于老冒险闯一次关。

多科协作,为超高龄手术保驾护航

高龄是最大的屏障,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97岁的于老有老慢支,心脏还装有起搏器,心肺功能很差,同时还患有前列腺肥大等基础病,这让本身就复杂的手术更加困难重重。

“考虑到于老的特殊情况,我们会同麻醉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等专科进行了数次的会诊讨论”,黄润生说,呼吸科、心内科的专家在于老住院后就对其进行了药物治疗,将其心肺状态调整至了手术安全范围。同时,麻醉科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并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和评估。

14日上午,于老被送进手术室接受“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常规结肠肿瘤手术会有比较大的几率做人造肛门(造口),手术后还需二次手术做造口回纳。这对于于老而言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危险系数太高。所以,黄主任和柳主任在手术时没有做造口,他们仅用了不到3小时的时间将病变组织完整切除。

手术过程中于老的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后直接回到了普通病房。

“老爷子现在状态非常好,都是自己端着碗吃饭,面条、稀饭吃的可香了!”于老的爱人开心地说,“特别感谢医护人员对老爷子的精心治疗与照顾,这两天他就能回家跟我们一起过个团圆年了!”

答疑解惑:结肠癌为何“青睐”中老年人?

准确来说,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结肠癌,但根据统计数据,中老年人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从40岁开始上升,60到75岁达到峰值。

那么,原因何在?

黄主任说,首先,结肠癌的发生受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也就越多;而致癌因素对机体带来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其次,肿瘤的形成常常是多年慢性刺激的结果,是个较长期的过程,一般从癌前病变到结肠癌的潜伏期,为数年甚至数十年。再次,步入中年以后,随着全身机能衰退和免疫力降低,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作用也逐渐下降,容易受各种外界致癌因素的影响。

据悉,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患者粪便带血或出现粘液,但因为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肠梗阻也是其主要表现之一,中老年人如果出现长期便秘的情况,切记要及时就医,不要延误治疗时机。通讯员 孙卉 羊城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万凌云

,